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污染产业现状及修复技术
-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土壤污染,产业现状,土壤修复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9-11 13:31
摘要:为解决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文章从我国土壤污染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简单阐述,提出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以及物理修复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污染土壤的效果提升提供参考。
现阶段,对土壤污染的治理非常重要,需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修复处理。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对场地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同时还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对符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进行选择和利用,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1 土壤污染产业现状
结合环境保护部的相关数据信息,目前我国全国的污染超标率已经超过16.1%。根据土壤受污染的实际情况,耕地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等情况是目前土地类型中较为普通的问题。比如:西南和中南地区,可以被看作是污染物超标的重灾区,由于受到各种不同类型污染影响,污染土地的情况持续恶化,很难栽培出相对比较良好的农作物品种。
国家目前推行的“退二进三”等相关政策,要立即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实现对风险的评估以及治理修复。现如今,土壤污染具有多样性的特征,整个修复难度普遍比较大,同时需要在其中投入的成本也比较高。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污染土壤而言,具有非常多的污染源。污染土壤自身所处的地质形态和不同类型污染物,一般在经过蒸发处理之后,势必会导致空气遭受到严重的污染影响,进而随着水流流入到河流中,对居民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等造成严重的侵害影响。尤其耕地污染,会导致目前诸多粮食呈现出严重的减产状态,而且对庄稼也会带来一系列的污染影响。
此外,对于部分位于中心城区范围内的污染企业而言,留下来的污染土地资源由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无法得到治理,对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影响,同时还会导致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对符合现实要求的修复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编制,但是这无形中导致土壤的修复难度有所增加。
2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现存问题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在研发和利用时,土壤污染的治理以及修复在法律法规方面仍然不够完善,现有的技术手段并不是很成熟。为了从根本上尽可能快速、合理地对土壤污染问题进行妥善处理,需要对目前现有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更为重要的是,要对行业标准进行构建和落实,以此来实现对修复技术的研发和利用。
2.1 商业模式并不是很成熟
由于目前的整个场地修复资金需求量普遍比较大,针对已经实施的污染场地修复项目而言,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由地产来驱动,而少部分则是以国家财政资金支持为主。在国家出台的“土十条”中,要对修复土壤污染的企业进行积极鼓励,促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发行股票,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推动土壤污染的修复。
2.2 法律制度不完善
结合目前我国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时,发现我国现有科学技术手段并不是很成熟,对应的修复法律法规也无法得到完善和优化,在整个土壤修复质量方面,缺少统一有效的标准作为支持。对于相关标准进行编制和落实时,其与行业发展相比,要处于相对比较滞后的状态,现有的标准过于碎片化,无法满足实际要求,整个系统的可操作性也普遍比较差。对发达国家目前现有的修复技术进行分析时,这些技术之所以相对比较成熟,最为关键的因素是有对应的融资机制作为支持,这也是目前我国所缺乏的内容。虽然我国在目前土壤修复方面的起步相对比较晚,但是相关企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规模一直在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尤其是在土壤修复技术人才方面,处于严重的缺失状态。
3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应用
3.1 化学修复技术
化学修复技术在目前我国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化学修复是指对可以促进土壤当中污染物实现化学反应的化学试剂添加,对环境当中的污染物进行去除或者是降低处理。化学修复技术在应用时,能够针对污染物自身呈现的一系列特点,选择符合现实要求的化学清除剂,对化学清除剂进行合理利用,对污染物可以实现吸附、吸收以及迁移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处理手段,以此来对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残留或者是累积情况进行改善和优化,促使污染物的浓度可以得到有效清除或者是降低,以此来控制在标准要求范围之内。更为重要的是,要保证选择和利用的化学药剂,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影响。
3.2 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在应用时,主要是指通过对生物为主体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比如可以对植物、动物等进行合理利用,实现对土壤中现有污染物的降解以及转化处理,促使污染物的整个浓度可以不断降低,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为止。或者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现有有毒有害污染物进行转化处理,促使其可以逐渐转变成为无毒无害的物质。另外,通过生物修复技术的合理利用,还可以实现对污染物的固定或者是稳定处理,尽可能避免污染物污染范围不断扩大。对于土壤生物修复技术而言,在该技术提出和具体应用中,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修复技术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修复技术在应用时,整个操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成本也普遍比较低,不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影响。但是由于其自身在整个修复时的周期普遍比较长,修复效果很容易就会受到外界各种不同类型环境因素带来的干扰影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实现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合理利用。
3.3 物理修复技术
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物理修复技术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物理技术在应用时,主要是以异位换土、热脱附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方式相互组合而成。以物理过程为基础,促使污染物能够逐渐从土壤当中去除或者是分离。该技术目前的整个应用范围相对比较广,尤其是在苯系物、多环芳烃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可以实现合理利用,但是该技术在应用时,最为明显的缺点是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在处理时,如果处理以及操作不当,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污染物出现二次扩散的情况。
4 结语
土壤污染治理的整体效果,会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以及质量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因此,要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改善,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对符合现实要求的土壤修复技术手段进行引进和利用,最终实现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
(作者单位:中科华鲁土壤修复工程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