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前的黑暗 空气能人拒绝“躺平”
- 来源:热泵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空气能,疫情,网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4-29 10:40
正是草长莺飞时,谁也没有想到,新冠肺炎疫情又给2022年春天带来一场“倒春寒”,让行业的展会、会议按下暂停键。
今年是全球进入受疫情影响后的第3年,确诊病例不断出现,也导致网络上出现了“躺平”与“紧抓防控”两种舆论声音较量,很多人甚至出现了“厌战”情绪。
老话说,“大疫不过三年”。古人对瘟疫的病理认知,远不如现代社会深刻,我们拥有先进的科技和较为完善的医疗体系,黎明前的关键时期,为何要“躺平”?
谭德塞早前在演讲中称,“我们即将步入这场新冠大流行的第三年,但我相信这将是我们终结它的一年,前提是我们要戮力同心。如果我们能终止不公平,那我们就可以终结大流行”。从2021年末至2022年初,世卫组织多次强调,2022年必须终止新冠大流行,给了许多对疫情感到疲惫、倦怠甚至气馁的人以希望。
针对国内的情况,业内医生也于日前指出,不能“躺平”,因为这可能会让整个社会付出比较大的死亡代价。当然,我们的抗疫工作,既要社会面的“清零”,也要让城市或者居住环境受影响小一点,停摆的幅度小一点,管控的人群少一点,做到这些就是进步。
空气能企业焦虑,面对面营销通道被阻,新产品、新技术等信息无法布局到中间商和终端渠道!经销商着急,动态无法第一时间获取,采购两眼一抹黑,赚钱的时机眼看就要错过!
疫情这三年,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座孤岛。上游和下游、供方和需方,环环相扣。一些空气能企业表示,虽然2021年订单激增,但企业却是喜忧参半。疫情影响,世界格局发生巨变,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几乎一天一个价,最头疼的时候,是有钱也买不到材料。更艰辛的是,2022年原料紧缺及涨价压力仍然很大。
承压之下,空气能人每天都在想办法,希望不到倒在黎明前,他们努力挣脱困局,发力“创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加强供应链管理,对关键原材料实施替代策略,实现管理增效;加大创新力度,推动数字化转型,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从而获得更多市场溢价。
四月悄然而至,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因为疫情一再推迟。业内人士提醒:“相信疫情‘倒春寒’马上过去,行业报复性增长只会延迟不会缺席。行百里者半九十,黎明前的黑暗是最后的考验,所以企业一定要早做铺垫,待市场恢复生机之时,率先出击才能更有话语权。”很多企业以为疫情期间,市场运转暂缓,企业也不得不松懈,其实不然,这时候更要扬鞭奋蹄,通过各种途径与客户和市场加强沟通。比如通内部培训总结往年发展规律,预判来年市场走势;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广泛、深度的传播,为展会面对面交流打下良好基础。如此操作之下,不管是有疫情还是没疫情,企业都在持续向市场传递新产品、新技术、新策略,品牌形象也得以巩固。
一些企业感叹,2022年路坎坷崎岖,那又如何?企业要做是披荆斩棘开辟新路,不躺平,不畏惧,奋勇向前。疫情退散,空气能行业作为朝阳产业,报复性增长板上钉钉,精心准备、将占先机、步步为营的企业肯定收获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