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 来源:中小学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2-09-21 18:43
摘要: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概念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全身心地参与到概念的建构平台中。因此,物理教师更应该不断深入探究物理教材,总结概念的特征,将简单的灌输概念转换成自主的探究学习,以此去唤醒学生学习物理概念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从心底里爱上物理概念学习。
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流程单一传统;课堂氛围枯燥;学生集中力不足,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低,说明学生对基础性的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极为有限。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便会直接影响物理整体教学。现如今要从基础上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创新初中物理概念教学是一个主攻方向。
一、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即对初中物理中的所有物理知识概念进行讲解,是基础性的知识讲解。其目的是让学生基本了解物理知识的内容、原理,并能在此基础上逐步加深物理学习的深度,从而让学生学习物理更容易,也让教师教授物理知识更为顺利。但是实际上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进展并不理想。一些教师采取的方式是照本宣科,不进行深入的分析讲解;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极为有限,对于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更为深奥的知识更是无法掌握。这导致物理概念教学无法发挥实际的作用,形同虚设,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创新
1.对比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对比法适合理科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对比法适用于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起步阶段。具体操作是:教师要对初中物理教材进行全面的剖析,对关联性的知识进行关系划分,并且进行总结记录,在讲解过程中进行对比讲解,让学生在学习新的物理概念的同时能够关联之前学的物理概念,增加初中物理知识的整体性。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能更深刻地了解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复习过程中也会逐渐习惯这一模式,自觉进行关联知识的理解,学习的方向也更为清晰。
以初中物理知识版块中的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为例。学生在学习焦耳定律时,教师引进欧姆定律进行比较。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能进行表格以及具体公式的展示,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差异。焦耳定律的概念是: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欧姆定律表达的是: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与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教师将这两者进行对比,从欧姆定律公式推出焦耳定律的公式,学生也能够更轻易地理解焦耳定律。
2、强化概念的应用
在学生对物理概念初步形成以后,也要注重概念的运用,为学生们提供展现物理概念的舞台,使其在活以致用的过程中加深对概念的深化、巩固直至完全理解。比如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在喝牛奶时,把吸管插入牛奶盒中往里吹气,迅速放开,为什么牛奶会从吸管喷出”,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如下解释:牛奶之所以喷出的原因是由内部气压过大导致,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冰棍冒气现象,“青藏高原的人们烹饪食物为什么很少采用煮的方式”等等,老师通过引导学生不断地用物理概念去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既可以加强对物理概念的不断实践和反复应用,也有助于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概念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方法,促进学生思维理性上升到感性,实现认知和认识的二次飞跃。
3、利用探究实验,强化概念认识
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教师总喜欢将物理概念不加以整理就直接告诉学生,并让其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深入理解和长久记忆。物理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去探究,让他们亲自去感受概念的形成,从而理解概念。例如,对于初中生来说,压强这个物理概念相对难以理解。而且影响压强作用的因素又相对较多。为了有效教学这方面的概念,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实验,让学生去亲自体验,从而降低理解和认识上的难度。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沙盘,再邀请学生去完成几个小实验:一是让班级里两个体重相等、鞋码数相同的学生一起站在沙盘中,比较两人双脚陷入沙盘的情况;二是让班级里两个体重相差较多,但鞋码数相同的学生一起站在沙盘里,继续比较两人双脚陷入沙盘的情况;三是让同一名学生,先后穿上运动鞋和高跟鞋站进沙盘里,比较这名学生两次陷入沙盘的情况。这种简单而又易于操作的小实验既不会增大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经费压力,也能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中领悟物理概念的内涵和本质。
4、“学以致用”,活化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在学生对物理概念进行掌握之后,必须做到实践练习的同步性,帮助学生在具体的事例中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程度,以便做到活以致用。如在对了电阻概念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某电阻,当两端加上20伏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是2安,则它的电阻是多少?如果它的两端加上0伏电压时,它的电阻又是多少?对于第一个问题相信多数学生都问题不大,但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上可能有多数学生会回答0欧。对于学生们的答案,老师要换位思考,去理解学生们回答此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错误的答案,然后借此引导学生去回忆影响电阻的因素有哪些,进而对电阻含义进行二次系统化的讲解,增加学生们对电阻概念的理解。这样有助于为答题错误的学生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也有助于学习基础好的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当然,教师也要注意选择适当的问题进行提问,做到问题难度适中,要选择具有灵活性、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使问题难度能够适应全班学生,使解题的干扰因素降到最小,在课堂对问题进行展开时做到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们来接受。
结语
物理概念是进行物理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在概念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初中物理老师在进行概念教学实践中,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概念教学的方法方式,增加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应借鉴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优势,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此加深和提升学生对物理抽象概念的掌握和理解,不断发挥概念教学的优势,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甘玮.抓好概念提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
[2]杨湘兆.四“轻”四“重”提高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J].科技风,20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