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下好课的标准
- 来源:现代科学教育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高效课堂,学生,学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02 21:01
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这个问题时常在脑海里出现,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有人说好课是有生命的课堂,有人说好课是富有活力的课堂,还有人说好课是关爱的课堂,他们的每一种说法我都赞成,同样在高效课堂下,什么样的课堂是好课堂,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通过这节课有哪些方面的提升,锻炼了他们哪些方面的能力。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有既定的目标,又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优化课堂时间的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在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心中有数,哪里该启发引导,哪里该讲解,哪里该重点强调,尽可能地让学生研究、领悟,以至于掌握。
(1)重视学生的学情。高效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生命绽放亮点的课堂只有时时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的课堂才是真课堂,因而学情就是教情,学情大于天,学生的学情是难把握的,它包括学生的基础(主要有知识基础、思维基础、能力基础、情感基础)学生的追求、学生的现在发展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等;在教学中,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备课教师须做到:①课前应下足工夫,通过多种渠道摸清学生的底细。②随着课堂教学的展开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互动的不断深入,会不断形成多个基于不同学生发展状态和教学推进过程的新起点,教师要格外重视这些课堂生成,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上暴露的现实起点,能顺应现实起点及时调整教学预案,把学生的思维从现在发展区引领到最近发展区,帮助其逐步将原有的认知与经验加以提炼和升华拓展和延伸。简言之,要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全面分析学生情况,教学才有方向目标方法,才能有的放矢,促成高效。
(2)课堂模式灵活、到位。高效课堂中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这样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激情的研讨,正是对知识的加深、理解,使知识更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更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对同一问题,往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点评成为学生对知识的判断、纠错、延伸、提升,而且学生间的相互点评,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让学生展示,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展示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一些学困生,可以在一些简单的问题上,尽量的让他们展示,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也能表现自己,克服自卑的心理,在学习上有信心。
2.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学生能解决那些问题,对于既定的目标学生掌握的程度有多少。这里要培养学生对“学”的反思,培养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知识的结构,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再培养学生反思作业的解题过程及错题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也要养成对“教”的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过程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这样才能提升教学能力。完善教师教学艺术,提高教学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