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复习课设计方法
- 来源:学习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复习课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09-25 20:22
摘要:复习课是学科课程的基础构成,是学生巩固学科知识的重要推进,对推动学生知识体系完善和思维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数学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复习课的科学开展有利于数学素养的科学养成,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结合初中数学课程实际,对复习课的重要作用进行详细阐述,分析当前复习课设计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数学素养培养要求,探讨科学的复习课设计和实施策略,优化复习课模式,推动学生数学素养的科学养成。
1 引言
数字课程是初中阶段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的主要途径,复习课的科学开展为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有效条件,而在实际的复习课开展中,主要是以知识的重复练习为主,复习任务较为单一,无法保证较好的复习效果,需要教师结合初中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对复习课进行科学设计,引导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有效巩固,推动数学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
2 核心素养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技能,数学素养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合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思维能力的科学发展,并对学生的思想情感形成科学的引导,推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复习课的科学利用,能够有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增强复习课程的实效性,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对复习课进行科学设计,制定明确的复习课目标,通过复习课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对知识形成高效的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强化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动数学素养的科学培养,提升复习课的科学性。[1]
3 初中数学复习课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设计思路较为传统
复习课的科学开展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对复习课的重视力度不足,复习课开展方式较为固定,主要是以大量的习题练习为主,在复习任务设计忽视了学生的主题位置,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缺乏有效的理解,使得复习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对复习活动无法做到针对性的开展,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2]
3.2 课程形式较为单一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相对固定的复习模式无法保证较好的参与度,而学生受到其成长经历和自身思维能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复习需求上存在个体间的显著差异,较为固定的复习模式无法形成较好的复习效果。同时复习课需要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形成全面的锻炼,实现对知识的有效巩固,而当前的复习课程开展主要是以习题的布置和学生自主练习为主,教师对复习课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无法对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3]
3.3 缺乏科学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活动的科学开展能够对复习课效果形成准确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课程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而当前课堂评价范围较窄,主要是以点评学生的习题完成情况为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成长和思想情感发展缺乏有效的关注,无法形成全面的评价结果。复习课中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制约着复习课质量的提升。
4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复习课优化设计策略
4.1 优化复习课设计思路
数学复习课程的科学开展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提供有效条件,教师作为复习课的主导者,要发挥自身专业素养和教育经验,结合实际的授课内容,准确定位重难点内容,为复习课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在课程设计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强化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实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情况,设计层次性的复习策略,有效适应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需求,提升复习课的实效性。习题练习是复习课的主要形式,在习题的设计和布置环节,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习题进行针对性设计,科学把握习题难度和数量。要优化课堂评价,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科学设置激励措施,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4.2 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的高效参与是保证复习课效果的重要基础,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要设计开发性的数学任务,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或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思维能力的锻炼。要优化复习任务导入环节,构建数学知识场景,融入情境教学思想,利用微课资源等方式,将复习知识进行直观的展示,形成有效的复习效果。在情境创设中要融入生活化元素,使学生能够利用生活经历和体验,形成对知识的高效理解和巩固。例如在《三视图》的教学中,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3D 图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形成科学的引导,并引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进行三视图的绘制,形成高效的复习效果。
4.3 丰富复习活动形式
在复习课程开展中,教师要提升主动创新意识,引进科学的数学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对复习活动进行科学设计,丰富复习形式,提升复习课程效果。要将递进式习题设计思路进行科学的融入,构建层次性格的复习体系,有效把握习题难度,通过习题的完成过程,形成对知识的有效复习,有效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例如在二次函数图像性质的复习教学中,知识内容较为复杂,教师可以提出层次性的问题,有效把握复习节奏,对函数图像的开口、顶点、最大和最小值等基础进行复习后,对图像的变化和实际的应用问题进行练习。
5 结语
复习课的科学设计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教师要结合数学素养培养要求,科学设计复习活动,融入递进式的习题设计思路,优化复习课程导入,完善课堂评价,推动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郭秀兰.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J]. 学苑教育, 2020(8):47-47.
[2]李前.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策略 [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13(5):56-56.
[3]项志成.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方法[J]. 数学大世界(小学五六年级版), 2019(6):1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