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的挫折教育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小学生,挫折教育,因素
  • 发布时间:2023-01-10 19:59

  【摘要】教育部“双减”政策实施,以及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教育正处在巨大的发展和变革中。挫折教育是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基础。现阶段小学教育对于挫折教育的开展是很多学校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小学实施挫折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剖析困扰挫折教育开展的因素,实践总结出一些完善挫折教育的途径,主要目的是分享做法抛砖引玉。

  在素质教育的旗帜下,我们对于小学生的评估不局限在成绩方面,还要注重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尤其是2020年疫情的爆发,很多的小学生对社会发生的不稳定因素更加恐惧,很多的学生无法抗拒挫折的存在。尽管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课后作业压力已成为常态,但是受迫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多学校依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小学教师是班级管理的主要组织者和统治者,在挫折教育的开展中,有很强的引导和教育能力。很多学生对家长依赖性很强,在遇到困境时不知道如何缓解自我。为此,开展好挫折教育是小学阶段必要的功课。

  一.小学阶段进行挫折教育的现状

  (一)实施途径情况

  挫折教育开展,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是一个方面,很多的小学教师对挫折教育的认知不够,对于教育的开展也主要从心理健康认知层面进行。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挫折教育的方式,拓展挫折教育的内容。从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程当前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课程,亦或者通过语数外学科和主题班会进行挫折教育的教育,同时也会利用课外活动和演讲比赛、手抄报,挫折教育的途径比较简单,每个学校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从当前情况面临的困境还有很多,比如教师缺乏专业的知识、缺乏学校管理和硬件设施、家长和社会比较容易忽视。课程很难进行评价等。

  (二)存在的问题

  1.认知上的片面

  小学阶段对人的终生发展影响极大。同时很多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知等同于吃苦教育,让学生在吃苦中体验挫折。比如有些教师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挫折情境,指导小学生积极地面对困境。小学生只有处于挫折的环境下心理素质才可以得到历练,然后不断战胜自我,走出困境。在挫折情境中,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形成坚持不懈的意志力,还能够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的教师认为挫折教育也就是提升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从而片面的认为只有创设挫折情境,对于挫折教育的开展呈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2.教育途径比较单一

  目前的大多数学校的挫折教育是通过课堂教学、学科渗透以及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因为小学挫折教育的内容很多,所以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也是多元化的,要让孩子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了解校园外的社会生活,才能够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提升。由于进入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社会阅历有限,出于学生的安全问题,小学教育活动更多是在校园内开展,局限性的空间导致挫折体验缺乏丰富性,简单理论知识的传授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要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感官体验置身其中,才能引起心灵共鸣。看来,开展挫折教育的途径还比较单一,留给我们创新实践的空间还很大。

  3.面临的一些困境

  从当前整体的情况看,小学挫折教育还面临着一些的困境。比如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很多的农村小学缺乏专业的心理教师,甚至受教师编制的制约,无法有心理教师职数。个别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师因主科教师缺少,被挪作他用,心理教育被边缘化。重视度不够高,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对学校挫折教育的支持度不高,不够重视,大多关注孩子的学业情况,紧紧盯住孩子在校的成绩,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情况。挫折教育的学科地位不显赫,在学校升学利益的权衡下和人们眼中,它依然属于“副科”。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解决这些困境。

  二、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调整认知

  挫折教育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要特别重视小学生经常遇到的困境,引导加强挫折教育,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阶段全面提升挫折教育的时效性,需要强化对挫折教育的认知,比如在学生认知方面,要提升其综合调控能力,能够有效运用挫折教育的方式,进行自我开导,以积极地心态面对困境。站在教师的视角,加强挫折教育课程师资力量的储备,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认知水平,提升学生对挫折的科学认知,并调整自身的思想行为。在理解小学生的前提下,给予小学生更多的思想引导。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小学教师需要充分运用爱的力量,给予小学生一定的鼓励和疏导,对小学生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对不良的行为给予纠正.

  (二)寻求多元化实施途径

  挫折教育是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的基础从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到,小学阶段主要通过品德课、语数外学科、主题班会、课外活动、演讲比赛以及手抄报等进行挫折教育。还需要拓展教育途径,应深度挖掘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比如定期在学校开展挫折教育专栏节目,通过学生心理咨询课程或者心理剧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挫折以及如何应对挫折;利用案例渗透的形式强化学生的教育效果;亦可通过学校广播和印制校报进行挫折教育。在学校广播操时间,除了播放音乐以外,还能够在课余时间播报一些趣味的小知识,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而校报的印制和发放,可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发展动态。另外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比如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采取分层教育的方式,按照不同成绩的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目标,给予他们充足的帮助,协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逐渐走出学困生的圈子,从而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三)夯实师资力量建设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重要的因素,很少小学教师具有专业的心理知识。因此要注重引进挫折教育的人才资源。在学校内应该设立独立的心理健康教师岗位,每年都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招聘一定规模的心理健康教师;其次要以训带学,提升教师的挫折教育业务水平,定期展开全员培训,让小学教师熟悉和掌握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并在学科渗透中强化挫折教育。同时强化班主任培训,因为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的领导者,对于挫折教育的开展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要定期聘请专业老师对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指导班主任进行挫折教育实践。

  为此,小学教师要高度重视小学阶段存在的挫折,要特别注重其心理健康的变化,提高其思想调节的能力,也有助于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对于小学生的挫折教育,对小学生形成自我意识,情感体验和身心调节能力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变化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挫折教育中,要根据不同学生面临的不同困境,给予不同方式解决途径,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帮助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杨思帆,庞贞艾.小学生困难与挫折教育的价值审视与实践路径——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分析[J]. 教师教育学报,2020,7(05):119-124.

  [2]包金金.关于儿童挫折心理及应对方式的访谈研究[J].心理月刊,2021,16(04):212-213.

  [3]王瑞红.小学生挫折教育浅论[J].新生代,2020(03):59-61+4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