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 来源:内蒙古医科大学报
  • 关键字:医药基础知识,推拿,中医养生保健技术
  • 发布时间:2021-09-11 11:23

  摘要:中医药的发展持续且长期,一直发展到现代,在中华民族的医学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受到西医文化的冲击,中医药文化在现代的发展步伐逐渐放缓,新一代的青年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和学习兴趣不高,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学习西医而非中医药。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挥自身引导人的作用,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将中医药文化引入校园,让流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进入现代化课堂和教材,从而促进中医药文化的蓬勃发展。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应该对学校和学生进行综合考量,选择适宜的宣传切入点,加大传播力度,确保选择的切入点能够吸引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从而自觉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一、推进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重要性

  中医药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是古代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了解中华民族的重要切入点。近些年来,国家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促进中医药的复兴和发展已经成为国级的战略目标,开始在法律上明确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并且将中医药的发展纳入中国健康卫生事业的范畴之中。可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是符合国家战略和时代要求的举措。中医药文化和其他优秀的民族文化一样,都是值得传承的,是文化自觉和自信的重要表现。而要想做好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工作,就必须让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将其应用到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之上,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只是存在于书籍古典当中,这样才能在传承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还应该从学生开始,让学生从小就可以了解和理解中医药文化,明白何为辩证,何为阴阳,以便于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中医理念,相信中医药对于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也是振兴中医药文化的长远之计,因为少年代表国家的未来,当一群少年自觉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时,中医药事业必定迎来发展的春天。

  中医药文化并不仅仅只是医学药理知识,在这些知识的背后,还存在科学和人文的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可以说,中医药文化也关乎哲学理念。推进中医药文化走进校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眼界,让学生能够掌握中医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更能让学生领会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和天地共和,与四时同序的意义。学会调节自身的情绪,实现身心协调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做到全面和中正,而非有失偏颇。

  二、推进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措施

  1、寻找适宜的宣传传播切入点。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千,在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若是全盘托出,学生必定会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并且,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关乎生命健康,和医药学知识相关,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因此,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时候要选择适宜的切入点,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中医养生保健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隶属于自然疗法和物理疗法,可操作性强,对每一个人都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强身健体,也可以帮助人们预防疾病。特别是青少年由于长期久坐学习,容易产生劲椎病和假性近视等问题。若是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保健按摩知识,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眼部疲劳,确保自身的眼部状态,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中医养生保健注重生活的规律性,宣传该项技术,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需要注意的是,养生保健中的针灸和拔罐等技术不应该在学生层面进行推广,因为学生的手法不到位,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应该选择更为安全的保健手法进行宣传。

  2、选择推广的中医药文化应该有所取舍,推广优秀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但是有些文化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不适合在对学生进行宣传。因此,在推广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时,应该有所取舍,将优秀的中医药文化选入教材之中,把不和适宜的糟粕摈弃于校门之外。教师可以将古代仁医的故事编入教材,让学生领会医者仁心。将中医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等理念纳入教材,帮助学生打开哲学世界的大门。中医药文化推广带给学生的不仅仅只是中医药文化知识,还有思维方式。当学生开始汲取中医药文化中的养分时,中医药文化的推广才算取得一定的成效。

  3、提高教师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引人,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中医药文化的相关知识,就必须自身先具备相应的知识,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游刃有余,能够及时回答学生的疑惑,也能寻找出适宜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先进行中医药文化的系统性学习,掌握必要的专业技术,知晓养生保健技术的手法和注意要点,并寻找实践机会,确保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其次,学校也应该定期安排教师外出培训,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相关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中医药文化素养,能够知晓最新的中医药发展动态,从而在教学课堂上充满自信。最后,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中医药文化素养,才能选择适宜我学生的教材,并且参与到教材的选用中。另外,在课堂的讲解上,教师也应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仅仅只是和学生讲解相应的中医药基础知识,还应该带着学生一起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养生保健技术,并且能够运用到实践之中,成为养生保健技术的受益人。当学生真正领会到中医药的益处时,才会具备良好的文化自信。

  总结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这个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中的基石所在,若是对传统文化弃之如履,便是丢弃了精神支柱。如今,西方国家也开始注意到中医药对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始研究中医药,作为中华儿女,更不应该放弃传统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应该推动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养生保健技术进入校园、课堂和教材,让学生在系统化的学习中了解中医药文化,从而自觉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促进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铁根, 于建春, 韩景献. 浅谈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学[J]. 时珍国医国药, 2009, 020(003).

  [2]本刊通讯员. 11 项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发布[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1, 18(1).

  [3]刘彭芝. 中医药基础知识及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J]. 创新人才教育, 2017, 000(001). 项目:2018 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SY 养生馆》(201813324009)

  作者:孟洁羽 ,女,山东协和学院护理学院学生 毛雨舟,女,山东济南人,护师,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通讯作者:付兆杰,男,山东省鄄城人,大学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