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核心素养,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 发布时间:2021-09-08 10:16

  摘要:语文教学层面的革新工作在新课改的推动下不断进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强调语文教学设计要将培养目标设定在语文核心素养上,明确指出在新世纪要注重学生自身发展,使其具备和完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能力,并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全方位提升。采用单元教学的形式,能够克服单篇教学的劣势,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对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使我国高中单元教学在语文教学层面发挥最大效用。

  一、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

  (一)任务驱动,增强自主学习。

  在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学以学习任务为核心,以任务为课堂的驱动力。教师根据“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确定单元目标,设置核心任务,并将该任务拆分为多个子任务,指导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处于引导和帮助的地位。在自主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学习能力也进一步增强。

  (二)活动设计,培育核心素养。

  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同时应注重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学生受到情境激发,在活动中阅读、交流、探究。语文核心素养,如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探索单元教学设计也得以提升。

  (三)知识整合,突破单篇教学。

  与单篇教学不同,单元教学具有整体性特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计划时,必须站在整体的角度分析教材,把握每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单元学习任务和目标,制定出整体施教的步骤和方法,保证知识点的全方位覆盖。此外,单元教学又具有层次性。教师可按照知识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高低进行分层次教学,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地进行任务安排,帮助学生一步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语文核心素养下高中单元教学优化策略

  (一)重置单元教学目标,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和最终实现的目的,同时也作为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因此,准确规划单元教学目标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目标的准确制定对于提高单元教学效果意义重大。高中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应将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衡量标准,设计出符合学生、教师发展的科学性目标。

  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第三单元课文的体裁是现代写人叙事散文,选取了三篇代表性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小狗包弟》、《记念刘和珍君》。其中《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分析鉴赏语言来学习散文中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并学会主人公的优秀品格;《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对人物形象分析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对文中富含深意的语句学习写人记事散文的写作手法;《小狗包弟》的教学目标是体会感悟文中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学习主人公直面现实与自我拷问的意识。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对本单元的散文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并与散文体现的情感产生心灵共鸣,逐渐推进审美意识的发展,这是形成审美鉴赏与创造素养的重要表现。

  (二)优化单元教学过程,践行语文核心素养

  教师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以往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教师自问自答式,学生没有进入到教学情境就被告知问题答案,久而久之造成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缓慢甚至处于游离状态。这种失去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最直接表现为课上氛围的压抑,在单元教学施教时,教师要尤其关注课堂氛围的营造,进而形成开放、互动的语文课堂教学。

  我们以高中教材必修一第二单元的古代记叙散文为例,共有三篇,分别是《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和《鸿门宴》。教师对整体单元规划设计时要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做引导,还原当时惊心动魄的剧情发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学情境。《鸿门宴》作为这一单元重点教读课文,要发挥它举一反三的带动作用。比如在《鸿门宴》教学前通过对政治斗争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对情节发展的基本了解和感受。学生在理清课文情节基础上根据自身对文中角色的认知与喜爱在小组或全班进行分角色饰演,可以将现代语言与古代语言进行结合。将语言知识融入到丰富的、真实的、自然的语言环境里,培养自身的语感并强化口语表达能力,这是提升学生语言建构运用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灵活运用单元教学方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的正确选择对提升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可以有效引导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教学活动顺利有序进行,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高中单元教学方法样式较多,比如可以尝试运用启发引导式、互动式(师生、生生)、探讨式等教学方法,还有伴随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衍生的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的选取既要符合教学内容,又要兼顾学生的适应度以及教师的自身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四单元作为科普文单元,选取《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三篇文章。这三篇科普文章的篇幅较长,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引导学生自读,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的设置与解答,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深入文本。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提高,能够主动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从而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结语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是一个需要经过各种困惑、冲突、感悟、发现以及反复否定、肯定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变革,产生新的成果。这是一条充满挑战却别有一番趣味的历程,一线语文教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修炼自身教学行为,提升教育智慧。

  参考文献:

  [1]宋宁宁.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及有效策略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20.

  [2]向琴.深度学习导向下语文阅读单元设计策略研究[D]. 西南大学,2020.

  [3]张冰洁.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学习任务群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黄娟华.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05):36-39. 作者简介:于彩梅 (1974--),女 , 山西怀仁人,怀仁市第一中学校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