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中国园林播芳华

  • 来源:出国
  • 关键字:慕尼黑,中国,园林
  • 发布时间:2022-10-24 16:48

  “苑里芳华早,皇家胜事多”,这是五代宋初文学家徐铉(916 年—991 年)的诗句,不过今天说的芳华园不是中国古代皇家花园,而是德国慕尼黑的西郊公园内,有一座中国特色的公园,它就是芳华园。芳华园寓意是此园将如香花一样散发出我国园林艺术的芬芳。

  中国园林落户慕尼黑

  芳华园坐落于德国慕尼黑市西南部的西郊公园内,公园占地面积700 平方米,是1983 年在慕尼黑西郊公园举行的国际园艺展览会上,联邦德国邀请几个东亚国家( 中国、日本、泰国和尼泊尔) 在公园内兴建有自己国家特色的园林,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芳华园就是我国的参展作品,由广州园林局设计并承建的一座小巧玲珑、具有江南风格的中国公园。1983 年,芳华园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精湛的建筑技艺轰动了欧洲,180 天展览共接待800 万人次。经国际园艺展最高评选委员会的3 次评选,它获得了本届园艺展所设的三枚金质奖章中的两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金奖”和“联邦德国园艺建设中央联合会大金质奖”。当年主办园艺展的慕尼黑市长基斯勒赞叹说:“中国是园林的摇篮,中国园是我们园艺展上的一颗明珠!”

  园内有钓鱼台、方亭、船厅等传统建筑小品,配以中国园林中传统的花木,如松、竹、梅、玉兰、丹桂等,形成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园林空间,布局合理,轻巧明朗,花木繁茂,景致优美,将中国园林文化艺术充分展现给各地游人,受到欧洲各国游人的好评。

  四季芳华收眼底

  在西郊公园内有大片的草地,穿过草地,走近芳华园,门口左边三个醒目的金字“芳华园”,右边有一个橱窗,里边有关于芳华园的介绍。在这里就可以了解到,芳华园的园景体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观布局,也代表人生的四个阶段。门口左右两边都植有花木,其中有国人喜爱的牡丹等花卉,门口上方的藤萝架最为引人注目。

  芳华园的入口在东南角,迈进芳华园高敞的竹门,迎面是一块醒目的巨石,上书“起云”两个大字的褐色山石首先映入眼帘,似在恭候来客。园中心是一个小湖,游览的路线绕湖而行,出口在西南角。一座平板小桥静卧在前,伫立桥上,满园风光尽收眼底:一汪清池居中,小桥流水,四时胜景傍依。园中建筑均有金黄瓦顶、五彩飞檐。走进园中的小小亭台,可见月洞门内精细的壁石,错落有致。滴水穿石入池,声韵不凡。

  入趣日高花影重

  进门后,沿着两旁植有花木的小路曲折前行,在小湖的东北角是一个照壁,照壁后的景墙上有流水滴落。照壁的左侧有窗口,窗口内立有嶙峋的山石,游人可以再次 从侧面观看流水。照壁上方是典型的中式黄瓦飞檐,上挂“入趣” 两个大字匾额,左右悬挂对联:“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这是我国唐代诗人杜荀鹤((846 ~ 904)《春宫怨》里的诗句,意思是“鸟儿啼声繁碎,是为有和暖的春风;太阳到了正午,花影才会显得浓重”。此春水飞溅小景,令游客欣然“入趣”。

  临碧竹边台榭水边亭

  至此向左转,步入小湖正北方伸入湖中的水榭,这是代表夏天的部分。水榭的上方高悬 “临碧”两个大字,水榭左右悬挂一幅篆体对联“淡著烟云轻著雨,竹边台榭水边亭”。水榭的装饰金碧辉煌,四面镶嵌了精致的刻花玻璃景窗,显得非常敞亮。

  站在水榭前,左前方是入口,左边是代表春天的照壁、景墙,右边是代表秋天的照壁,右前方是代表冬季的亭子,前方是澄澈的湖水。芳华园在此一览无遗,正如人到中年,回顾过去,放眼未来。

  半槛泉声三径月,一亭诗境满湖云

  走下水榭,入眼是一丛修竹和矗立其下的太湖石,这里是芳华园的西北角。游人在此转到小湖的另外一边。迎面是一座照壁。照壁前后种植代表秋天的植物,这里是代表秋天的部分。

  继续向前,左前方的高处是一座亭子,这是代表冬天的“酌泉漱玉”亭。芳华园由广州省园林局承造,在广州市有复制的芳华园。这个名字是看过广州的网友介绍广州市的芳华园才得知的。“酌泉漱玉” 亭掩映在花木中,亭内有座位供游人休憩。在此居高临下,可以俯览全园。亭下有泉水沿着山石注入小湖。亭子左右悬挂的对联是:半槛泉声三径月,一亭诗境满湖云。

  水上石舫 ,一亭诗境

  园中主体建筑——水上石舫,装饰非常精美。船尾饰有镀金双龙戏珠木雕,栩栩如生。石舫前后门框分别镶以流金溢彩的梅花喜鹊木雕和古色古香的松鹤木雕。舫内8 块印花玻璃,映现着古代中国园林的秀姿和青铜器皿的图影。两盏宫灯高悬于舫首顶端。凭栏可极目远眺,临碧赏月、对奕。夏之纳凉乐趣,由此便可领略。浓郁的秋意从一堵盖有金黄砖瓦的镂空花墙周围溢出。墙后树丛中彩叶多姿,与墙前花坛浑为一体,后内兰花簇拥着一块多孔山石,蕴含秋之清冷。经秋墙,登坡台,步入园内地势最高的四方亭,脑中便涌出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诗句。又见亭旁“岁寒三友”松、竹、梅,不由为冬亭叫绝。雅坐亭内,登高四望,听亭边石壁流泉,风声作响,正是“一亭诗境”。

  芳华园的面积很小,但是设计者匠心独具,绝妙地体现了“小中见大,一步一景” 的中国园林特色,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不同层次错落有致的空间效果。就这样一座小小的园,却获得了极高的赞誉,当地媒体曾这样评价:“这是个奇迹,给人以美好的幻觉。”“中国的园林令人心旷神怡。在这座园林里,每走一步,都可以看到一番新的景色。亭台、花草、树木、壁窗、泉水,组合得如此美好,以至每隔一米,都呈现崭新景象”。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