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梦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 关键字:黄河,青藏高原,过渡带
  • 发布时间:2022-07-15 15:34

  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经过青海、甘肃、宁夏、内蒙的河套地区,夹着大量泥沙,咆啸奔腾、飞流直下,硬生生地将本来完整的黄土高原一劈两半,冲出一条晋陕大峡谷来。就在峡谷的中部地带的石楼县与清涧县之间,流经陕北大部分地区的无定河,汇集众水,吼声如雷,从斜刺里直插黄河。所以,这里的黄河段,即便是冬天也结不了冰。相传,李自成起义攻打北京城,要渡过黄河,路过山西。那时,要造船根本等不及,过河时间正好是冬天,李自成派探子打探看黄河结冰了没有。探子回报:没有结冰。于是,李自成就下令杀了这个探子。另派探子再探,回来后,仍报未结冰,李自成下令再杀探子。又另派探子再探。这第三个探子再到黄河边上一看,仍是滚滚河水。心想:反正是死,就说结冰了,待到大军到河边再死也不迟。于是,谎报李自成说:黄河结冰了。李自成高兴极了,便催马号令千军万马渡河。到河边一看黄河真的破例结冰了,这真是天助李自成灭明。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地人都叫黄河为老爷河,是神河的意思。

  黄土高原是农人与牧人的交往和过渡带,所以,一半是战争史,一半是饥饿史。十年九旱,连刮的风都是黄风,种的粮食主要是小杂粮。碗豆、糜子、谷子等,也能种冬小麦,但不多。由于靠黄河,气候较暖,所以,还能种棉花和芝麻,但不能种莜麦与胡麻。碗豆是只有蔓而没有杆的作物,春旱年景颗粒无收,春雨多的年头可以打许多碗豆。它是一年四季中种的最早的庄稼。一句农谚是:“碗豆收不收,撂的九里头” 。意思是春天刚开犁就先种碗豆。碗豆面放上沙蒿籽可以杆出又薄又长的稍子面,碗豆还是做黑酱的上好原料。

  这里的人们长年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所以,这里盛产民歌。信天游唱道:“男人忧愁唱曲子,女人忧愁哭鼻子”。我发现一个规律:凡是富裕的地方盛产戏剧,而凡是贫穷的地方则盛产民歌。民歌发达的地区戏剧贫乏,而戏剧发达的地区几乎没有民歌。这主要是富裕地区有充足的财力支撑人们研究和欣赏戏剧,而贫穷地区人们每天困扰于日常生计,困了、累了或是闲了,人们就发泄,而民歌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君不见陕北民歌中,《光棍苦》、《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等等,如诉如泣,如泣如诉。关中地区比陕北高原要富裕的多,盛产秦腔。但秦腔与京剧、沪剧、粤剧、吕剧、川剧相比,带有明显的哭调。人们唱秦腔,不叫唱秦腔,而叫吼秦腔。秦腔最适合唱苦戏,人常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如果秦腔唱《赵氏孤儿》、《舍饭》、《打神告庙》、《生死牌》、《周仁献嫂》等苦戏剧目,唱的台上哭,台下哭,演员哭,观众哭,大人哭,小孩哭,整个剧场内外一片哭声,真是感天动地。

  民歌也与生活环境不可分,富裕地区的民歌谈情说爱,而陕北民歌则是交朋友,“拉手手,亲口口” ,“咱们俩个圪佬佬里走” 。或是“宁叫天下乱,不叫咱俩的关系断”, 表现了陕北人民对爱情的坚贞与高于生命的理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