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流这边生活已经有四年了,因为我一直做咖啡行业,大概有七八年之久,不管是作为咖啡师也好,管理岗位也好,我觉得凭借的都是对咖啡的热爱,不断地去探索,很早的时候参加过很多外部比赛,去星巴克的时候也参加内部的一些拉花比赛。
双流是一个很不错的小城,因为有机场,这里的房子都是低矮的,很多高楼都会限高,超过30层以上的都很少,所以这里整体给人的感觉没有大城市中心那么压抑,整体环境是这样的。东升镇属于一个老城区,去年开始电视塔路这条街上的咖啡店才陆续做起来,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才来做咖啡店?是因为之前大家普遍认为老城区破破烂烂的房子,就会有一种刻板印象,在这里居住的人群都是年龄大的,年轻人都去了大城市里面生活。所以说以前也没有人开发做咖啡店的事情。
电视塔路这条街大概只有一百多米,去年我们来看的时候这条街上没有餐饮,基本上都是卖女装的服装店。去年7月,我们在这里开了第一家咖啡店。今年年初,我们旁边开了一家小行星,4 月份街对面也开了一家,之前这一带咖啡店很少,星巴克在两三公里以外的地方。我们的咖啡定价在15-20,经营状况还行,基本上可以达到饱和甚至溢出的状态。现在我们主要有三种固定的咖啡豆,一个是拼配品种,拉丁美洲三拼豆,一个是埃塞俄比亚的花魁,还有一个是洪都拉斯的雪莉。在咖啡味道的呈现上,和其他咖啡不一样,我还是希望保留咖啡最自然最本土的风味。
在成都生活,总体来说包容性还是很强。去年我们开始做后备箱,就在公园边上。双流三分之一的区域都是公园,公园呈L 型,基本上贯穿了整个东升镇,公园是连起来的,前两年政府给所有的公园修了下行隧道,可以不用过马路,就从公园的下沉隧道穿行到另一个公园。后备箱是我们自发去组织然后慢慢慢慢地吸引到周边,比如说在成都市里生活的人可能觉得双流不错,开车过来卖咖啡什么的,或者晚上过来卖一些特调酒。双流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是,很多骑摩托车的爱好者也会来双流这边玩,他们会聚集到这里,这些都是双流的在地文化。
双流是一个没有写字楼的地方,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慢,在这里生活会觉得很安逸,很悠闲。我们所在的电视塔路那条街的咖啡店目前在双流是最多的,一共开了四五家。我们偏向于社区店,周围没有写字楼。我和我的合伙人一起开了这家Slow. coffee,5月17号开始试营业,到现在开了三个多月。我的合伙人是土生土长的双流本地人,我们认识很久,他觉得双流市场很好就让我过去看看,就这样开了Slow.coffee。
双流虽然不像成都那样什么都有,但是本地喝咖啡的人越来越多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吧。当时去那条街考察的时候就感觉很多人不上班一样,坐在咖啡店消磨时间,喝喝咖啡。现在店里的咖啡品种,我做得比较简单,一些经典咖啡和创意咖啡,我们做了一些特调,特调需要用到的一些东西都是自己做的,没有用糖浆,因为不喜欢太甜,喜欢味道自然一点。这样就不会盖住咖啡本身的味道,自然一点,健康一点。我们现在会经常换豆子,一共三款豆子。晚上我们会卖一些酒。我不喜欢做外卖,没有把重心放在外卖上,这里的氛围偏社区一点,早上基本上没什么人,所以晚上会开到凌晨。
我感觉双流烟火气不是特别重,咖啡店所在的那条街晚上九、十点钟路上就没有什么人了,我们这边属于老城区。但是双流现在会看到很多摆摊的年轻人,在公园附近。
自从疫情后,成都也出现了很多地摊经济,街上有各种摆摊的,以前只有咖啡车,现在什么都有。我其实从2020年开始就做移动咖啡车,成都没有管得那么严。因为我住在成都,上下班的话就是从城市的一头去到另一头,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有时候自己开车,大部分时间我都是骑摩托车。双流不像成都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在这里生活真的很舒适。双流有很多超级大的公园,可能因为有机场嘛不能盖很多高楼,所以就变成了公园。年轻人经常会在公园附近自发性地摆地摊,这些算是在双流可以感受得到的青年文化。
2019年底开了柿闲咖啡,双流区彭镇老街上一座民国时期的老房子改造而成,我们把它做成集现磨花式咖啡、中式功夫茶、地方民俗文化为一体的庭院式咖啡茶室,这是双流第一家。在成都工作生活了一段时间觉得生活压力大,于是回来改造了这个院子。现在的90后、00后对于传统文化是比较缺失的,我们想以一种新鲜的视角去看待传统物件和文化,通过流行的咖啡和中式茶艺文化将它们糅合,在喝咖啡喝茶的过程中也能了解到我们的传统文化,让年轻人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去理解。
十四岁开始我就收藏老物件,店内的亮点便是陈列的 1000余件本地民俗老物件,每一件老物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唐代双流县令的碑刻拓片、清代川西夫子刘沅的古籍著作、革命时期的生活用品等,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在地的风俗和双流的历史。今年7月中央电视台也来到双流老城做报道,主题是“乡村振兴”。
我是双流本地人。去年五六月份开始,彭镇茶馆文化、咖啡文化逐渐做起来。双流的烟火气看彭镇,彭镇几乎代表了成都双流的烟火气,走在彭镇老街几乎就回到八十年代的感觉。这里有一家几百年历史的观音阁老茶馆,非常原生态,我们周围有很多老店,像麻饼店、干杂店,咖啡就在市井中。双流本地的客人非常少,大部分人都是从成都或者周边过来。一直说成都是一个休闲的城市,其实仅限于锦江区或者一些老城区,跟北上广差不多,很多人都是拿着面包奔跑着去坐地铁。
从成都开车到双流最多半小时,很多人会特地赶来吃双流本地的美食。比如肥肠粉,蹄花儿,双流的拌菜,羊肉汤锅。我们店里有一道招牌菜是羊排火锅,选用牧马山的麻羊,半年多大的羊,取其羊排、羊腿肉经过秘制,必须提前预约。我们旁边就有一家开了四十多年的蘸水肥肠店。生活在小地方很安静,没有什么焦虑感,这两年因为疫情会受一些影响。我们在院子里尽量保留了川西民居的风格,虽然没有苏州园林那么精致,但有双流当地的特色和元素,走进店里,你就会感受到这是在成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