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的小学美术教材中不难发现民间美术资源的身影,并且以增长的趋势发展,这也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统提供了一定的媒介,民间美术有其独特的精髓,在小学教学中合理应用,有较强的价值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要“将古今中外一切经典性的文化艺术遗产,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成长的文化养分”,民间美术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继承和弘扬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小学美术教学作为学生美术教育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民间美术资源,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如此,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审美情趣,更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并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而自觉地承担起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的重任。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小学美术中灵活运用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粗浅探讨。
1民间美术资源的全面开发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丰富的自然地理资源和多元化的人文资源使我国民间美术呈现出精彩纷呈争奇斗艳的艺术形态。以广西为例,壮锦、绣球、民族头饰、蜡染花布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也为美术课程改革提供了丰富的原生态教学资源。当前,国家对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民间美术比例也相应拓宽,如《美术》一课就编入了“民间玩具”这一内容,详细介绍了江苏无锡泥塑大阿福、陕西千阳布公鸡、北京沙燕风筝等民间玩具,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美术教学效果。但另一方面,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仍较少,因此,还需要教师做好“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多途径多方式地开发更多更有效的民间美术资源,对教材进行补充,让学生欣赏到更能多更丰富的民间美术,以提升小学美术教学的效果。对此,一是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优选学生可以实际操作并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资源,以做到《美术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的“以中小学生发展为本”,如一些比较简单的竹编、草编、剪纸等;二是从课程性质出发,优选能促进学生艺术美感及民族自豪感等培养的较深层次的民间美术资源,以做到《美术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青少年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如年画、泥塑、刺绣、兜肚、挑花头巾等;三是从地域特色出发,深入挖掘当地优秀的民间美术资源,做到《美术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的“教材应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的基础、地方资源和文化特色,应具有多元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的老师和学生的需要”,以广西为例,绣球、蜡染花布、民族头饰等均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是很不错的辅助教材。
2以兴趣助推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愿意对有兴趣的事物进行探索,即使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知识一张普通的白纸,也会使他们感到快乐。因此教师需要在应用民间美术资源时,去挖掘它的趣味性,以其来为学生创设带有趣味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民间美术资源中体验到快乐,进而促使学生愿意去学习探索民间美术资源的价值。民间美术资源比较丰富,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甚至是一些小山村力都有美术资源,同时其主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许多民间美术资源颜色鲜明、有较强的民族特性,这些美术资源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中一些资源的趣味性,将其应用在美术教学中,使其发挥价值性。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美术资源,它有悠久的历史,同时剪出来的形象生动、形式多样,不仅我国人民喜欢,许多外国人都为之赞叹。这种民间美术资源就比较适合应用在美术教学当中。剪纸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寓意,教师在课前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剪纸,并熟悉它其中所把蕴含的寓意,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资源的艺术价值和情感价值,同时向学生介绍哪些景物有哪些寓意,学生对这些寓意了解后,教师引导学生以自己对家人、朋友的情感,设计剪纸内容,促进学生深入探索民间美术资源的内涵。再如剪纸中还有一些可爱的动物形象,如十二生肖,小学生喜欢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教师课前可以准备这些小动物的剪纸,让学生欣赏,从中了解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就能剪出这么多可爱的形象,让学生对剪纸产生兴趣。通过这样的应用,学生既了解了民间美术资源的内涵,又得到了思维的发展,同时通过自己剪纸又锻炼了动手能力,促进了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3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教学模式
要在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民间美术的培育功能,还要积极探索各种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如教师可以结合各种传统节日进行教学设计,端午时节指导学生利用橡皮泥、芦苇叶模拟包粽子,并以粽子外包装设计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中秋期间教学生画月饼圆月,春节期间画舞龙灯踩高跷贴对联,等等,如此,既让学生在传统民俗的绘画教学中感受到传统节日的文化含义,又增强了学习趣味性。除了以上所说的传统课堂教学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去展览馆、博物馆等地感受当地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让学生通过实地接触更深刻地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既开拓了艺术视野陶冶了审美情趣,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总结
小学生思想尚不成熟,其可塑性强,在这个时期,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思想容易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美术教学中应用民间美术资源能体现更大的价值性,学生通过对民间美术资源的了解能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妙,同时教师有效的应用还能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兴趣,进而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美术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石剑春.将民间美术资源引用到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4).
[2]杨雷刚.小学美术教育中引用民间美术资源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下),2013(12).
[3]发掘民间美术的现实意义——关于民间美术与农村小学美育相结合的探索[J].谢朝.文艺争鸣,2010(2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