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育人促发展砥砺前行赴明天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发展,保障,学生
  • 发布时间:2022-12-14 15:01

  兴城市第四初级中学位于兴城古城西门外,始建于1975年。学校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7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04名,18个教学班,近千名学生,是一所规模较大的公办市直中学。半个世纪的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兴城四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深邃的育人思想,取得的办学成果令人瞩目。

  一、保障学生平等权益

  兴城四中地处城郊结合部,学区内生源质量参差不齐。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感受到温暖,学校致力于创建公平、公正的办学环境。

  (一)保障学生入学权力

  学校认真落实招生入学方案,实行阳光分班、均衡编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代表全程参与,并根据教师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年龄结构等因素配备教师资源。

  (二)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定期家访、精准控辍、以爱感人”是学校控辍保学工作的三大法宝。学校要求从校长做起,每一位领导每学期至少要陪班主任大面积家访3次,详细掌握学生家庭情况、思想动态、学习状态,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学校先后出台了《作业管理工作方案《优秀作业十条标准》《作业评改十条策略》《作业设计十项原则》,从各个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让作业从设计到布置再到批改都有章可循。

  学校坚持“关注学情,靶向施策,分层提升”理念,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并从学生实际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量身设计作业。这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充分发挥作业的有效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与提高。

  (四)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是提高教育服务能力,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学校按照“安全第一,作业优先,兴趣为本,活动育人”基本原则,全力保障每天至少2小时服务时间。

  1.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坚持“五育并举”

  全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知识普及与实践参与”“作业辅导与特色培养”有机结合,开发“菜单式”服务课程,满足“多元化”服务需求。

  2.确保课后服务质量

  为保证课后服务质量,学校构建了“三环六步”课后服务备课模式,并设计出特有的“兴城四中课后服务备课簿”。所有参加课后服务的教师必须严格依据模式认真备课,学校定期检查,确保服务质量。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人都是好孩子”是学校经过几十年探索凝炼而成的办学理念,它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绽放精彩人生”。

  (一)以德启智

  学校始终如一坚持“育人德为先”理念,从“一品大百姓”,到今天“孝德”教育,最终构建出完整的德育体系。学校强化养成教育,用“七六五五三”来规范学生言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养成七个好习惯:即:鞠躬行礼的好习惯;规范行走的好习惯;卫生保持的好习惯;端庄仪表的好习惯;语言文明的好习惯;崇尚读书的好习惯;孝敬长辈的好习惯。

  传播形象六个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合作带进课堂,把尊重带给老师,把友爱带给同学,把孝心带入家庭,把风采带入社会。

  认真做事五准则:凡事想后再做,重要事优先做,简单事坚持做,自己事自己做,说过事马上做。

  交际情趣五个有:有自己敬佩的老师,有知心的朋友,有心爱的书籍,有喜欢的学科,有擅长的活动。

  发展身心三个一:即参加一个社团,发展一种兴趣,每天锻炼一小时。

  学校发展特色德育,把“孝德教育”做成系列活动,从“我为父母洗洗脚”“抓住父母的影子”等一件件孝顺感恩的小事做起养成习惯;从“重阳”敬老,“给父母过生日”等一个个特殊的日子中,拉近亲子间的距离;从孝德名言大比拼”“寻找身边的孝德故事”等一个个鲜活的孝德特色活动中彰显感恩的印记。

  (二)以智润心

  学校坚持“自信、坚强、乐观 ”教育,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塑造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打造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固定了每月一次心育班会、建立了“心理咨询站”、开发了校园心理剧展演、搭建了线上线下交流平台,打造出青春少年的阳光品质。我校的三部心理剧《我的未来不是梦》《特殊的作业》《爱的方程式》连续三年在省市评比中获奖,我校也被评为辽宁省中小学心理健康先进单位。

  (三)以雅润行

  为保证学生阳光运动一小时,学校自编了孝德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以《弟子规》内容为唱词,动作融合武术、舞蹈、京剧等文化元素创作而成,颇具古典内涵与时代气息。学生每天唱歌做操,既陶冶了同学们的思想情操,也达到了极佳的锻炼效果,可谓知行合一。

  (四)以学为要

  在双减背景下,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让学生愿意学习、主动学习、学会学习、深度学习。为此,学校狠抓常规管理、狠抓校本教研、狠抓课堂教学。

  1.常规管理亮“真招”

  教学常规管理是落实“双减”,提质增效的重要环节,在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过程中,严格把好四关,即:备课关,上课关,作业关,辅导关。抓实六个环节:深备、活教、细批、勤辅、严考、精评。备课组长、年部组长、年部主任、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组成监督检查小组,进行日查、周检、月评,确保管理无死角、检查无漏洞,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2.教研引领出“高招”

  学校定期开展提质增效主题教育、教研活动,陆续开展了贯彻执行课堂教学模式主题活动;探索作业管理模式主题活动;落实课堂作业批改与布置十要求主题研讨活动;减负增效学科主题教研活动等多次教学研讨活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