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爱之城”去维罗纳寻找爱情的金殿

  • 来源:出国
  • 关键字:“爱之城”,维罗纳,爱情
  • 发布时间:2022-10-24 16:58

  如果仅以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曾经演绎着一场旷世奇恋,那么对于维罗纳或许你并不陌生,因为它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共同殉情的地方。这个不足30 万人口的意大利小城,以其美妙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迷人的魅力,它吸引着无数欧美青年男女来此共渡蜜月,使这个浪漫的“爱之城” 增添着神秘的色彩。

  飘荡流转的千年时光

  维罗纳人气最旺的当数布拉广场,然而它也是最静谧的广场。到了这里,你自然会感受到一份宁静。既然是广场怎么能宁静得起来呢?于是走进去看看,广场中心有一座石碑,它的四周有巨大的石雕,流出的几股喷泉,犹如一朵盛开的白莲。

  走进维罗纳城中,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暖暖的,因为它所有建筑的外围都是红色的砖墙。尽管这些城砖经历了悠久的年代。但罗密欧与朱丽叶凄美的爱情故事叙说着小城的故事,使我们依然从这座城市找到一种爱的恪守。维罗纳人自称这个城市为小罗马,缘何称其小罗马?源于这里保存着比较完整的竞技场,而罗马的竞技场据说早已风烛残年,几乎找寻不到多少痕迹了。我们租住在小城中心地带的一家宾馆,门前有一条平直的河滨公路,公路下面就是就是著名的阿迪杰河。一座链子桥横跨在河上,使得阿迪杰河穿城而过,阿迪杰河远望呈“S”形,蜿蜒盘旋,静谧安详。

  在这立体静物的城市背景里,流动着的车辆和行人,并未冲散城市的宁静氛围,反而增添了城市清幽的美。维罗纳市大约30 万人口,客观上提供了比较好管理的条件,但是人们遵守法规的自觉性,对于城市建设也起着重要作用。这里的汽车一起步就是高速,街上急速行驶的汽车好似织机走线,只有在出现红灯时才间断下来,或者偶而有行人横穿马路才放慢速度。行人即使在无车辆通过的情况下,也要等待绿灯开亮才行走,这样遵法守纪的习惯据说是自幼养成的。

  据说维罗纳典雅古老的房屋建筑,几乎每座都有自己的故事,或今或古,使你边观赏边产生无限遐想。随处可见的教堂耸立在楼间碧绿的草坪上或葱笼的浓荫之间。维罗纳街头也盛行着大幅广告画,只是张贴布置得很有规则,强烈的色彩和夺目的画面并未破坏城市和谐的色调。恬淡、洁净、安详的城市环境,可以看出这座城市的管理者们都是有着较高文化素养。

  傍晚时分,欣赏着落日的美景,阿迪杰河两岸停靠着许多大船,船上建着水上餐厅。落日的余晖还没熄灭,进出餐馆的顾客络绎不绝,随风飘来一阵诱人的浓香;河面上银色的海鸥贴着水面疾驰而过,发出悦耳的叫声。

  同心锁住今生最爱

  第二天一早,我迫不及待走进卡佩罗,小镇显得自然、清纯而质朴,有着一种含蓄的美。朱丽叶故居坐落在小镇西北,故居如同一座庄园,尽管已是秋日,周围草坪仍然绿草茵茵,来到小院里,小院中央矗立着朱丽叶的雕塑,塑像轻柔的身姿显得亭亭玉立,据导游介绍此铜像是男女心目中朝拜的“情圣”,只要抚摸着朱丽叶的右手臂和右乳房就会带来美好的爱情。从罗密欧与朱丽叶约会的阳台,曲径通幽的林荫小道再一次让人感受着昨日两位情人的依恋之情。让人惊奇的是故居的墙上贴满了“爱的箴言”,密密麻麻的“箴言”就像幼儿园墙上孩子的贴画,这些“箴言”书写着各个国家不同的语言。没有人统计过这些“箴言”到底用了多少种语言来表达情人的爱恋。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经常收到意大利情场失意的青年男女写来的信件,他们的信封上就是“维罗纳朱丽叶收”。不知道这些青年男女为什么给这里邮寄信件,或许是为了倾诉自己心里的幽怨吧,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些失意的人寄出信件不久,他们竟然会收到来自“天堂”的来信,信笺的文字让那些失意的多情男女增添着对生活的希望。据说每年的情人节,这里都要举办情书大赛,情书的内容表达着对朱丽叶的喜爱 ,一年一度的情书大赛是小镇的一大盛事。

  漫步维卡佩罗小镇,到处看到剧场张贴的海报,从威尔第的《阿依达》到比才的《卡门》,以及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等,无不展示着爱情的主题。

  在写满音符的旋律中

  当天晚上,朋友建议我们再去听听维罗纳街头音乐。当天傍晚,我们来到维罗纳一市中心的商业街,白天川流不息的人群渐稀了,五颜六色的广告灯在夜空里闪烁,使这座城市显得比白天更喧嚷。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有的开车去什么地方过夜生活,有的迈着悠闲的步子带着狗散步,年轻男女更是无拘无束地依偎着戏闹,维罗纳再不象白天那样文静。就在我们饱览这城市傍晚街景时,在前方不远处传来动听的歌唱声,唱的是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雅》,浑厚深沉的男高音抒发着真挚的感情,听来十分感人。我们寻着歌声走过去,只见一位约四十几岁的男子,怀抱着紫褐色的六弦琴边弹边唱。他那双明亮的眸子和一副综色的络腮胡子,在魁伟身躯的映衬下显得越发英俊潇洒,只是那稀疏的头发未免有点不相称,不然我会怀疑是帕瓦罗蒂在演唱。像这样的街头音乐家在这条街上有许多位,有的在独奏小提琴,有的在拉手风琴,有的是独唱,有的是重唱,无论是琴声还是歌声都很优美动听,吸引得路人不时停住脚步欣赏。音乐家们的演唱演奏形成了维罗纳的街头一景,更增添了这座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艺术情趣。致于古老的马车,旧式的电车,以及方形玻璃罩灯、雕花廊饰等,更给维罗纳街头染上古朴、文明的色彩。即使在现代生活方式的环境里,这些前人的创造仍不失智慧的光芒,它们同样拥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维罗纳简直就是一个古老文明和现代生活有机结合的城市。

  左手繁花,右手流沙

  我们在维罗纳海边赶了一次墟。那是一个盛产海鲜的小墟,一条别具风韵的小街两边摆满了大箩小筐;大箩装的是鱼虾,小筐装的是海螺,鳞光贝泽,熠熠生辉。

  街道不铺石头,尽是雪白、柔软的沙土,湿润润的。许是昨夜下过雨,行人的脚印还渗出水份来。街两旁种满了海麻树;树不高,枝杈多,叶大而密,如篷如盖。走在街上,觉得清爽,凉快。使我惊叹的是,街上卖的竟全是花蟹。卖的人也多是姑娘,穿花衣,撑花伞,脸上浮漾着花一样的笑容。她们个个手里都拿着一只碗,原来她们卖螺不用秤,而是用碗来量的

  花蟹不同别的蟹,它披一身绿色的花衣,甲壳和螯足上的斑纹疏密有致,像是要跟姑娘们媲美一样。卖蟹姑娘好像嫉妒花蟹的美,有意把它们捆成一串串,摆在沙土上,还不时往它身上洒泥沙,将衣饰全部遮盖住;花蟹不平地露着突棱棱的双眼盯着女主人。看着这情景,我这买蟹人也禁不住要为它说话了。我问一位卖蟹的姑娘:“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委屈花蟹呢? 把它洗干净了不是更好卖吗?”她一听,掉过头掩着嘴笑。笑什么呢? 这倒引起了我的注意,打算问个明白。

  那姑娘说:鱼儿离不开水,花蟹离不开沙,它在海底就爱钻在沙窝里,给它洒上沙,就保持它的生活环境;延长它的生命。洗去泥沙就会很快死掉;蟹死肉飞,只剩下一个瘪壳,味道也没有了。哦!怪不得姑娘们都把花蟹摆在沙土里卖。它还怕太阳,而这条街上绿荫如伞,做一个蟹市,是最理想不过的了。

  姑娘告诉我们钓花蟹与钓鱼不同。钓鱼用钩,钓蟹不用钩,只要把沙虫绑在绳上,放到海里,花蟹很贪吃,也很精灵,你一感到绳子颤动,就得往上提,并用网兜去舀,要不它就会弃饵而逃。

  我又问她:“你们女人家也会钓吗?”

  她说:“会,没有一个不会。我们每家每户都有小船,每天涨潮时就出海去钓;每人都划两支桨。”她脸上泛起自豪和喜悦的光彩。

  维罗纳,总是令人难忘的,它有属于它自己的风情,不管你乘坐游轮荡漾在比尔河,观赏着城市流光溢彩的夜景,还是在客栈高楼俯瞰造型古典的建筑群,自然有化不开的浓情蜜意,让你时时刻刻感受着它动感的魅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