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MRI 的临床应用进展

  摘要:在以往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程度诊断中,医学上主要以新生儿临床表现以及Apgar 评分为诊断依据,但此法缺乏准确的评判依据,故而极易产生误差。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影像学诊断技术也不断的完善,MRI、CT 等应用愈发普遍,且诸多学者研究表明,MRI 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诊断效用更加显著。本文就MRI 诊断以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疾病进行分析,对MRI 临床应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进行综述。

  新生儿缺血缺氧脑损伤是新生儿常见颅内疾病之一,发病后,新生儿通常会出现嗜睡、惊厥、昏迷、肢体同步屈曲性的肌阵挛惊厥等症状,严重患儿还可能出现吸入性肺炎、肺透明膜变等,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1]。MRI 中文名为磁共振成像,也被称之为核磁共振成像,是一种不产生电离辐射的优质影像学检测方法,在临床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疾病诊断中应用愈发广泛,对新生儿缺血缺氧疾病诊治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本文就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疾病以及MRI 检查方法进行综述。

  1.新生儿正常脑部组织状况及对MRI 的影响

  1.1 新生儿正常脑部组织状况

  新生儿在医学上是指胎儿自分娩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长满28 日时间内的婴儿。新生儿诞生后,其脑部组织水分含量将会到达约90%,且脑部内灰质白质水分含量大致相同,直至髓鞘化进程开始,新生儿灰质白质水分比重才会逐渐产生变化,并在隧桥完成之后,灰质比重高于白质。且正常新生儿髓鞘化会在母体之中妊娠5 月时开始,出生后至2 岁时间内呈循序渐进式的发展[3]。

  1.2 对MRI 的影响

  新生儿对MRI 的影响主要由新生儿脑部组织髓鞘化进程以及脑部组织水分变化引发的,当新生儿出生后,MRI 轴面T1WI 在对新生儿进行扫描诊断时,新生儿放射冠中央部位、大脑脚、小脑上蚓部等区域均会显示正常髓鞘化出现的影像标准[4]。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之后,患儿脑部组织髓鞘化进行以及脑组组织水分比重便会受到影响也出现异常状况,从而造成影像学的异常,以此与正常新生儿影像标准进行比对,并结合新生儿孕期、分娩方式、饮食作息、Apgar 评分等,便可准确判断。

  2.MRI

  MRI 中文名为磁共振成像术,是一种生物磁自旋成像技术,利用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结合外界磁场影响,经由射频脉冲激产生响应信号,并采用计算机将探测器检测数据进行处理,进而产生影像,且信号越强,影像便越亮。

  目前医学上MRI 常规扫描主要有T1WI、T2WI、FLAIR 三种,但仍有少数使用DWI,具体如下。

  T1WI 以及T2WI 常规检查可有效的显示典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病灶区域以及信号的变化。在疾病初始阶段,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区域于T1WI 以及T2WI 中会表现为T1WI 低信号和T2WI 高信号,当病情发展三至五日后,T1WI 会逐渐演化为高信号,发展五日后,T2WI 则会演变为低信号。

  FLAIR 序列主要应用于成人脑部组织扫描,其作用机制为通过抑制组织中的自由水高信号来显示组织变化,对存在白质损伤、囊性病灶新生儿,可比T1WI、T2WI 更为明显的反应。

  对比起常规MRI 序列,DWI 检测可在24 小时内便对新生儿异常状况进行反应,但DWI 检测反应结果准确性存在一定问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疾病损伤类型会对DWI 检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且新生儿脑组织含水量、损伤组织部位细胞凋亡等均会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降低DWI 检测灵敏度。

  赵慧鹏[5]学者在其研究中显示:轻度、中度与重度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患儿间MRI 征象(基底节区高信号、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侧脑室内出血、脑白质T1WI 弥漫性低信号,灰白质界限不清)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MRI 对于不同程度的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新生儿可进行良好的反应,提高患儿的诊治效率,并利于患儿的预后。

  3.讨论

  MRI 常规序列中T1WI 以及T2WI 常规检查可有效的显示典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病灶区域以及信号的变化,T1WI 可对新生儿髓鞘化进程进行良好的反应,T2WI 序列可与T1WI 进行良好的互补,提高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疾病检测的准确性。FLAIR 序列对存在白质损伤、囊性病灶状况新生儿检测灵敏度更是高于T1WI 以及 T2WI,且DWI 序列通过测定ADC(表观扩散系数)对病变程度尤其是弥漫性病变程度能够有着客观的描述,参考价值极高。故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临床应用MRI 效果显著,可有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起到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彭艳, 洪敏昌, 李浩,等. MRI 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4):141-142.

  [2]余旭东, 杨文忠, 欧阳伟,等. 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 MRI 评估分级价值[J]. 放射学实践, 2016, 31(02):81-84.

  [3]朱振国, 姜熳, 孙赟,等. MRI 与CT 影像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损伤程度的价值[J]. 中国妇幼保健, 2018, 33(21):4981-4984.

  [4]张建军, 王玉霞. MRI 征像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 3(11):138-139.

  [5]赵惠鹏.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应用MRI 诊断的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5):167-167,16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