浅析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的融合
- 来源:素质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信息技术,物理学科,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5-13 19:42
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成为了当下流行趋势。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使课堂教学生活化、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可使课堂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是新课标的一个显著特征,从新教材的编排上我们也不难看出非常明显的生活化、色彩化。生活离不开物理,生活中处处和物理息息相关,物理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有助于更好的揭示事物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为学生思维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有利于各种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这一章中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雨、雪、霜、冰、冰雹、露、雾的形成,再现生活情景。这样通过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使他们感到物理源于生活,因为通过他们的学习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实际中遇到的这样的问题,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培养了思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静止的物理问题动态化,学生会发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保证教学持续前进的重要因素。兴趣也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教师枯燥地讲解,学生就会失去兴趣。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教学模式可将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从学生动脑动手自主研究,讨论交流为主。因此,教师如果注意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合走进课堂,它可以鲜明的色彩,优美的图案、动听的音乐和喜闻乐见的动画形象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对“声音的特性——音色”这一部分教学时,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别播放三段不同乐器(大提琴、小提琴、小号)演奏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的乐器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导致音色不同。再比如:在对“运动的描述”这一部分教学时,播放一段奥运会田径比赛视频,在某一时刻暂停视频,让学生比较哪个运动员最快,也就是相同的时间比较通过的路程的方法。比赛结束后,列出各个运动员的成绩,也就是相同的路程比较用的时间的方法。这样通过播放田径比赛视频的方式。吸引学生眼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求知欲望非常强。因此可见,信息技术的使用,调动了学生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每逢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并非神秘之物,尽管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但它却是实实在在,有特点、有品质的普遍心理现象。
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展示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能够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学生可以达到传统教学途经下无法实现的学习效果。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得到更好的训练,而且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指导下,把头脑中已有的消息重新加工,产生具有进步的新设想、新方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实践课时有这样一道题,生活中的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而经过思考,学生才知道有难度,于是他们就开始思考、讨论。这说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这时候,如老师凭空讲解,效果不好,但用课件,让发电机工作起来,学生一目了然,积聚在头脑中疑团解开了。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目的之一,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这样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而且给了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来认识学习的学科,但由于一些实验操作难度太大,对于初中生来说,完成实验是极为困难的,有些物理实验耗时长,影响了课堂进度。有些物理概念很抽象,语言很难描述清楚,但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将这些问题简单化、直观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比如在学习“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时,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描点连线,通过对图象的分析来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如果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坐标系,然后描点连线,一方面不是所有老师都有足够的作图的功底,另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这时如果结合PPT 来描点画图,规范准确,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再比如在对“探究碘的升华和凝华”这一部分的教学时,装有碘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实验现象。由于水的温度只有100℃,要让升华现象比较明显,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这时候直接播放经过快进处理的实验视频,较短的时间就能证学生看清物质的状态变化,为课堂进行下一步赢得了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