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创新的应用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8-24 16:03
摘要:现代教育方式与内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改革工作的指导下,对教学目标提出了全新的标准与要求。新课标要求教育从业者在开展教育工作过程中明确对学生的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工作在了解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后,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与转变教学理念,来提升历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有效促进学生融入到全新的教学环境中,有助于学生熟练的掌握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叛逆的性格,不稳定的情绪,不完善的思维等特点,面对任何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把握学生的喜好,创新出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针对历史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时,也要结合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为主,目的是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吸收教学知识。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历史学科内容纷繁复杂,严谨与刻板,再加上传统教学方式中灌输式教学过于生硬,让学生无法在历史教学课堂上感受到趣味,只能盲目的跟住教师的教学节奏,记录整堂课程的教学内容。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学生也无法通过教学来提高历史文化的修养,更不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感受到探索知识的喜悦。学生长期的处于这种教学氛围中,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厌烦历史知识的教学。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意义,对学生的成长毫无帮助[1]。
2.教学中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重要的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教学的内容设计与效果的体现,还要关注学生的能力锻炼,并且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学习习惯。现阶段中,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都过于保守,还坚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工作当中,则意识不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学习习惯,这会导致学生在教学中过于遵从教师的指引,教师布置哪些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就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完全没有自主意识,无法了解到自身学习上的短板,并采取提升的措施。教师依据完善的学习流程来塑造学生的习惯,学生可以凭借良好的学习习惯系统的掌握学习内容,这是现代教育中重要的环节。
3.学习方法不科学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存在很多的困难,很多小学期间的学习方法已经不适用初中,再加上初中阶段新添多门学科,学生用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方法无法满足新学科的需求,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便耗费大量的精力也未能获得相应的收获。而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并为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与指导,只是在涉及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教学。这对于初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与教材的情况,并未具有创造适合的学习方法的能力,导致学生在接触新学科的同时,会缺乏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二、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1.重视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教育的核心,创新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上着手,可以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的方式上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结合中学生在青春期阶段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的表现。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之前,可以重点考虑如何丰富教学内容,以及对教学内容做进一步的拓展,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还带动学生探索的兴趣。教师在设计内容的过程中还有认真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学生的喜好,可以将内容朝学生喜欢角度上设计[2]。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册《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一课时,可以从神话的故事作为课程的开端,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一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好比女娲造人来带动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然后从科学的角度,来为学生们讲解人类的起源,并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人类多年的研究成果。而通过神话故事的对比,更加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更加的科学化,更具有真实性。教师可以借助这种方式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既能够从其他角度体现出教学内容具备的重要意义,又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内容,丰富学生的的认知。
2.创新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创新,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体现出不同的学习感受。提问式、探索式、互动式等众多方式,灵活的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工作上,结合教学内容制定出形式多变的教学活动。历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形成文化的底蕴,在历史的教学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是重视国家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古人积累丰富的历史经验,来促进当今生活的建设与发展,是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因此,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中,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与时间创新教学方式,目的是改善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3]。例如,教师讲述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的内容时,可以采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们开展教学,初中学生大多已经完成《三国演义》的语文课外阅读内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几个关键的三国人物,来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并为学生创造一定的表现机会。谁能介绍一下周瑜这个人物?你们喜欢三国中的哪个人物?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让学生快速的走进教师营造的教学氛围中,并且积极的表现出自己掌握的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印象。教师也可以在这个氛围中,形成更优质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回答做一些详细的讲解,如个别学生表示自己喜欢诸葛亮,但是在实时这个人并不存在真正历史长河中,只是作者在《三国演义》一文中构建出来的人物,是为了提高《三国演义》的趣味性。
3.充分的利用现代科技
随着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很多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到初中历史课程当中,有效的改变了教学方式,大大的提升了教质量与教学效率。教师在应用科学技术的过程中,提升自身关于先进教学设备的操作能力,并以此创新出合适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的体现出先进教学设备的价值与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整个历史轴设计成小程序,讲述到某个阶段的历史内容,通过点击历史轴上相应的位置,可以显示出该时期相应的文化内容、科技水平、人文习俗、经济环境等相关信息数据,让学生们一目了然,能够依靠历史轴在心中建立整体的历史框架,方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轨迹与社会的变迁。
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不光是为了遵循教育改革工作提出的标准与要求,也是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让学生们从认识历史的状态转变成现在了解历史的状态,学生熟练的掌握历史教学内容是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与五千年历史经验的传承。
参考资料:
[1]刘青.创新教学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灵活运用[J]. 学周刊,2021(17):133-134.
[2] 杨茂同. 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策略浅谈[J]. 新课程,2020(37):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