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来源:西部论丛
  • 关键字:大学体育教学,现状,对策
  • 发布时间:2021-08-26 19:30

  摘 要:当今社会需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如今的大学体育教学基本满足学生对各种体育运动的需求,但是因为各方原因还有部分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对此大学体育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设施;丰富体育教育理论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来增加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程度达到了空前,培养人才的重任就落在了各大高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由此可见,教育的根本就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新时代的中国教育对高等教育水平的要求更高,尤其是对科学知识的更新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更加渴望。如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大学毕业生是每所大学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大学体育教学现状

  我国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按照时间分布,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在建国初期,当时新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没有十分重视国民身体素质。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学体育教学课程尝试了较多的探索,将乒乓球、排球和体操等运动进行着力发展。第二部分是新时期我国明确了培养人才计划,并推动了课程改革,在此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模式不断创新改革,在教育部和相关单位出台的政策之下,涌入了相关的资金,使得开展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场地更大、设施更全、体系更加系统。发展到如今,我国大部分大学体育课程已经实现了多样化,能够基本上满足了学生对各类体育运动的爱好,包括足球、篮球、排球、啦啦操、网球、乒乓球、田径等等,在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使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认识到了 “强身健体”的重要意义,树立“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逐步向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靠近。

  但是也有些高校存在着只重视专业课程和技能以及教学研究成果,而忽略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目标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轻视程度也随之增高,认为只是拿到学分能够毕业就可以。有些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课,就是在宿舍打游戏、睡觉,缺乏主动锻炼,锻炼时间的减少导致身体综合素质下降,为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留下了隐患。这就导致有一些大学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麻烦,在各类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下,没有切实落实大学体育教学改革的方针,导致在大学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不是十分顺利。因此,开展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十分重要,不仅仅是要开展大学期间的体育课程,更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养成学生主动锻炼、终身运动的行为习惯。

  二、大学体育教学的对策

  1.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设施。大学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体育教学设施设备,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条件,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效果和水平,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信心。其次,学校还应积极组织各项体育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激情,还能使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注重和周边院校进行优势互补,加强学校之间的沟通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多方位提高体育教学水平。

  高校还应加强师资力量,定期组织在校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高校体育教师要在不断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同时,积极关注各项赛事新闻,主动参加教师技能培训活动,保持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以身作则,为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提供正确指引。

  2. 丰富体育教育理论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大学体育教学以实践为主,同时也应加强对相关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体育课程完整化,而这一点,恰恰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者所忽略的。学习理论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体育训练的方法和意义,理论是实践的重要指导,只有保证理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才能够促进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其他科目相比,大学体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为了体现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发展要求,老师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现有的教学指导理论,关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更好地体现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以及持续性。因此,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课程时,应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两者互相融合,以便更好地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同时,还应侧重于体育运动的趣味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关注不同教学策略和理论的分析,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加强与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两相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和训练技巧。此外,在安排体育训练课程时,教师还应充分了解当前学生特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素质为主体,不断拓宽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机会,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原则根据学生个性化发展,设置更具针对性的训练课程,以达到最佳效果。

  3. 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有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教学,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通过视频播放和手机APP 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很多体育教师有了线上给学生授课的尝试,线上教学可以将体育教学从课堂内延伸至课堂外、从国内延伸到国外。信息化教学手段甚至可以采用虚拟科技作为学生体育运动训练的手段,增强体育教学的科技性和先进性,使体育教学事半功倍。对于大学体育教学而言,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接受教学,也需要在课后进行自主进行巩固练习,信息化体育教学就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体育技能的练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训练,从而熟练的掌握。

  体育课线上教学被学生逐步接受,体育教师的线上教学能力也逐步提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教师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利用其进行体育教学,做好课内与课外的衔接,为学生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比如体育教师可通过 QQ 或钉钉等平台向学生展示本周内的教学重难点和拓展知识。方便学生可以在家、在寝室,在身边任何有网络的地方进行对体育运动的学习。此外,大学体育公共选修课的课时较少,难以真正完成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兴趣的教学目标,因此,高校可以开发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课下的运动情况进行统计和管理,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意识和运动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体育运动教学视频,让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还可以课下自己学习。

  总之,教师在课后引导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了解体育前沿资讯,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自身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  牟炳楠.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009(015):7-8.

  [2]  徐建平. 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及创新措施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v.32;No.237(05):184-185.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