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对促进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音乐,班级管理,隐性教育
  • 发布时间:2023-01-10 20:01

  【摘要】一首好歌,往往融入了歌者的人格魅力,歌词或隽永或深刻,富有哲理又不乏诗情画意。这样的歌才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巧用音乐,可以使我们在班级管理中更得心应手,收到奇效。在班级管理或者教学工作中如何有效借助音乐的力量,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一些实践和探索,相信一定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发挥音乐在班级管理中的优势

  我是一名音乐教师,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如何在班级管理上发挥自己的特长,让班级管理有声有色,一直是我研究的课题。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对音乐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有很好的描述,他说:“唱歌既能使大脑得到短时间的休息,又使人陶醉在美好的歌词中和悠扬的旋律里,使身体轻松,使心情愉悦,使人更热爱生活,更热爱学习,也使人大脑两半球更容易沟通。”可见音乐的力量是无形的,也是无穷的。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借助音乐的力量,我就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巧用励志歌曲作班歌,培养一个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团结合作的班集体。

  班级管理工作中,一些问题,班主任巧妙地运用隐性教育,能收到比直言不讳更为理想的教育效果。“隐性教育”并不是说教,也不是强加在学生的身上,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受到感染,受到熏陶,从而得以转化。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下午第一节课最难上,尤其是春夏两季,上课铃早就响了,老师已经进了课堂,可许多学生仿佛还在梦中,提不起精神听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于是,学校尝试运用音乐来改变这种状况。下午上第一节课之前,由广播中心播放一些节奏鲜明、旋律昂扬的歌曲或乐曲,如《精忠报国》《命运交响曲》《大中国》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生普遍反映良好。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因为音乐能使大脑产生“兴奋灶”。雄壮激昂、节奏感强的乐曲,可以刺激大脑的兴奋度,能激励、鼓舞人的精神。音乐节奏还可以对人体器官产生一种“共振”作用,当音乐与人体某些振动(如心跳、脑电波等)产生“共振”时,会促使人体内产生一种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紧张度,让人富有活力,朝气蓬勃。当然,在运用音乐振奋学生精神时,不能在长时间内一直重复播放同样的歌曲,不然容易导致“审美疲劳”,甚至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

  2.唱歌可以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情感。

  在一个学年当中,我结合了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节日召开了相关的亲情主题班会。在每次主题班会中,我都会找了相关的音乐,如《烛光里的妈妈》《天下父母心》《父亲》《流浪歌》《感恩的心》等等,我都会要求学生跟着唱。在歌声隐性的教育中,学生真正理解了父母,以前对父母的不满和抱怨大都消失了,学会了细细地体会父母深深的爱。

  3.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陶冶学生的心志和情操。

  作为班主任,我绝不是保守一派,我和学生一样爱接受新生事物。但一段时间以来,学生在班内哼唱的歌曲让我感到不怎么“得劲”,如什么《双节棍》、《爱你爱到老》之类的,或喜欢唱一些和爱情失恋有关的歌。于是我就和同学们利用班会进行讨论,什么样的歌曲是好歌。讨论后得出结论是旋律和歌词优美,内容向上的才是好歌,才能够长时间传唱。如《我的祖国》、《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我还利用多媒体把他们喜欢的《真心英雄》、《男儿当自强》等向学生播放,和学生唱的《双节棍》等进行对比,最后意见统一。由学生推荐,我和班委共同挑选了二十首励志歌曲,如《水手》、《阳光总在风雨后》、《我的未来不是梦》、《爱拼才会赢》等,每周学唱一首。利用下午课前10分钟来唱。这一唱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催其上进,促其坚强,也使同学关系、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育人于歌声之中。

  二、德育教育巧用音乐事半功倍

  1.唱歌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首先集体唱歌就是集体行为,要求所有同学都投入,越投入,就越有气势。如在唱《众人划桨开大船》时,“一支竹篙呀, 难渡汪洋海 ,众人划桨哟, 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 弱不禁风雨 ,百里森林哟, 并肩耐岁寒, 耐岁寒。一个巴掌呀, 拍也拍不响 。万人鼓掌哟, 声呀声震天, 声震天”!歌词本身就能催人团结,从而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其次,以这样的歌曲参加学校的大合唱比赛就更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再次,把这样的歌曲定为班歌,每天早上一起唱一遍,让班级的凝聚力经久不衰。

  2.得当的音乐培养孩子爱得情怀

  我们举行了一次主题班会——“让世界充满爱”。班会之前,我准备好了一些“可视”素材,如大量的5.12地震图片、视频,反映四川地区倒塌的教室,失去亲人后悲痛欲绝的灾民,失学后孩子无助的眼神的照片,人们为抗震救灾捐出所有零花钱的镜头……我把这些素材做成课件,配上精彩的演讲词。同时,我特意选取了能打动人心的背景音乐,如《祈祷》、《爱的奉献》《让世界充满爱》、《感恩的心》、《生死不离》等等。并选择其中的《让世界充满爱》、《生死不离》在班会课上学唱,在极具感染力的音乐声中,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全班学生凝神倾听我的讲解,表情庄重,眼中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学生在这种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染下,心灵被深深触动了,主题班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事后总结,我想,在整个过程中,配合得当的音乐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它不仅为这个特殊的班会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而且真正深入到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的心灵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让学生懂得关爱他人,关心国家,热爱祖国。

  3.用音乐来调节学生情绪起到静心怡情的作用

  课间休息时,教室里总是比较吵闹的,老师们也大都习以为常了。但是,课间吵闹会妨碍学生休息,也容易导致学生的情绪浮躁,影响上课以后的听课效率。经过一番思索,我决定试着用音乐来调节学生情绪,于是委托副班长下课后在教室里播放一些舒缓的抒情音乐,如《平湖秋月》《春江花月夜》《明天会更好》《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尝试了几天后,教室内课间吵闹现象大大减少。音乐响起时,许多学生安静下来侧耳倾听,有的学生跟着节拍轻声唱和,教室里变得和谐有序。原来,轻松舒缓的音乐能使人的大脑皮层放松,能以美的音色和节奏,产生美的形象和情感,使人产生愉快舒适的情绪体验和丰富的联想,帮助平定学生浮躁的情绪。

  结束语:如果说班主任是高飞雁群中的领头雁,在带领群雁飞过千山万水,顺利到达目的地中引路、领航。我希望在一次又一次飞翔的过程中,我们这些领头雁把我们身后的小雁群领得更准,引得更好!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快乐,让他们在音乐中健康成长,以此报答学生的期盼、家长的重托和校领导的信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