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视野下建筑的现代化一步——以Victor Horta的三个住宅设计为例

  • 来源:建筑与文化
  • 关键字:建筑,现代化,生产
  • 发布时间:2021-08-04 11:17

  前言

  18—19世纪,为了适应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变化,建筑不得不在新功能、新技术和旧形式的矛盾中挣扎出新,旧的风格已经不适应启蒙运动的新审美观。同时,一场积极探索新建筑道路的运动在各国展开[1]。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国建筑师申克尔就已开始寻求新建筑的形式与工业化背景的平衡,在1851年世界博览会上,帕克斯顿依据自己景观温室的建造经验设计“水晶宫”,这些尝试逐渐解放了长久以来学院派建筑师们唯“艺术”的思想束缚,为新建筑指明了道路。但此时的改变大多发生在博览会、图书馆等属于“新建筑试验田”范畴的大型公共建筑领域,它们代表着国际先锋的最新观念,是建筑师的大胆示范。而普通住宅在新技术、新材料影响下所发生的一步步微小变化却少为人知,通过对具体住宅设计的对比,本文希望可以展示住宅建筑走向现代化的微观变化。

  1新艺术运动之潮

  由于各国情况的差异以及个人观点的不同,建筑师们提出了不同的探索路径。欧洲与美国虽都在19世纪末对住宅的现代化有着出色的探索,但美国的住宅多在更加自由的自然环境中诞生,与建成环境的潜在矛盾较少。因此,笔者认为,欧洲的城镇住宅对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传统背景下住宅走向现代化的挣扎。

  在欧洲,最早提出要改变建筑形式的是19世纪80年代开始于比利时布鲁赛尔的新艺术运动,是解除历史主义走向新建筑的重要过程。比利时是欧洲大陆中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之一,其工业制品与艺术质量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不同于此前工艺美术运动对工业化的憎恶,新艺术运动赞同“产品形式应该具有时代特征,并且应该与生产手段相一致”,涉及包括家具、首饰、服装和平面设计等诸多领域。在建筑上,他们想要创造一种和过去历史样式完全不同的、真正能适应工业时代精神的装饰方法[2]。

  2新材料的运用

  Victor Horta(1861—1947年)作为新艺术运动领头人之一,先后在布鲁塞尔建造了一系列住宅,他曾说过:“材料都是一样的……过去它们被以经验的方式使用,由于未知,我们不允许材料在其极限条件下使用,尽管安全;而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根据数学公式,对材料进行未知和大胆的使用。”他建造的Tassel Hotel(1894)被称为第一个新艺术运动建筑,而这张拍摄于内部的照片(图1)也被认为是新艺术运动的代表。其精美繁复的铁艺线条从地面一直延伸到墙面,让人惊叹于铁艺的美丽,但铁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绝不仅仅是装饰,更是结构。

  从水晶宫到埃菲尔铁塔,不少建筑师认为属于钢铁的时代已经到来。到19世纪90年代时,钢和铸铁已经广泛应用在工厂、火车站台、市场大厅和办公楼的建筑里,但迟迟没有出现在住宅中。首先,从技术角度看,钢材的应用还缺少标准,把大量预制的、标准化的钢材直接用在住宅中难以实现;再加上钢材结构的成本较高,普通居民难以承受;最重要的是,建筑界对于“住宅里暴露钢材是否合适与美观”仍存有疑问,同时普通民众对于新理念的接受也存在一定的滞后,因为钢材被认为是冰冷而室外的,而住宅却是私密和温暖的。

  Horta的Tassel Hotel大胆地将钢材和传统建筑材料混合应用在住宅中,铁梁柱直接代替了过去的石柱,而不是被包裹在内部。也许是为了缓解直接暴露钢材对住宅居住氛围的“破坏”,他在铁构件上加入了当时新艺术运动在绘画上常见的主题——自然界生长繁盛的草木形状线条。Horta还包揽了全套家具和室内设计,试图将整个住宅内部打造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并希望内部明亮柔和的自然景致能将沉闷的城市抵挡在外。

  3立面构成的突破

  Tassel Hotel的外部立面更是使其从一排比利时的传统城镇住宅中跳脱出来,处处彰显新材料的特色。而在他一年前建造的第一个别墅Maison Autrique(1893)中,虽然铁柱同样替换掉石柱,但是三段式的构图和砖石的沉重感还很明显,铁柱只是简单地替代了石柱的位置,显得太过纤细,比例失调(图2)。而在Tassel Hotel中,Horta对铁件的运用更加纯熟,中间三层宽阔的弧形窗将铁件的美发挥到极致,在这里,铁、玻璃与石材找到了新的平衡点,一切都显得和谐统一。

  几年后,他为自己建造了住宅和工作室(霍塔工作室),这成为他的职业高峰,也是他开始向理性主义转变的证明。

  (图2)其立面是分明的两个建筑相连,住宅的一侧由较为传统的拱形窗组成,但一层层突出的阳台使立面丰富不少,同时,上下对齐的拱形窗和贯穿的铁架铁柱将横向的三段打破,加强了纵向的延伸感。而另一侧顶层巨大的横向玻璃幕墙和上部的天窗表明了主工作室的位置,工作室的二层也打破了对称的布局,由一个中部隔开的窗和一个小窗构成。此时,立面与内部空间开始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

  4空间组合的改变

  这张照片(图1)中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楼梯上方倾泻而下的光线,这在当时的比利时传统联排住宅中是难以想象的。正如MaisonAutrique的平面图中(图3),本就狭长的地块被划分得更窄,地块左侧是一系列齐整的房间,前后各有一个非常狭窄的入口大厅,楼梯和走廊通往后面的一个小花园。整个住宅只有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房间有窗户,所以中间的房间很阴沉,只能用作餐厅等辅助用房。可以看出,Maison Autrique的立面虽已有了一些新材料的应用,但其空间构成还是相当传统的。

  在Tassel Hotel方案中,户主为Horta提供了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和充足的经费。同样是狭长的地块,建筑却大胆地从中部断开,形成三个部分,而不是原来的左右分离模式。用砖石建造的两个传统的建筑体块位于前后两端,分别面向街道和后花园,中间则由覆盖着玻璃的钢结构连接,并包括连接不同房间和楼层的楼梯和平台。整个建筑由于中间体块的加入变得开放流动而赋予变化,玻璃屋顶将自然光线引入建筑原本阴沉的核心,避免了建筑中部的狭窄和阴暗,同时在核心的纵向产生延伸感。中庭里繁复的铁艺线条和玻璃的组合可以清晰地展示出他对钢结构的热情。像这样的自然光顶,此前从未出现在住宅内部,只会在轮船、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或工业产品中看到(图4),这充分显示了他想要融合自然和工业的愿望。原来的辅助用房变为最受欢迎的、接待客人的核心空间。此外,Horta还在这栋建筑里首次试验了他设计的通风和加热系统,希望将其技术化和工业化的特性发挥到极致。

  霍塔工作室也在内部用一个玻璃钢结构的中央庭院连接,和Tassel Hotel用了相似的手法(图5)。更进一步的是,大厅不光为内部引入了光线,同时连接多个不同的楼层,并将各层的空间相互渗透,使得空间看起来比实际宽敞很多。这样的空间不再能由简单的平立面图拼接,而是从空间的角度组成。其中,悬挂的钢结构所限定的空间成为建筑中最跳脱的部分,在这里,一切楼层可以转换,一切空间可以弥合。此后,以Horta为代表的新艺术运动风格逐渐成熟:开放,光线的引入,曲线的装饰与钢结构的大胆暴露。

  结语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都在试图将钢材应用于住宅建造中(芝加哥的比尔斯和达顿在1894年使用耐火钢材建造了里德住宅)。此后,新艺术运动便迅速地传遍欧洲甚至美洲。在其影响下,奥地利和德国的分支运动在继续向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前进。德国的追随者还有著名的贝伦斯和恩德尔,而奥地利也形成了以瓦格纳为首的维也纳学派,他们同样认为新结构、新材料必然导致新形式的出现,并开始试图净化建筑形式,并逐渐出现无装饰的住宅建筑[3]。

  新艺术运动的特点常被概括为单纯的对于艺术形式的尝试,甚至被归于一种装饰的运动。但在对Horta三个城镇住宅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对传统住宅的巨大改造和对新结构、新技术的大胆运用。这样的改变使建筑不仅在立面上脱掉了折衷主义的外衣,更在内部解放出更开放的平面和相互叠合的空间。尽管在当时这样的结构短期内难以普及,但从Horta对住宅内部的重新思考已经足以看出新技术新材料对住宅新形式的影响与随之产生的变化。

  多数人对于现代住宅的印象都停留在几何简洁无装饰的“白盒子”的阶段,但其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新样式与材料的结合是在各种流派思想和实践中不断探索碰撞而前进的。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以小见大,体会19世纪末建筑师们探索新建筑的思潮激荡以及对之后建筑逐步发展的影响。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