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 来源:科学与技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防治措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1-01 17:08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快速发展,岩土工程数量也逐渐增多,这就对地质环境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并且还引起了很多灾害现象,从而危害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此在岩土工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以此保障工程可以安全稳定的运行。
前言
岩土工程主要是在工程项目中开展岩土开挖、加固等操作。在岩土工程中,发生地质灾害大多是由于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引起的,而出现地质灾害以后,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威胁,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地质灾害包含了坍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岩土工程中,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情况相对比较多,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多,所以在实践中必须采取科学的防治手段来预防地质灾害发生,保障岩土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1.岩土工程地质灾害主要原因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设工程项目也逐渐增多,岩土工程是建设工程项目的基础工程之一,在工程建设中,有的单位为了保障施工进度,会出现盲目施工,大肆破坏环境的情况,通过不合理的手段进行施工操作,从而引起诸多问题,如地面塌陷、地缪按裂缝、地面沉降等。在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发生虽然与自然环境有一定关联,但是更多的则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并且人为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危害性要远远超过自然因素。在岩土施工中,经常会出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情况,特别是有的工程项目还需要采取人工爆破的方式进行施工,更会引起连锁型的灾害事故。而地质灾害的发生一方面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另一方面还会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岩土工程中,施工行为的存在造成了地质环境变化,如在人工开采中,操作不当就会引起严重的山体崩塌事故。
2.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在开展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时,应该结合各项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崩塌等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相应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施工技术,设置相应的施工方案,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在实践中开展地质灾害防范时,应该坚持相应的原则:一是确保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符合相关国家基本准则及行业规范;二是保障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的科学性、安全性、经济性;要确保地质灾害防治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在实际施工中,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不用的防治技术,具体表现为:
2.1滑坡防治技术
在岩土工程中,防治滑坡这一地质灾害时,单纯的利用一种方法是难以获得好的防治效果的,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利用,这样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在实践中,防治滑坡时经常会用到抗滑挡土墙,这种方式具有布置灵活,施工要求不高,施工面积比较小,施工效率比较高等特点。在过去我国的交通网建设中,为了防治滑坡现象的出现,会采取抗滑桩施工,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很好,逐渐被遗忘。但是近几年随着综合治理手段的应用,抗滑桩又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在减重减灾、地表排水上,更是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治理滑坡过程中,还可以应用钢筋混凝土格构锚固的方式,其主要是通过格构梁对防护坡面进行防护,为了获得好的加固效果,还会用到预应力锚杆、锚锁。在防治松散堆积层地质灾害上具有良好的应用,考虑到其本身的复合结构,在实践中要结合地理情况灵活设置,最大限度提高岩土工程滑坡防治效果。
2.2崩塌防治
在岩土工程崩塌地质灾害防治中,要想获得好的效果,就需要对危岩体进行全面调查,并且在调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岩体滑落的危险,要及时对其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原有结构的稳定性。和滑坡治理相比较,崩塌治理相对比较简单,其操作也比较方便。但是在实践中依旧要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特别是陡峻边坡发生坍塌,其结构面组合、节理裂隙会带来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在裂隙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先清理少量的危岩体,然后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卸荷裂隙不会扩大。在加固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边坡岩体结构,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锚固工程。
2.3泥石流防治
在泥石流防治中,实现沟、坡、生态工程综合治理是最为关键的手段,这种模式需要对整个区域进行检查,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总结分析,然后落实全面整治工作,从而强化泥石流控制效果。当前在泥石流治理中,应该先对上坡开展治理,然后是治理堆积区,最后则是对沟谷区治理。如果泥石流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植树造林,如在清水区种植树林,在侵蚀严重的地区种植树木,这样既可以修复裸露地面,又能实现对坡面的保护。在治理沟谷时,可以构建相应的拦砂坝,这样还可以缓解滑坡崩塌的情况,能减少泥石流规模。此外还可以建设相应的区域护岸工程,实现对泥石流的处理。
3.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措施
3.1工程防治措施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中,工程防治措施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措施,也是落实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在实践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充分掌握工程地质灾害的相关资料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防治方案,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保证岩土工程项目建设的有序进行。
3.2生物防治措施
在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中,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更多的是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其既可以获得好的地质灾害防治效果,还能获得好的绿化效果。常见的生物防治措施有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增加绿色植被面积等,这些方式投资相对比较少,获得的效果也不错,但是所需要的时间则比较长。在生物防治期间,需要对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充分考虑,要结合具体状况确定生物防治要点,合理的落实森林砍伐、放牧控制工作,实施封山育林,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引起的损失,获得好的防治效果。
3.3避让措施
对于避让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应该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制定相应的应急避让准备方案,不与地质灾害出现正面相冲的情况,以此有效控制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当前主要的避让措施包括:
(1)雨天避让。在岩土工程中,需要关注雨天引起的地质灾害情况,要对于特定的灾害选择避让,从而尽可能减少岩土工程引起的危害。在制定避让措施时,要确保安全转移,尽可能做到就近转移,保障雨天灾害防治工作能高效完成。
(2)搬迁避让措施。主要是在岩土工程建设中,如果出现大型地质灾害,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对于地质灾害区域的住户进行引导,让其搬迁到安全的区域,从而降低地质灾害引起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损失。需要注意的是搬迁避让措施要尽量少用,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并且还要拆除居民原来住房,并建设新房屋,用到的资金相对比较大。
总结
综上所述,在岩土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发生会对周围自然环境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所以在实践中必须提高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范的重视力度,要采取科学的手段防治地质灾害,尽量减少其引起的损失,为岩土工程的安全稳定施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耀威,刘统刚.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J].地矿测绘,2020(4):58-59.
[2]万超.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0(11):118.
[3]葛军武.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04):31.
[4]左岗松.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江西农业,2020(16):58,60.
[5]张雷.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8):57-58.
[6]农又瑜.分析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预控[J].低碳世界,2019(1):1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