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学习软件提升初中生英语听说兴趣的行动研究
-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学习软件,初中生,英语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9-13 18:32
从2016 年起, 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将英语口语考试和听力考试合并, 实行英语听说考试。不过, 如果没有合适的学习软件和持续的教师指引,学生很难长时间地维持兴趣和坚持训练, 会直接影响听说能力的提升。因此, 如何探索出一条使学生对听说感兴趣且乐于在课后自主训练的途径,已成为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笔者所在班级经过初中一年的学习后, 在英语听和说两方面的能力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 不同班级之间差异较大, 也给教学带来不少困难。进行了基准测试后, 笔者分别在4个参与行动研究的班级中, 按英语听说水平的高、中、低三个层次, 找了12 位学生进行谈话, 了解其对初二英语听说学习现状的看法。访谈发现, 学生认为课本及练习册的听说训练内容过于简单、形式过于单一、趣味性不足导致积极性不高。那么, 使用英语学习软件可否改变此现象? 笔者开展了相关研究。
本研究使用的英语学习软件“盒子鱼(Boxfish)” 是广东省中小学校园学习类APP 白名单的产品, 包括“教材知识点” “培优课程” “口语考试” 三大板块。笔者学校每两周进行一个单元的授课, 课程安排也是每个单元进行一节专门的听说训练课。在研究的第一阶段, 授课教师各自根据本班学情和单元内容不定期地挑选个性化的“培优课程” 进行课堂上的适当教学补充, 课后也在“教材知识点” 适当推送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话题知识点进行练习, 但不统一备课、不作统一要求。在研究的第二阶段, 从每单元一次使用英语学习软件作为常规的听说训练课开始, 每天、每周定期定量地推送该软件的作业作为常规作业的一部分。课前统一备课、课后统一评课。
二、第一次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初二上学期末, 对初二全级进行了推广使用英语学习软件后的第一次问卷调查, 主要调查教师的常规教学现状、使用软件进行授课的情况, 以及学生对该软件的看法。全年级共收回494份有效问卷, 调查显示: 47%的教师每周安排一节课听说训练, 59%的教师课堂上偶尔使用该软件进行听说教学, 43%的教师每周布置一次软件听说练习。同时, 5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使用软件进行听说训练, 43%的学生认为使用软件能提高学习兴趣, 44%的学生认为使用软件能提高听说能力, 70%的学生认为每两周需进行1-2 节听说训练。
根据以上数据的统计结果, 笔者与其余3位教师在第二阶段做了如下的调整: 即从每单元一次使用该软件的常规课输入开始, 每天每周定期定量的推送该软件的练习作为常规作业的一部分。
三、第二次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在初二下学期末, 笔者对使用软件作为常规教学补充的5个班做了第二次问卷调查, 主要调查学生对本学期补充使用该软件进行听说课教学及课后作业情况的看法。共收回201 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 73%的学生认为自己听力和口语有进步, 68%的学生认为使用软件对提高听说能力有帮助, 63%的学生认为没有占用其他科目的学习时间, 56% 的学生认为能提高学习兴趣。数据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定期利用软件进行教学和作业推送的安排是满意的, 这对他们的听说能力都有帮助, 尤其是在“提高兴趣” 方面, 比半年前的调查结果(43%) 提升了13个百分点。
此外, 为了检测使用该软件进行听说教学是否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将两个实验班(7 班和12 班) 的初二阶段合共3 次听说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重点选取了使用该软件频率较高, 即在该软件积分较高的学生(其积分在20000 以上)。两次测试中进步总分达3分以上的有9位同学, 其中有3 位同学达到10 分以上的进步。(满分为40分)
通过对比分析, 初始成绩介于22- 33 分的中等及中下水平的同学通过高频率积极使用该软件进行课后练习, 成绩有进步; 同时也显示出对于初始成绩在34-37 分的中上水平同学使用该软件后对其成绩提升作用有限, 这一层次同学的成绩基本持平或进步不大。
四、抽样访谈及结果
在问卷调查之后, 笔者在2个实验班级, 根据3 次听说考试成绩及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 结合成绩及基础好、中、弱三个层次, 合共挑选了11 位学生(其中7 班6 位, 12 班5 位),围绕该软件的使用“是否真正能提高学生对听说训练的兴趣” 进行访谈。关于使用该软件进行课堂或课后学习能否提高学习兴趣, 8 位学生反映能提高, 含 1 位学生认为“自己平常会看美剧, 所以本身就对英语感兴趣。盲目地读和记该软件里的单词作用不大”。关于课后对待该软件推送作业的态度, 8 位学生都是自觉完成, 3 位学生是有时间就做, 没时间就不做。原因是“有时候其他作业很多, 像视频那样的课程至少要半个小时, 没时间做”。关于完成该软件课后作业是否会占用其他科的正常学习时间, 9 位学生觉得不会, 其中2 位学生表示“当其他学科作业较多的时候反倒会被影响, 因为一般选择先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
五、研究结论
使用该软件有效地拓展了听说课堂的容量, 切实提高了学生对听说训练的兴趣。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后推送练习后, 学生普遍反映口语和听力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从而也提升了对听说训练的积极性。使用该软件做课后作业, 在时间充裕、各科作业量适中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能主动按要求完成自学任务。此类型的作业不会占用其他科的课后学习时间, 可推广性强。
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 笔者总结出利用英语学习软件进行听说教学的一般范式: 结合单元主题, 在课堂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真实交际场景, 利用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听说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 在课后给学生推送与课标要求难度相当的学习内容; 同时指导学生自己设定奋斗目标(如中考高分等), 接收个性化的作业推送。这样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对听说训练的兴趣和主动性, 从而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听说的能力与成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笔者也发现由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听说能力有差异, 加之各人对待课后作业态度不同, 如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都能感兴趣并积极参与听说训练, 课后都能主动积极地完成相应练习, 也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
注: 本文系中国教育学会外语专业委员会“十三五” 规划课题“中小学在移动互联网智能教学系统下的英语教学应用及研究” 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魏文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