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学美术教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 来源:学习导刊
  • 关键字:美术教学,审美能力,教学策略
  • 发布时间:2021-10-17 18:56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教育的定义与标准也在应时地发生变化,审美教育逐渐迈入人们的眼帘,成为当下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美术课程隶属于艺术类,其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能够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进行正面性的引导,是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小学美术教学为例,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题,进行了讨论。

  引言: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认识世界、感知世界、想象世界的关键节点,学生对于世界的认知来源于家长、教师与社会。教师在授课中,需要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观察能力,尽可能地完成美育教育。

  一、创新美术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认知能力

  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己的教学目标。当下的小学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美育意识,教学观念还停留在以往,授课时往往会局限在传统教学思想之中,采用的教学手段枯燥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对于美术课的学习欲望降低,影响了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和观察能力。在教育现代化的如今,教师应当将素质教育理念以及与时俱进的思想贯彻到教学当中,以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将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以动态展示的效果呈现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对美的感知力。

  例如在进行《汉字的视觉联想》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中国汉字的发展过程,并能够在联想学习中进行自由创作,得到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引导开发。课本上虽然也有汉字的初始形态和变化过程,但是小学学生的耐心有限,想象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一定的障碍。教师以多媒体课件为基础,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例如在进行象形文字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先将象形文字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去猜测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而后,教师再将实物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发现文字中的“图画”魅力。又比如在进行文字的变迁演示时,教师将各个时期的文字以流程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自主观察不同时期的文字变化,以及当下所使用的简化汉字与其他文字的区别性。通过多媒体的动态展示,学生的积极性能够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状态,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得到正确的结果时,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也得到了了一定的提高。

  二、贴合生活展开实践,培养学生审美意识

  生活化教学是近年来的教学趋势,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将生活中的场景融入到小学教育中,或者将课堂拓展到户外中,拉近学生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都能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小学美术作为一门与艺术息息相关的课程,来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其中所包含的观察类、手工类、绘画类等教学内容,都是学生需要学习掌握的重点。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教材中的主题,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观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并形成正确的美丑观,从而得到审美意识的加强。

  例如在进行《绘画日记》这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对本节课的教学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理解绘画日记的真正含义。而后,教师再将绘画日记与学生经常接触的文字类日记进行比较,为学生传达“画笔记录美好,绘画保留记忆”的观点,让学生能够对绘画产生一定的向往。教师以生活中的片段为例子,让学生去回想一些记忆深刻的场景,引导学生去发现场景中的真善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为期一周的绘画日记,以“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为主题,并为学生规划一个主题画展,学生就能有更高的激情投入到观察和创造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也让学生有正确的审美观。

  三、拓展美术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课是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在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定的美术作品,并列出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让学生了解到名家作品的优秀之处,并得到一定的启发。教师在选择美术作品时,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标准,挑选出能够传达正确观念的作品作为教学引导。

  例如在面对低年级学生授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动植物或者景观场景,以丰富的色彩和童话风格为主,让学生去体会画面中的美好视觉,并学习一定的色彩知识和绘画知识。而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则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化场景或者名家之作,学生通过画面中的场景体会作家所要传达的观念和感情,从而得到审美能力的提升。见多识广才能更好地分辨美丑,教师应当把握好美术欣赏课的舞台,为学生带来更多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去理解美与丑,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感知中,获得鉴赏美和认识美的技能。

  结语:美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成长之路的助推器。教师立足于小学美术之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年龄特点,设计相应的课程和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符合教学标准,也是践行美育理念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张娟.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1(4):128.

  [2] 何玉秋. 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2021(16):248-249.

  [3] 倪艳. 基于审美素养提升的小学美术教育策略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2021(1):144-145.

  [4] 陈克宏.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探究[J]. 学周刊,2021(16):167-168.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