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探究性学习,小学,体育
  • 发布时间:2021-09-25 20:10

  摘要:体育学科是素质教育体系的基础构成,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同时,实现思想情感的科学发展。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形成对知识的高效构建。本文结合小学体育课程实际,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当前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科学的探究性学习开展模式,对体育教学活动进行科学设计,增强体育课程的实效性,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条件。

  1 引言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科学运用,推动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科学转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营造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形成有效的培养。而在实际的体育课程开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根据实际的体育教学内容,科学融入探究性学习思想,构建探究性的课堂环境,引导学生形成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培养运动兴趣,推动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探究性学习”方法概述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学习方法,是指教师为学生的构建知识场景,引导学习进行自主探索,使学生通过对探索过程,发现相关的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形成对知识的全面可掌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探究性体育课堂的构建能够推动传统课堂模式的科学转型,教师根据实际的授课内容和学生情况,科学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营造积极的体育学习环境,实现良好运动意识的树立和维持。[1]

  3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3.1 教学思路较为传统

  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意识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体育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和动作要领的基础上,对知识技能进行科学的利用。而在实际的体育课程开展中,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存在不足,缺乏充足的资源配置,相关的体育设施建设较为滞后,课时配置不足,无法为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基础保障。同时教师的教育理念发展较为滞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学生受到其自身身心发展水平和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着个体间的差异,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2]

  3.2 教学形式较为单一

  当前体育授课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教师对体育知识技能的讲述和演示为主,再由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相对固定的授课模式缺乏趣味性,对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无法形成有效的激发,不利于体育兴趣的培养。同时体育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现有的授课方式不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锻炼。[3]

  3.3 教学评价不够完善

  完善的课堂评价能够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形成准确的掌握,而当前课堂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过于重视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发展缺乏有效的关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无法做到及时的鼓励表扬,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

  4 小学体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策略

  4.1 优化教学思路

  探究性学习思想在体育课程中的科学融入,能够有效增强体育课堂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自主探索,优化体育授课模式,强化学生的参与度,保障教学目标的高效实现。教师要充分结合体育学科特点,科学设计探究性活动,提升授课过程的实践性。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互动交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准确掌握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身心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授课策略,保证探究性学习的高效开展。教师要优化课堂评价,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活动的全面性,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及时的表扬鼓励,合理设置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4.2 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高效参与能够构建积极的学习氛围,为探究性学习提供环境基础,在实际的课堂授课中,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形式较为枯燥,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而学生受到其年龄性格特点的影响,无法在课堂活动中保持较好的专注度。教师要结合探究性学习思想,融入情境教学理念,构建体育场景,将体育知识技能进行直观的展示,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探索过程,形成对知识技能的有效掌握,并能够在自主或是合作探索中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实现对知识的高效掌握。特别是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学生思想情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情境构建中可以融入生活化元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借助自身生活体验和经历,形成对情境的高效探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营造积极的探究性学习氛围。

  4.3 丰富授课模式

  丰富体育授课模式是保证探究性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要提升主动创新意识,科学设计探究性活动,推动授课模式的科学转型。要科学设置探究性任务,融入任务教学思维,制定科学的任务目标,通过自主学习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形成对体育技能的有效掌握和锻炼。要合理利用游戏化教学思想,科学设计体育游戏,科学设置游戏内容和规则,合理把握游戏难度,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制定游戏任务,提供探究性学习机会,提升授课活动的探究性。

  5 结语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高效开展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教师要提升主动意识,深入研究探究性学习理论,结合小学体育课程特点和小学生发展规律,优化体育教学思路,丰富授课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进行积极探索,养成正确的运动意识,推动体育素养的科学培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覃美荣. 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应用[C]. 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四). 2020.

  [2]周洋洋. 探究性学习方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上), 2019(2):184-184.

  [3]吴洁莹. "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10):114-11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