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借力课前预习 助力高效课堂教学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预习,意义,措施
  • 发布时间:2021-08-24 16:16

  摘要:预习对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作用。教师除了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科学的预习任务和预习目标之外,更要切实加强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有效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导者,确保预习活动取得实际效果和良好质量,为具体数学知识点的更好学习提供保障。

  引言

  《易经》有云“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此句中蕴含了师生介于知识学习之上的关系,学生对于知识是主动的求,而不是教师的“求”。课堂教学之道“以学定教”,“学”即为学生课前学习,包括学生预习,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提出自己的问题。

  一、经验与成效

  有效的预习是学生走进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是学生的领头羊,要带着学生边做边学形成适合自己班级学生能力特点的方法。以数学学科为例,教师常用的方法“一读、二思、三问、四记”。一读:读数学书新授课页中的文字、图片、数学式子;二思:文字信息是什么意思,图片中的信息有哪些,每个数学式子中的数表示什么信息,式子的意义是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跟随教材中的提示画图、操作、讲题等方式完成学习。三问:带领学生并逐步训练学生思维的提升,比如讲题、对比思维。四记:学生对于自己知识预习收获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或者知识的表格式罗列出来,同时学生也能大体概括本节课的学习的知识内容是什么。

  二、课前预习有效措施

  学生学习能力水平不同,所以每个学生最终的课堂学习目标皆不同。班级中的学困生是教师重点辅助的群体,可以通过逐步指导讲解也可以通过微课等信息技术为学生提前铺路,让学生带着知识的一定底蕴走进课堂教学,带着自信走进课堂。在课堂中简单的问题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通过一次次的成功的体验让学困生对课前的学习充满积极性。

  知识的课堂多思多辨,教师要教会学生提出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培养训练:课前提问既学生预习中的困惑,课中提问既为在课堂学习,交流中产生的新想法、新的疑问,课后提问既总结自己是否达成学习目标、有无产生新的学习动力。比如在我的班级数学课常用的提问方法有模仿提问法(这种方法适合班级的学困生或者中下等学习能力的同学),发散提问法(适合思维活跃型的学生,一题多解、举一反三)、比较提问法。但是无论哪一种的提问都应该围绕所在的学科提问。学生能问爱问,教师也要教会学生会问,提出问题要注意规避几个误区:学生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要提、与学科无关的问题不要提,重复的问题不要提。

  情知教学中有“三学”:学会、会学、爱学,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会、教会学生会学、教会学生爱学。教师要以身示范,带领学生坚持课前学习。比如把整个课前学习概括为“三+一” 模式。“三”即“三有”:有方法,有指导,有检查,;“一”即 “一评价”。课前学习有方法在前文中已经概述,在开学初将预习方法设计好并发给每个学生,粘贴在数学书的首页,便于自己后续学习使用。课前学习有指导,开学初的第一、二周利用每天的自学和常态教学课相结合,自学课结合第二天的新授课内容和班级预习的方法“一读、二思、三问、四记”,和学生一起展开文本的的预习, 逐一关注,小组落实反馈,教师跟进指导,力争在每个步骤都做到扎实,让学生在预习的学习习惯上定下一个标准和模式,为后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万事开头难,课前学习训练的伊始,师生面临的困难多,可能一节课都不能够预习结束,所以要利用线上和线下指导双管齐下,在学校没有完成的学生回家继续完成,遇到困难和老师随时进行沟通,老师给予耐心详细的指导帮助。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不同的,老师可以为学生课前学习量体裁衣,设计预习题单,在预习题单中将预习四步法的梗概呈现,加之一定的问题引领和思维导图的框架,让学生自学有方向,有引领。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不同可以自主选择使用。课前学习有检查是落实课前学习的重要反馈手段,可以放在课前或者课中完成,课前落实文本检查,课中落实学生预习的实际交流反馈。学习有评价在班级中开设各种课前学习反馈评比活动:操作小能手、交流小能手、知识整理小能手、能死善问小能手,课前学习全能王等,班级专属的小印章、小奖状在每天、每周评比中奖励给学生,每月结合学校的小榜样评比活动进行“学习进步小榜样”的评选,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在设计整体学生评价的时候要有一种意识:自己班级的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都能得到关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学习经验,提升学习自信的效率。教师评价的全局性、全面性和教会学生相互评价、自我评价要有机相结合,师生在评价都要做到将评价学习结果和评价学习过程结合起来,把评价知识与评价学习品质结合起来,把评价问题和矫正结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有效的评价机制中能够自我成长发展。

  学会、会学、爱学,体现了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的不同层次。爱学是学生学习情感的最高体现。人的天性就是求知爱学,学生的爱学习是老师培养出来的。教孩子爱学的直观的方法之一让学生喜欢老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和相信老师,是学生爱学习的起源。方法二教师要不断给孩子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成功(前文中已述)。教师的十次说教不如给孩子一次表现,十次表现不如给孩子一次成功。方法三:教师要满怀激情。教师的情绪态度是能够感染学生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学既是心理学又是社会学”,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美好和谐的统一是保证有效教学的保障, 也就达到我们预期 “1+1>2”的效果。

  结语

  面临当前教育教学日新月异的更新,学生的主体地位迫切需要被尊重,老师的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如何在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能够提升教学的本质水平?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发挥极大的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信息交流传递的最优平台,为学生的素质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韩鸿蓉. 小学数学预习策略有效性研究[J]. 新课程.2019(12):96-97.

  [2]严家钰.结合预习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J].家庭生活指南.2020(18):128-129.

  [3]武俊峰.新课标下小学数学预习策略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0):147-14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