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小学班级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自主管理实效

  •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
  • 关键字:小学,自主管理,实效
  • 发布时间:2022-10-24 19:28

  强化小学班级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自主管理实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笔者在多年的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一直努力探索,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机会,从而培养全体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具备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

  班级管理不应该仅仅是班主任或者班干部的事,全体学生更是班级自主管理的主体,班主任在班级自主管理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良好局面。

  一、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目标制定

  班级目标是全班学生的共同愿景,是全体学生发展的共同目标,班主任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班级目标的制定。一是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宏观目标的制定。班级宏观目标是指学生个人在科学文化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个人目标,以及班集体在学习活动、班级氛围创设等方面的共同目标。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目标的提出、讨论和达成共识等各个环节。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制定班级微观目标。如,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己拟定起床的目标、课前准备的目标、听课的目标、完成作业的目标等。

  二、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规

  班规是班级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主要包括班级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集体舆论与班风等。一般来说,班规从制定到学生内化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包括初期的服从、中期的认同、最终的内化三个阶段。首先,要让学生共同参与班规的制定。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参与班规的提出、讨论,加速学生对班规的理解。其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班规提出来后,要在班上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班规。最后,生成班规。当一套班规历经了共同提出、共同讨论、共同修改完善之后,这个班规也基本上让学生认同和内化了,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在教育教学和日常行为都形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那么这套班规就可以作为班级的精神文化传承下去。

  三、民主建立班级组织机构,悉心培养班干部

  一是民主产生组织机构。小学班级组织机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组织,包括学生干部的角色和非学生干部的角色。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组织机构的建立,民主推荐或者选举产生学生认可的班干部、小组长等。班干部包括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等。除了班干部外,班级组织还应该有各种类型的小组,如课堂内外的学习小组,各种比赛、才艺展示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小组等。这些小组也要遵循民主的原则由学生民主选拔小组长。

  二是着力培养学生干部。班主任要言传身教,做好示范,要教给学生做班级工作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班级事务与学习的关系等,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搞好班级活动。当学生有了初步的经验后,班主任就要适当放手,重点做好事前的指导、点拨,事后的分析、评述。经常组织班干部交流,让学生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同时,班主任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开展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四、激发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只有学生自己具有比较强烈的自主管理意识时,他才会自觉对自己进行自主管理,并且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参与到班级的自主管理过程中。

  (一)帮助学生明确角色定位,激发自主管理意识

  班主任要让学生树立班级里没有职位的大小,只有为班级做出贡献大小的区别,让学生弱化班干部的等级观念,让全班同学牢固树立为班级服务的意识。不论是带领大家打扫卫生的小组长,还是少先队的大队长,每个人虽然分工不同,但目的都是为班级服务,为全班同学服务,没有职位高低贵贱之分。有了这种服务意识,学生才能够学会尊重别人,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找到自己在班级的存在感,学会主动关心他人、热爱班集体,让自己不再是被动管理者。有了明确的角色定位之后,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运用到学习生活上,表现出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力,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也更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与同学友好相处,真正成为学习生活的自主管理者。

  (二)开发学生自主管理潜力,提高自主管理能力

  一是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潜力。班主任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帮助学生认清自我,包括个人的特长、爱好、对班级管理的兴趣等。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有较强组织能力的学生适合当班长、擅长画画或书法的学生可以参与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等。

  二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当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中遇到压力和困难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多反思自己的不足,总结失败的经验。班主任不仅可以通过主题班会、与学生单独谈话等形式进行反思和总结,还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这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自主管理能力和水平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性格和品格的过程。

  综上所述,班级自主管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班级自主管理的实现,需要教师精心谋划、科学部署,充分尊重学生的参与权和管理权,构建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鼓励学生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中自主管理能力,为班级健康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 郑立平.把班级还给学生一一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创新艺术[ 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0.

  [2] 李萌.中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创新探究[ J ] 教书育人,2021(07).

  [3] 耿甜甜.浅谈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J ].考试周刊,2018(01).

  [4] 杜佳慧; 童小龙.有机结构下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 [ J ].中小学德育,2021(05).

  [5] 张亚萍.小学班级自主管理探究 ——以青岛市市北区某小学为例[ D ].青岛大学硕士论文,20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