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多媒体,音乐教学,作用
  • 发布时间:2022-04-08 20:23

  摘要: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有一个里程碑,而且必须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随着素质教育在常规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正出现在中学音乐教学中。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生机但又具有激烈竞争性的时代,一个充满希望但又具有危机的时代,这个时代以信息传播为特征,以创造性决定成败。因此,在这场竞争中,谁能最快的获得信息和利用信息,谁最具有创造力,谁就能赢得胜利,获得成功,否则将会被历史所淘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便涉足进入课堂,在实际的操作和运用中,多媒体技术成为发展艺术课堂的有利手段。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将多媒体用好、用活,使之更好地为音乐教学服务,优化音乐课堂教学。那么,多媒体技术对我们的音乐教学有哪些作用呢?

  1运用多媒体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性。

  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也是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力量。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如果只是靠教师一张嘴干巴巴地讲,在教具的使用上,只使用音乐教科书、乐谱、乐器、黑板、挂图等,教学媒体比较单调枯燥,学生会索然无味,但自从将多媒体引入音乐课后,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录音、录像、投影、电视、多媒体计算机、MIDI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能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把许多看不到、摸不着的事物现象和场景再现,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能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诱发他们去探求知识,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学习。

  2运用多媒体丰富了教学资源,开阔了学生视野。

  随着音乐教学多元化的深入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受到时间、地点和空间等因素的限制,已经很难满足音乐文化学习的需求,只运用录音、图片和讲解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理解音乐的目的。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就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能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把一堂音乐课应当具备的资源配备齐全,在课件中把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图片剪辑到一起,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音乐既能轻松地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在资源的利用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学习到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通过图片、文字和影像更好地了解音乐所处的时代背景、人文历史等。

  3运用多媒体优化了音乐课堂结构。

  以往的音乐教学,由于教学手段的单一、死板,教师在课堂上所做的额外工作较多,如倒磁带、换挂图、板书等,而且还不能准确掌握倒带的位置,这些不仅使教师的工作繁琐,同时也会照成时间的浪费,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实行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就能减少这些不必要的浪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并且能够较准确地操作课件的任何一个位置,能够根据课堂的需要进行灵活自由的组合,既方便又快捷,从而使课堂的整体结构得到优化,提高了教学效率。

  4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恰当的运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景、营造良好氛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而且能以趣激思、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引导学生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的开头、高潮、尾声三部分片段音乐的教学中,欣赏之前我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曲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的是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由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的音乐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乐曲高潮部分的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听到的音乐是采用多种配器手法,多种木管乐器合奏的方法将乐曲推向了高潮,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渐强、速度渐快、情绪欢快热烈,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能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学生在欣赏尾声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优美画面,这一部分音乐由黑管在低音区演奏主题旋律,轻柔而舒缓,再次使学生感受到幽静的月色,沉浸在美得遐想中……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很投入的沉浸在优美的音乐和意境之中,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因此,多媒体为学生欣赏乐曲、创设了生动的意境,起到了很强的感染作用。每段音乐欣赏完以后,学生很容易区分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以及乐曲所表现的意境合法情绪。学生在完整的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时候,可以结合生动的画面、优美的景致去感受乐曲的速度变化、力度变化、乐器的音色。自然的产生美好的遐想。

  5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总之,音乐作为听觉艺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成功地创设所需要的教学情境,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影音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培养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但能贴近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最佳状态,而且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更好的使之与生动的教育技术相结合,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春霞.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1(8).

  [2]杨秀丽.略论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2011(3).

  [3]王海清.多媒体视听艺术功效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