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教辅部门,是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智慧校园广泛应用的重要力量,重新思考新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在当下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探讨智慧校园背景下中心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中心应重新思考发展定位、厘清部门职责、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和做好部门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建议。
一、智慧校园历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面临的问题
1.对教育技术中心职能的片面理解。教育技术中心的工作随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变迁,从最传统的幻灯、音频到电影、视频录像和电视、电脑、网络技术和当下手机、平板等移动学习,人们片面地将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应用等同于教育技术的发展,单纯地追求媒体技术上的革新的这种现象,导致部分教师主观地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是多媒体技术保障单位或多媒体教室管理维护和视频投影设备保障的组织。
2.职能宽泛,业务烦琐。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职能分布较广,除了教学资源建设、多媒体设备管理、教学培训外,还负责校园网络运行与安全维护,负责新闻会议拍摄与学校影音视频资料保管、有的老师还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中心业务内容宽泛,业务烦琐,而且与学校的其他部门存在交叉,造成多头管理,效率低下。
3.推动教学资源建设的面临的困难。高校资源库的建设,带动教师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推动智慧化校园的进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推动开发教师团队开发教学资源时,由于开发周期长,任务重,经费不足,出现教师开发积极性不高;其次把教学资源定位为教学素材,重视教学资源的数量,轻质量,出现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最后,由于各校在开发教学资源时,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制作,充分保障了自身专业建设的需求,缺乏考虑其他兄弟院校课程互认互通的问题,造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4.部门人员发展受限,流动性较大。由于教育管理制度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被划分为教辅部门,属于教育管理类职称,其工作人员在进修学习、职称评定、发展定位、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事务繁多,成就感不足,经常工作不满五年,寻求发展,调至其他部门,人员流动性大,每年在全国教育技术年会表彰上面,从事教育技术工作满30 年的同志寥寥无几。
二、关于智慧校园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发展思考
1.深入推进教育技术部门开展研究工作,以研究促发展。首先,在智慧校园背景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不能单纯追求技术革新,应该加强理论研究。针对本校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育技术教学情况,进行总结性研究,开发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和工具。其次在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工作指导时,应不断总结日常业务开展的具体流程和问题症结,逐步形成科学的制度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教师参与教育技术研究积极性。最后要加强自身教育技术理论学习,深入企业研学,关注当下信息技术发展的新动态,提炼总结,应用到具体的教育技术工作开展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找准工作中心,发挥技术优势,以全局性的角度进行宏观把握,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鼓励全院教师参与教学资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与每年的国家级省级信息化教学大赛相衔接,组织策划院级慕课制作、微课制作教学比武,开发校内精品课程。
2.厘清职责,确定中心发展方向。术业有专攻,每个部门都有专业从事的领域,在一些工作职责存在交叉问题,容易出现多头管理、无人管理的现象,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也不利于集中开展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厘清部门职责能更好地发挥全体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凝聚共识,稳定核心队伍。在多媒体教室设备管理上,与后勤处设备管理机构相关,且多媒体教室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不高的硬件服务,可以交由后勤设备管理处专门负责校园各个教室终端多媒体设备的硬件维护工作、统筹安排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与日常管理;在会议新闻保障方面,与宣传部门相关,可让宣传部门全权负责会议保障工作、会议照片的拍摄、影像资源采集与处理。
3.院校合作,建设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提高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上,首先通过政策支持,保障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经费,明确经费管理方法;其次,制定教学资源建设的成果验收流程;最后联合学校人事部门、教务处制定教学工作量的折算方法、纳入职称评聘的加分项,每年在校内举行表彰与奖励优秀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保障教学资源的质量上要引入审核机制,从资源的媒体展现形式、内容的科学性、资源的编排设计合理性、资源格式的规范性和资源的原创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在建设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事一线教学服务工作,可根据本校教师教学习惯、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教学资源平台的使用方式、各学科教学资源的特点,设计问卷,收集师生的反馈,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并鼓励师生进行评价,以提高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满意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中心人员职业生涯规划,融入部门发展。首先进行岗前培训,明确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工作的职责范围和内涵,理解其在推动教育信息化,改善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秉承创新、服务、善于思考的工作理念,找准定位,积极工作;其次开展部门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职业发展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职业适应阶段,作为新进青年员工的学习阶段,迅速掌握岗位所需的各项技能,熟悉本职工作,融入集体,寻求自我发展;第二职业发展阶段,考虑自身能力、兴趣等因素,重新评估,做好职业定位。制订可行的学习计划,通过参加在职学习、网络培训等强化技能和专业知识。第三职业稳定阶段,熟悉部门业务,在自我领域上独当一面,能总结经验,寻求多方位发展。
总之,在智慧校园的发展进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辅助部门之一,要准确把握其职能定位,厘清部门职责,以研究促发展,实现高校教学资源共享化、专业化的管理,为推动智慧校园的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杰侯.普通高校教育技术机构职能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4.
[2]杨公义,刘国超.北京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历史沿革和网站设计与实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