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编好职业教育教材的思考

  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教材目前基本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大规模但缺精品的建设现状。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任务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系统,回答了教学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目的是提升职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材缺少精品、缺乏特色、建设滞后的问题已经影响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必须予以改革。

  一、基于政策视角看当前职业教育教材存在的问题

  “三教改革”的落脚点是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材作为教学的载体,在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上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需要教师成为教材建设的主体力量。那么,如何编写好一本职业教育教材呢?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一直通过相关政策文件进行引导。

  (一)教育部规划教材的政策变化过程

  教育部历次发布的关于国家规划教材申报原则的文件,里面就包含着教材改革的思路。

  200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申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教材规划”选题的通知》,文中强调“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多样性的原则;编写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不同风格和特色的教材。关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职业的教材建设”。可以发现,当时主要是解决职业教育教材数量的问题和“多样性、多层次”的问题。

  2012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教材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材要成为“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教材要有效衔接。在这里,对教材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对“量”的要求提升到对“质”的要求,形式也开始寻求突破。

  2019年1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强调教材中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养并重,要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材内容,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并第一次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动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材,推进有助于书证融通、课证融通的教材建设。这既说明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也标志着对职业教育教材的要求从“质”走向“精”,要从促进单一技能人才的培养走向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教材日益成为实现教育目标、推进教学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教材建设现状

  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文件中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要求都是和当时的教学改革相呼应的。以政策引领推动教材建设的意图落实得如何?现状给出了答案。

  首先,教材数量多了但精品不多。在利益导向和指标导向的驱使下,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甚至出错的教材也会时不时遇到。尽管职业教育教材的种类多、同类教材的数量多,但是精品少,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材更少。职业教育的教材要体现职业性,反映未来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要编出这样的教材,必须校企合作开发。但是这种合作投入高、难度大、周期长,真正能写、愿意写、有时间写的企业专家不好找,因而大多数教材都是学校教师团队完成,缺少企业经验的短板使得他们很难编写出职业特色鲜明的教材。

  其次,教材不能有效反映职业教育教学的特色和中高职教学层次不同带来的差别。大多数教材还是沿袭学科体系的编排习惯和脉络,基于知识点描述知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不能通过教材这个载体反映教学要求。好的教材来自教学改革的经验,反过来好的教材也可以指导教学实施,更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而当前大多数职业教育教材缺失这样的“引导性”,既不能引导一线教师的“教”,也不能吸引学生阅读来引导“学”。此外,尽管强调教材“中高衔接”的开发层次,但是实践中同一个专业的教材内容类似、要求也类似,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梯度要求反映不出来。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编者、出版社、发行者受多种利益的驱使,并未从质量角度、学习者角度出发来编制教材。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弱,学习兴趣不足,不喜欢阅读大篇幅的、理论性强的内容。因此一本编排合理、表述有趣、能引导学习的教材对职校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大多数教材都是站在编者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并不考虑学生的兴趣、阅读习惯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教材编写团队缺少教学改革和企业实践的“双重实践经验”。如前所述,教材编写者大部分是职业院校教师,他们或者拘泥于传统教材的影响,或者限于能力、水平有限,无法把生动的课堂教学体现到教材中,只习惯于从现有相关教材中找资料再进行重新调整和编写;或者缺少企业实践经历、行业经验,对相关企业岗位停留在表面认知,无法深入理解教材应该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

  二、实现政策意图、解决教材现有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一)厘清职业教育教材的特性

  职业教育的突出特征可以归纳为“社会化、跨界性、整合律、终身随”四个方面。即职业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是全纳的教育;职业教育是跨越教育性与职业性的教育,跨越了教育与培训的界限;整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核心;职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与人的发展关系密切。因而,职业教育的教材应该是工作体系导向的,内容遵循完成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来组织。根据学习内容的工作化、情境化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教材更多的应该是活页式、工作手册式,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工作一线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内容上不以纯文字为主,结构上以问题、任务、目的、目标、要求、步骤、方法等为主线。

  (二)明确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内涵要求

  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材建设有了新的要求,在教材编写中,坚持“立德树人”导向,体现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建设思路,按照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规律,适应职业教育做中学、练中学、模拟中学、工作中学等学习方式,按照专业核心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组织内容,以项目学习、真实生产过程、典型工作任务的程序设计教材结构,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随着产业快速发展、技术不断变革,要求职业院校教材要快速反应,不断更新,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方法、新标准等纳入教材之中,使学习者能够及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教材具有相当的针对性与开放性;不断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材的形式,教材的思想性、专业性、职业性、技术性乃至国际化都要兼顾,才有可能编写出精品教材,形成行业趋势引领、岗位能力导向下的职业教育特征鲜明的教材。

  (三)构建多方协同的教材建设与管理机制

  教材建设离不开多方的协同合作。职业院校可按照专业组建职业院校教材开发委员会或者教材编写信息库,联合企业专家、一线技能技术工人及相关课程专家、任课教师组成课程编写团队,根据企业的职业能力要求、职业素养要求、教育部的教材编写指导意见、学生的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共同研制课程标准,共同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教材内容及表现方式等。实践要求高、需要大量经验的内容交给企业专家完成;知识性强的、需要理论展开解释说明的可由在校教师完成。在教材开发过程中定期对各单元的内容进行讨论和优化,确保教材制作过程的严谨和编辑意图的落实。同时,建议教材里增设使用建议、学习建议、教学建议等相关内容,引导教师和学生理解教材、有效使用教材。在编写纸质教材的同时建设相应的信息化线上课程内容,构成“线上线下”的资源呼应,确保教材的深度使用。

  同时,职业院校要进一步规范教材使用,从“编—选—用”三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指导,确保好的教材能得到有效推广,实现好的教材引导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三、编写好职业教育教材的方略

  (一)编写职业教育教材的原则

  职业教育教材对于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那如何才能编写出一部好的教材呢? 教材编写需要结合学习者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帮助学习者更容易地从各种材料中获得信息并进行转化,编写一本好教材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动机原则

  心理学研究认为动机影响人的行为模式。好的教材应该对学习者的动机有正强化作用。

  教材在形式上可借鉴一些有趣读物的特点,选取图、表、案例等新颖、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内容,尽可能引入新近的、生活化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应用二维码技术、VR技术等呈现动态信息,让枯燥、单调的学科或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

  2.结构化原则

  首先,在教材设计上,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无论是教材整体的框架,还是单元、模块乃至一个知识点,内容的安排都要有内在逻辑,都是按照一定规律进行编排,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掌握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重点,而不是局限于文字的细节描述。

  其次,教材的内容安排既要体现一种知识结构,又要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匹配。每部分内容的选取和理论深度的要求要和学生对应的水平匹配,既要防止过难或者理论过深,超过职业教育未来对接企业的岗位要求的目标,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又要避免缺少必要的难度或者回避深层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流于简单的操作描述,把职业教育等用于按部就班的操作。总之,在教材的内容要求和形式上,要争取和学生已有的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之间的距离要适当、跨度要适中,对于学生经验不足的内容,对接生活例子与经验进行铺垫,教材结构对接学生的认知结构。

  3.小步子原则

  基于学习者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教材的编写要在结构化设计的前提下,内容呈现“颗粒化”,既能与教师的微课设计呼应;又体现“小步子原则”,一步步推动知识的递进,便于学习者自我选择,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上,能体现内容和问题的递进和阶梯,方便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实现学习能力弱的学习者可以“小步子、慢慢走”,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可以“大踏步前进”。

  4.实践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教材要体现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关注内容的启发性和引导性。

  专业性强的教材要和企业合作,和岗位一线的企业技术人员合作,把真实的企业活动设计进教材;在每一个模块教学目标的呈现上体现出有用性和有效性,紧贴岗位需求、工作实际。基础类教材要吸收生活化的场景和现实问题。内容选取突出实践性,让学生觉得有趣的同时又学有所用。

  5.即时强化原则

  学习中给学习者及时的反馈非常重要,教材中根据内容难点、重点等的分页,及时插入思考题、测试题、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这样的安排既可以引导教师教学的组织顺序,通过相关思考、分析或者测试,及时检验学习者的掌握情况;又可以推动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应用,有助于对所学内容的保持和巩固,帮助学生增强学习信心。

  (二)如何编写好项目化的课改教材

  教材的建设一定要和课程的改革紧密联系起来,二者相互融合、互为支持。项目化课程改革推进“以学生为中心”,但很多项目化教材虽然打着“项目化”的旗号,还是“换汤不换药”,只是把传统教材的“章节”改头换面成“项目”,实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体现教学改革的项目化教材要做到哪几点呢?

  第一,项目化的结构框架。打破学科体系的桎梏,基于企业岗位要求,根据该门课程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重构课程内容,然后把这种重构通过教材载体有效体现。项目化教材基于工作流程,或基于从简单到复杂的工作过程,或基于某种内在逻辑,重新设计内容分布,以“项目X”或“模块X”作为基本教学单元,若干单元构成整个教材框架。

  第二,情境化的项目导入。基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及实践性的要求,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单元。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学目标,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等作为项目的先导,借助这种教材设计引导教师实现以“项目/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

  第三,抛锚式的项目分解。教师创设情境后,以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者问题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阅读教材、进行思考。教材也可以按照创设情境、“抛锚”、提供资源来设计,通过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和学习资料,引导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学习和实践。师生通过阅读、反思、提问、建构等方式从教材文本中获得新的知识与理解,发现所学内容的实践意义。

  第四,结构化的项目总结。基于职校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教材通过思维导图、框图、表格、活页、工作手册等编排形式,在一个项目结束时及时对学习者进行评估或者总结,帮助学习者对所学内容建立整体概念和框架,久而久之,帮助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

  第五,系统化的立德树人。要在教学中有效培育学生的“德”,教材设计要坚持“课程思政”“文化育人”的理念,利用插图、案例、链接等,将职业素养、行业法规、人文精神穿插安排、有机渗透,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材内容。学习者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能轻松自然地接触这些内容,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第六,不可或缺的校企合作团队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一本好的职业教育教材可以反映产业技术升级趋势,符合职业教育育人规律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一本好的职教教材要体现教学改革要求,符合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这一切的实现离不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因此,编写一本好的职业教育教材,一定要引入企业专家,校企双元合作开发;要密切关注当前1+X证书制度的推进,开发课证融通的双元教材;要密切关注产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的影响程度,以活页式、手册式等多种形式呈现,乃至开发互联网+的教材,一些国际化专业教材完全可以进行双语设计,以适应职业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需要。

  总之,编写一本好的职业教育教材,要熟悉当前职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了解教育部的一些基本指导意见,坚持校企合作,同时应用信息技术等新型手段,把教学改革的思路和经验嵌入教材,站在学生的视角去设计教材结构与形式,相信这样的教材一定会有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EB/P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64/201211/xxgk_144702.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组织开展“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工作的通知[EB/PL].http://www.moe.gov.cn/s78/A07/A07_sjhj/201910/t20191011_402650.html.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改项目“整合、复合、融合:基于OBE模式的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GDJG2019419);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优化研究”(zdzz18050);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经管类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陈春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