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级公路养护中常见问题及相关建议

  • 来源:科学与技术
  • 关键字:养护,问题,解决措施
  • 发布时间:2022-01-01 17:12

  摘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公路具有重要的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建设了越来越多的高等公路,这些三四级公路已经成为了运输的主要公路。随着经济越来越高速的运转,公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一些公路甚至已经在超负荷运行,这也是导致公路出现多样性病害的主要原因,为了有效的降低公路病害出现的几率和程度,对三四级公路进行合理有效的养护越来越重要,养护工作的落实也影响着公路运输安全。

  交通运输行业的健康、长久发展离不开公路的正常运行,公路质量直接影响着运输安全。养护公路主要是指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措施,使得公路质量一直维持在正常使用的标准范围内,从而达到为经济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的目的。但是在养护公路的实际工作中,受到管理和技术水平的影响,养护公路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养护公路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不高,这就导致使用公路的时间减少,同时还给道路正常运输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三四级公路养护工作中最常遇到的裂缝病害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在养护公路工作中最常遇到的一种公路病害就是裂缝,大体上裂缝可以分成以下四种即龟裂、纵向裂缝、反射裂缝、横向裂缝。

  (一)分析龟裂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龟裂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路面强度不足、温差大、严重老化等。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针对圆洞采用方补的方法,针对方洞采用圆补的方法,可以选择局部开窗的施工方案,开窗要控制在比裂缝轮廓大0.3米范围内,然后结合管理损毁表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铣刨机进行铣刨,完成后对碎土进行及时的清理,利用沥青填补好并整平,最后利用压路机进行碾压,采用洒水的方式及时进行冷却[1]。

  (二)分析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纵向裂缝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压实不均匀、新旧路衔接不好、沥青质量不达标等。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纵向裂缝的大小不同所采取的解决措施也具有差异性,如果纵向裂缝大于3毫米小于5毫米,可以在裂缝中直接灌入热沥青或乳化沥青就能够完成修补;如果纵向裂缝大于5毫米,首先要沿着裂缝两边刨开1厘米左右,然后填实,铺设玻璃展览要沿着裂缝的走向,摊铺中面层完后,在其上面铺设玻璃栅栏,要确保铺设沿着裂缝走向进行,控制玻璃栅栏宽度在一米二左右,最后完成铺设上面层。

  (三)分析反射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反射裂缝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沥青和砼之间的收缩性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可以肯定的说,杜绝反射裂缝的出现是十分困难的,只能在养护公路的环节尽量降低反射裂缝造成的危害。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修补反射裂缝可以采用注浆法,首先对反射裂缝的实际范围进行确认,然后钻孔注浆,最后压实整平钻孔即可。

  (四)分析横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横向裂缝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材料性能引起的。公路施工中大多使用松弛性差、温度低、约束连续板体能力差的材料,这些材料的性能不佳,十分容易出现横向裂缝。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纵向裂缝的大小不同,所使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横向裂缝的宽度大于3毫米小于5毫米,使用和纵向裂缝的处理方法相同;如果横向裂缝宽度比5毫米大,可以使用填实法进行处理,填实的时候利用热拌沥青混合料,完成后利用烙铁封住。

  (五)分析块裂产生的原因

  公路出现块裂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沥青混合料出现老化现象,沥青混合料一旦老化其弹性就会变差,受到温差的影响就会产生块裂,再加上沥青混合料中的亲水性集料、低针入度沥青等成分会导致沥青老化后出现大量的块裂。

  二、三四级公路养护工作中最常遇到的松散病害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养护公路工作中最常见到的松散病害可以分为松散、磨光、坑槽三种。

  (一)分析松散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松散病害的主要原因有:混合料中含沥青数量和油石比低、含泥数量多、低温环境施工、没有压实等。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根据松散病害的不同程度选择处理方法。如果松散的程度比较轻,可以把粘土拌入到松散颗粒中,然后压实,或使用泥浆封面法;如果松散比较严重,结合铺设路面的实际要求,把铺筑工作做好;如果磨耗层松散承重层完好,就要对磨耗层进行重铺[2]。

  (二)分析坑槽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坑槽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施工操作不当、水害、使用超负荷等。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修补坑槽的方法分为冷、热两种,冷补法结合坑槽的实际深度,合理划分修补范围,把裂缝四周清扫干净,然后把粘层油喷洒在表面,然后把热料填补到裂缝中;热补法是结合需要填补的范围,区域确定,放入加热板,加热3分钟到5分钟的时间,在需要修补的位置放入热料,搅拌、摊平、碾压。要由四周逐渐向中部碾压。

  (三)分析磨光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磨光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混合料中的含油比过高,或是公路表面骨料受到严重的磨损。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清除公路表面的薄油层后洒粘油层、罩面,或是在公路表层重新铺设一层抗滑层。

  三、三四级公路养护工作中最常遇到的变形病害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分析沉陷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沉陷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路基强度不合标准、地下水入侵、行车荷载等。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对沉陷位置确认,标记好轮廓,切开沥青面层、水稳层,进行修补。如果沉陷程度比较轻,可以把粘层油在沦陷的地方进行喷洒或是涂刷,然后对沉陷位置填补沥青混合料,最后压平[3]。

  (二)分析车辙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车辙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压实、混合料结构不准确、使用超负荷等。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如果有裂缝要先对裂缝进行处理,然后铺筑和压实混合料;如果没有裂缝,喷洒或涂抹粘结沥青在波谷部分,填补混合料,压实。

  (三)分析搓板、冲浪病害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有效措施

  公路出现搓板、冲浪病害的主要原因是路面强度小、稳定性差、夹层不稳等。相关解决的有效措施:如果波浪病害十分严重,就要清理干净原来的混合料,然后进行重新铺筑;如果波浪病害不严重,需要在养护公路工作中把粉料定期进行清除;如果公路轻微泛油,可以在高温环境下采取撒石屑、粗砂的方式处理;如果公路严重泛油,先要撒碎石,然后撒石屑、粗砂,再利用压路机碾压;如果公路泛油情况极为严重或是出现软层,先要清理干净软层,然后按照要求重新铺筑路面[4]。

  结束语:

  公路的质量安全受到公路养护工作的直接影响,而公路质量有直接影响着运输安全,因此,可以说公路养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运输的质量和安全。随着科技跨越式的发展,养护公路技术得以不断的优化,和过去相比我国养护公路的质量和水平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整体公路养护的形式还是十分的严峻。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公路出现多种不同的病害,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公路病害,需要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因此,在养护公路的实际工作中,在解决公路病害问题的过程中,要贯彻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针对公路病害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然后制定具体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把养护公路的效果真正的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张文龙.高速公路桥梁养护存在问题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J].大科技,2019,(40):190-190.

  [2]王连君.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5):173+175.

  [3]申炎嵩,李勇.公路工程养护管理相关问题及提升措施[J].锋绘,2019,(2):157-157.

  [4]范敏.公路养护管理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9,(8):18-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