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的辨证分型治疗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中医,分型,玫瑰痤疮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1-11-05 10:57
【摘要】 玫瑰痤疮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目前的分型也多种多样,检索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现将玫瑰痤疮主要的分型总结如下, 为今后玫瑰痤疮的中医辨证提供参考。
玫瑰痤疮又名酒糟鼻、酒渣鼻,是一种常见于成人且影响美观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中央持续性发红、丘疹、脓疱、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和赘疣型皮肤改变等。好发于20 ~ 50 岁左右的中年女性,但是男性患病则反而相对病情更为严重。玫瑰痤疮虽然无生命危险,但是其属于损容性疾病,易与寻常型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疾病合并存在,反复发作,且患者一般多为中青年,故对患者的学习、工作及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人们对皮肤病日渐关注,本病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古代医家的认识
玫瑰痤疮在中医皮肤科又叫“酒渣鼻”“酒糟鼻”“鼻赤”“肺风粉刺”“鼻准红”等。古代医家对玫瑰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各有所异。《素问• 生气通天论》[1] 曰:“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黄帝素问直解》解释道:“皶” 即“赤鼻也”[2],劳累后汗出当风,寒滞肌腠,阳气郁于肌表,气血凝滞于面部络脉发病。《外科正宗》曰:“肺风、粉刺、酒渣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谓有诸内、形诸外。”明确提出肺风、粉刺、酒渣鼻三个病名属同一种病,并且认为肺、脾血热郁滞不散是其病机。
2 近代中医的认识
朱仁康[3] 认为本病多发于好酒或过食辛辣之人。胃火熏肺,肺开窍于鼻,故鼻尖及鼻翼潮红,又因风寒外束,血瘀凝结,故先红而后紫。赵炳南[4] 认为本病多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复感风邪,血瘀凝结而致。其按照病情可分为3 期:①红斑期:鼻部多油腻发红发亮,红斑隐现,逐渐扩大持久不退;②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基础上毛细血管扩张更加明显,毛孔粗大,并时常出现丘疹及脓疱;③鼻赘期:鼻部出现肥厚增生。现代医学认为:目前本病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了,有学者[5] 认为与神经血管高反应性、免疫因素、微生物的感染、皮肤保护屏障受损、紫外线的暴露、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
3 玫瑰痤疮的辨证论治
3.1 肺胃热盛
《景岳全书》曰:“肺经素多风热, 色伪红黑, 而生皶疖者, 亦有之。”若脾胃素有积热, 其人嗜食辛辣, 日久积热易化火,肺经火热循经上达头目, 肺之窍为鼻,故可见鼻部红斑, 络脉充盈,因此肺胃热盛证多见于初期红斑期。曲韵等[6] 认为本病为肺胃热盛、热毒蕴肤所致,在治疗中,初期红斑多采用清泻肺胃之法,药物多用苦楝皮15g、苦参15g、白鲜皮 10g、马鞭草10g,以水浓煎湿敷,再联合甲硝唑外用,此方药简单易行,也体现中医的简、便、廉、验。此外许学江[7] 研究认为本病更多见于嗜酒之人。
3.2 脾胃湿热
胡亮晶等[8] 研究认为: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水湿内生聚而为痰,加之久食肥甘厚腻,助长湿热,湿热熏蒸头面,阻滞气机,发于皮肤可见脓疱等。故脾胃湿热型多见于二期丘疹脓疱期。杨教授多采用自拟克玫Ⅲ 号以清热解毒,健脾利湿。蔡善安等[9] 认为酒糟鼻多因饮食不节加上内分泌及精神因素的影响,致使脾胃积热,湿热在体内为患,熏蒸口鼻所致,多选用加味清胃散,若患者脾胃虚弱则予以去石膏等大寒伤胃之药,加白术等健脾利湿之药。
3.3 气滞血瘀
孟繁静等 [10] 学者认为鼻及鼻翼部多属于肺胃经循行,当肺经受风或血热则可见鼻部或鼻翼部红斑,日久不愈则变紫,加之肝气不舒郁滞于内,久则经络气血不通,继而发为脓疱、丘疹等,最终毒邪凝滞,脉络瘀阻发为鼻赘。气滞血瘀型多见于玫瑰痤疮的后两期,此二期皮损多出现损容性损害。边教授常用自拟的疏肝活血汤加减以疏肝清热、活血化瘀,取得显著疗效。
3.4 痰湿凝滞
周宝宽等[11] 多从痰瘀毒论治,认为毒邪可外来也可内生,并可转化为各种病理产物,本病系肺胃积热,日久化火生毒,脾虚生湿生痰,瘀血蓄积生毒,痰瘀毒三者互为因果相互转化,合而为邪,积于鼻部,发为酒渣鼻。吴哲等[12] 认为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或肥甘厚味,湿热蕴积胃肠,阳明太阴系表里,传至肺经,滥用温补药,湿热蕴肺日久化为痰热,肺开窍于鼻,痰热壅肺日久可见鼻部多种损害。
3.5 肝郁化火
江颖[13] 认为本病是由上焦向中焦传变,而肝失疏泄在本病传变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于本病发生的3 个阶段。徐嘉毓等[14] 也认为本病常与情绪波动相关,多见肝气郁结,日久化热,加之素体血热积热上冲于面,则可见颜面红斑、灼热、丘疹甚至脓疱等皮损。其主方采用加味逍遥散,同时外用配合三黄洗剂临床疗效显著。现代研究也表明玫瑰痤疮与很多心理问题相关[15],如失眠、焦虑、抑郁,更甚者轻生的想法,需要医师及时发现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6 气阴两虚
李腾龙等[16] 认为本病在初期使用清热类药物往往效果明显,但当疾病进行到一定时间阶段几乎无法改善症状,病情反复发作,久则耗伤阴气,阴液不足反而加重面部肌肤干燥、红肿的症状,此外由于长期使用清热药,清热药多苦寒,苦寒则伤阴液,故其可采取益气养阴生津,清热扶正祛邪之法,方选益气养阴散邪汤组方,快速成功的解决患者的面部泛红等临床症状。
3.7 寒热错杂
田黎明等[17]认为临床上本型患者主要表现为面部红斑、灼热,舌红苔薄白等虚阳上浮的症状,又存在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夜尿频数、大便稀、脉沉细无力等肾水虚寒症状。阳气失约不能固守命门,阳虚火不归元上浮于面则可见红斑、灼热等症状,又因素体肾水亏虚,下焦阴寒内盛,不可单纯使用清热法,否则将会损伤阳气。方选潜阳封髓丹加减,以引火归原,活血消斑。黄丹等[18] 则认为一方面过食生冷,亦或是寒邪直中,损伤脾胃阳气,则内生寒湿;另一方面脾主运化,水湿不行,气机阻滞,久则化热,日久则见寒热错杂证,治宜寒热平调,辛开苦降,其多选用甘草泻心汤行加减。
4 小结
玫瑰痤疮的中医治疗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辨证分型。一般来说,初期红斑期多见气阴两虚证、肺胃热盛型,丘疹脓疱期多见肺胃湿热型、痰湿凝滞型,鼻赘期多见气滞血瘀证。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脾虚、肝郁、血热、血瘀等因素多相互交错并存,需要医者仔细来辨证孰轻孰重,并结合患者的症状,皮损的表现情况,来选取口服或者联合外用治疗法同治,而对于难治型鼻赘期的患者也可以考虑结合激光、外科手术等以达到治疗目的,再通过中医疗法来巩固及预防疾病的再发。经云“不治已病治未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告诫患者清淡饮食,调畅情志等来避免一些刺激诱发因素,必能取得良好效果。
5 参考文献
[1] 郭霭春. 黄帝内经素问校注[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39-40.
[2] 宋奉宜. 酒渣鼻的中医辨治研究[D].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3]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皮肤外科[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0.
[4] 北京中医医院.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91-292.
[5] 李健, 袁超. 玫瑰痤疮的病因及流行病学[J]. 皮肤病与性病,2017, 39(2):90-91.
[6] 曲韵, 张贺, 黄尧洲. 黄尧洲教授治疗酒渣鼻经验撷英[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3):224-225.
[7] 许学江. 唐定书立足肺胃科学辨治酒渣鼻[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7(3):53-54.
[8] 胡亮晶, 杨志波, 黄盼. 杨志波治疗玫瑰痤疮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4):34-35.
[9] 蔡善安, 黄玲妹. 加味清胃散治疗酒渣鼻30 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7(1):49.
[10] 孟繁静, 倪海洋. 边天羽治疗气滞血瘀型酒渣鼻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8,34(6):44+55.
[11] 周宝宽, 周探. 从痰、瘀、毒论治面部皮肤病[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3):72-73.
[12] 吴哲, 常青, 游友安. 酒渣鼻中医病因、病机、病位及治疗初探[J]. 天津中医,2001(3):18-19.
[13] 江颖. 酒渣鼻从肝论治[J]. 中医临床研究,2013(19):50-51.
[14] 徐嘉毓, 龙雨, 邱桂荣. 逍遥散加减方联合三黄洗剂治疗肝郁血热型酒渣鼻30 例临床观察[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5):58-61.
[15] 张洁, 李彩霞, 吴琰瑜, 等. 玫瑰痤疮患者抑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20,49(2):86-88.
[16] 李腾龙, 张红梅, 尹婧. 益气养阴散邪法治疗肺胃热盛证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部分机制研究[J/OL]. 中华中医药学刊:1-12[2021-08-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1.1546. R.20210205.1647.026.html.
[17] 田黎明, 柯丹, 彭圆, 等. 潜阳封髓丹加味治疗虚阳上浮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773-775.
[18] 黄丹, 叶晟桢, 陈明岭. 陈明岭教授治疗玫瑰痤疮经验[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5):5-7. [2021-09-26 收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