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思维先行,掌握水位开创风潮

  • 来源:专案经理
  • 关键字:思维,日本,漫画
  • 发布时间:2021-10-07 19:09

  鬼灭风潮袭台 台湾为何没有宫崎骏

  然而当日本漫画家吾峠呼世晴创作的《鬼灭之刃》,被改编成动画电影《鬼灭之刃剧场版─无限列车篇》,去年10月30日跨海在台上映,票房像秋风扫落叶般,到今年2月累积突破6亿新台币,不但打破2019年《冰雪奇缘2》创下的3.43亿元,成为台湾影史最卖座的动画电影,也改写日本电影在台票房纪录,使得「为什么日本行,台湾不行?」的讨论声浪再起。「过去几个月,所有人都在问这个问题!」文化部所属行政法人文化内容策进院全球市场处处长李正上直言,只要日本有1部动画电影爆红,大家就会问这个问题,最近几年都在说「台湾为什么没有新海诚?」再更早几年则是问「台湾为什么没有宫崎骏?」可能问了10年都还在问这个问题,「但我们就是没有真正的认真思考市场的问题,观众到底喜欢看什么?」

  市场钱景可观 本土原创独缺商业思维

  尽管国内动漫创作者普遍认为台湾市场太小,不足以支撑完整的动漫产业,连苏贞昌都在2019年 4月18日的行政院会上说,动画漫画游戏等文化内容产业市场虽然小,但如果政府带头做起,应该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摊开动画电影历年在台票房统计,2019年就有《冰雪奇缘2》、《狮子王》和《玩具总动员4》卖座超过3亿元,突显台湾市场非但不小,而且还有相当规模,重点在能否打动观众。

  「我觉得关键就是在这里!」李正上指出, 2019 年台湾整体动画产业规模达16亿,几乎都被美国迪斯尼、皮克斯和日本动画公司赚走,台湾本地原创作品仅占0.52%,真的很可惜。这种现象跟台湾观众长期受到美日文化影响,对他们的动漫作品和主角如数家珍,「我们的动画产业很多还是从创作者角度出发,想要圆一个创作的梦,讲他想讲的故事,比较缺乏商业思维。」

  日本读者票选最爱 台湾创作闭关磨剑

  反观美日的动漫创作,必须一步一步经过市场重重测试,才有机会拍成动画长片。「日本产业链成熟,以门坎相对较低的漫画或小说作为ACG (动画、漫画与游戏)产业的创作起源。」李正上举例,日本有各种不同的漫画杂志、周刊和月刊,让创作者尽情发挥,也让读者票选喜欢的作品,藉此培养粉丝并测试市场水位。那是很残酷的舞台,像《海贼王》那样受欢迎的,连载10 年、20年没问题;没人喜欢的,马上就腰斩。「他们很少单纯满足创作者发展欲望,是很现实的商业市场运作机制,台湾在大型投资前就是缺乏这种市场前测机制。」常听到台湾动画导演很辛苦十年磨一剑,但磨的剑也许质量优良,却不是市场喜欢口味,票房不好就被残酷下架,类似故事不断重复发生。李正上认为,台湾必须从制作人思维的角度出发,从市场思维跟商业导向慢慢「煲熟」动漫产业,才能够让更多独立创作者百家争鸣。

  漫画基金鼓励跨域发展 动漫画进小屏幕

  文化部为帮助台湾动漫产业破茧而出,在2018年颁布「原创漫画内容开发与跨业发展及营销补助作业要点」,争取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特别预算拨款设置「漫画辅导金」,补助金额从2018到2020 年累计达3.3亿元,催生漫画创作从杂志期刊到单行本已逾400本,并鼓励原创漫画跨业多元发展,从交互式漫画APP、沈浸式体验、桌游、舞台剧到角色模型等作品。

  去年1 0月制定「漫画创作及出版营销奖励要点」,今年开始推动「漫画辅导金2.0」,把重点聚焦于需长期累积与孵育的原创漫画内容创作,透过稳定而持续的经费支持,逐步稳健累积台湾漫画创作出版,延伸多元发展量能。漫画辅导金补助的《用九柑仔店》去年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创下收视率最高1.05%佳绩,并计划在今年推出剧场版;探讨职业意识与性别认同的漫画《帅T空姐》改编为电视剧,同步在21国在线影音平台播出。

  从漫画出发 逐步开发多元市场

  以漫画为本,循序渐进,多元开发,是政府动漫产业发展策略现有定调。动画长片被喻为动漫产业的金字塔顶端,也所有创作者攻顶目标,但李正上强调,大家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也不要认为动画长片是台湾动漫产业唯一解方,破除这个迷思,也许就能想出更多不同商业模式跟新的做法。日本模式是从漫画到动画影集再到动画电影;韩国最成功的模式就像《与神同行》从漫画改编成真人电影。

  李正上重申,「直攻原创动画长片,绝对不是唯一的一条路,我们应该思考这个媒体要怎么样才可以更多元发展。好的漫画发展路线其实很多元。」文策院最近就尝试找知名配音员,帮国内比较热门的原创漫画配音,再搭配动态声效出版有声漫画,让漫画阅读更有乐趣,也表现影视动画改编的可能。经过这样的逐步测试,发掘哪些作品适合改编成短篇动画,按部就班协助优秀创作团队跟市场对接。

  观众喜欢才是王道 有市场才有好作品

  「ACG创作者真的要开始认真的思考,你的东西到底市场喜不喜欢?」文策院经文化部参酌国外专业中介组织模式,由行政院报请立法院审议通过,在2019年11月挂牌运作后,就当头棒喝抛出发人深省的议题。「台湾市场不够大,真的不是借口,而是我们能不能创造出很受市场欢迎的作品。」李正上说得直白,那个是厉害的功夫,并不是商业化的作品就是不好的作品。

  相对于过去强调创作者导向,凡事都要强调导演、导演、导演,文化部近两年改采创作与市场相辅相成战略,携手文策院分进合击。文化部奖补助系统持续挹注在《金漫奖》等奖项,激励优良创作团队与拔擢创作新秀;文策院则致力于发掘有商业潜力的原创动漫。李政上指出,政府政策要让业界有信心,愿意投资活络并健全产业发展环境,让真正有市场的作品可以跟资金对接。但也不能再像以前完全不知道观众的喜好,就赌性坚强的冒险投资制作动画长片。

  CCC养粉兼市调 发掘未来之星

  中央研究院透过「数字典藏与数字学习国家型科技计划」培育本土新锐图文创作者,以季刊型式发表的CCC创作集,历经2015年停刊风波折后, 2018年由文化部接手以月刊方式复刊,去年下半年交由文策院主导转型全面数字化上线,成为台湾动漫界的华山论剑。「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我们把各种创作放到CCC数字漫画平台,很快就可以经由读者的浏览量,呈现每部作品受欢迎的程度。在上面受欢迎的,就有机会被出版社相中发行纸本漫画。」

  随着漫画出书成功,下一步就是测试开发动态型漫画。文策院最近尝试制作的有声漫画,都是 CCC数字漫画平台与时下最受欢迎的作品。李正上强调,透过数位平台市场前测,回收数据经过分析,就可以协助业者开发更多元作品。「金漫奖」得主常胜最新力作《阎铁花》,就是在CCC连载广受好评,马上有出版社发行漫画书出书大卖之后,又引发影视圈关注。

  李正上相当看好这部融合京剧元素、超级英雄概念的侦探动作漫画,很有可能被改拍成短篇动画或真人电影,「它完全符合现在影视作品的改编潮流与市场方向。我们就是透过这样的测试,为台湾动漫产业开创更多元发展机会。」除了CCC以外,文策院也计划跟国内知名ACG网站「巴哈姆特」合作设置奖项,鼓励创作者开发更贴近现代观众消费喜好的原创作品,让大家知道所谓的市场机制和市场口味。

  天竺鼠短打抢睛 启动眼球争夺战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当《鬼灭之刃》再度掀起「为什么日本行,台湾不行?」质疑浪潮,李正上却独排众议说,「我们能不能开始有些导演愿意用类似日本流行的『泡面番』短篇动画测试市场水位,就像《天竺鼠车车》短短的3到5 分钟轻松愉快,成功后再考虑把短篇变成动画长片。」大家若愿意改变过去的创作圆梦思维,马上就可以测试知道市场到底喜不喜欢你的东西,避免一次就砸进上亿元,让投资者面临高失败风险。

  利用CCC数字漫画平台养粉,以「泡面番」短篇动画测试市场水位,再结合大数据分析各种作品的喜好族群,文策院像煲汤般耐心打造台湾动画电影,李正上语重心长的说,漫画是动漫产业多元发展的源头,然而从漫画到动画电影,台湾要出现卖座和和口碑如同「鬼灭等级」的作品,还有漫漫长路要走,绝非一蹴可几,妄想跳过中间过程就跟赌博没两样,「如果你都不跟观众沟通,观众为什么要买票进场看电影,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是抢夺眼球时间的时代,如何跟美日强片竞争,政府和创作者都要有新的思维,才能走出一条路。」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