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家庭关系中的“问题”少年

  • 来源:素质教育
  • 关键字:自卑,关爱,转变
  • 发布时间:2023-01-10 20:01

  【摘要】社会的进步导致家庭关系的变化,复杂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产生复杂的心理问题。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心理成长期,沟通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小学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基本情况

  小涛,现六年级,复杂的家庭关系不好随意了解,让我花了半年时间才真正弄清楚男孩家庭关系。小涛的父亲和第一个妻子没有孩子,父亲离婚后再婚,小涛是父亲第二个妻子的孩子,父亲和小涛亲生母亲离婚后,带着小涛又和原配妻子生活在一起,父亲的原配妻子成了小涛的继母。亲生母亲对这个家庭有很大的抵触,教给孩子的就是与现在父母作对,而继母为了改变继母这个在社会中反面的角色,对孩子不说重话,一味溺爱,穿着打扮非常光鲜,零花钱尽量满足。在这样复杂关系中成长的小涛,有着一个怎样复杂的心理可想而知。

  二、主要问题概述

  九月新接受五年级的教学任务时,看到这些新面孔的孩子们,自己信心满满,我相信会让孩子们接受我的,我们会相处愉快的。教师节前一天,孩子们为了表达对我这个新老师热爱,有的孩子主动说“老师,明天我送你糖!”、“老师,明天我送你花!”……“明天我送你棺材!”突兀的话让我一愣,大吃一惊。初来咋到,我没惹你,干嘛这样对我?我回过神来,强忍怒火蹦了一句“好另类的礼物,谢谢!”这是一个离经背道、仇视或蔑视老师的学生,至此,小涛在我心中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学校运动会,小涛不守纪律,被老师批评了,小涛后来的表现让我和搭档老师心中再次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在处理小涛的事情上十分小心,也许稍不注意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在批评教育后,体育老师去忙其他事了,没一会儿就有同学慌慌张张的跑来报告,小涛站在操场上用石块划手腕。我迅速跑到小涛身边抓过手来看,手腕处一道道划痕都渗出血珠了,立刻把小涛带到办公室,擦上碘伏,再次和他进行沟通疏导,全天老师和同学都关注着他,幸好没有再发生什么事。这是一个漠视生命,心中不满就自虐的孩子。

  和小涛相处以来,发生在他身上的事太多,几位搭班老师在小心呵护中费尽了心思。小涛其实是挺帅的一个男孩,在继母的关爱下,每天都打扮得很帅气,在全校活动上还担任过主持人,挺有才的。也许父亲和继母为了保护他,他的这种复杂家庭关系转学过来并没有和我们老师坦诚的沟通,因为孩子的教育中与家长的不断交流,才逐渐明了家庭情况,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小涛反常心理的根源。第一学期,小涛听课基本没有坐直来听过课,大多数时间是趴在桌子上听课,还有一小部分时间是把书本放在抽屉里,人几乎钻在桌子里上课,可学习成绩中等,为完成作业而特爱做作业。刚担任他们的教学任务时,小涛为了想早知道家庭作业,他一跑到办公室就跪着求你告诉他当天作业是什么。更多的状态是,下课了,小涛常常独自静静地坐在座位上,同学稍不小心碰到他,就会让他肝火大冒,大吼大叫,砸东西,老师一说,眼泪横流。内向,怕与人相处,易怒,不懂自尊。

  三、评估与诊断

  在和小涛的相处中,我不断的观察和分析他的各种状况,小学生一般常见的心理问题没有,如学习困难,思维贫乏没有友伴,不与人交往,人际关系紧张等。但喜怒无常,自我失控,心理承受力低,意志薄弱,缺乏自信,性格内向却依然存在。虽然问题很多,综合各种情况,认为小涛的各种表象都是在复杂家庭关系下造成的自卑心理的体现。怕继母不爱自己,怕同学歧视自己,怕老师不喜欢自己,怕得不到关注等原因,造成不自信,自卑,易怒,暴躁等问题。

  四、心理健康辅导方案及措施

  作为成长阶段的小学生和处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最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和爱护。如果教师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感到失望,产生消极情绪,导致师生关系淡漠,孩子的心理问题将更加突出。针对小涛这些情况,从分析心理问题着手,探究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用关爱温暖,使其融合

  “用爱做教育”,作为小学教师,我坚信用爱可以感化孩子的一切不良行为和习惯。我可以毫不谦虚的说,我所教班级的孩子们都喜欢我,我在学习上是很“凶”的,因为学习任务就是教学责任,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课余时候就可以放开玩耍,嬉戏打闹就是课余我和孩子们的生活。和孩子们游戏、玩耍,我认为这样可以拉近师生间关系,更好的带动孩子们学习。对于小涛我更是有意识的走近他,下课了,走过去和他坐在一起,做游戏的时候都邀约着他。不断的,他呆在座位上的时候少了,脸上的笑脸多了。他和同学们交往越来越多,虽然暴怒的情况和生气哭鼻子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其实我希望他能把这些不满外化,至少不要闷在心里,表露出来我就可以有针对的沟通了,常用他与同学们的相处的事来感染他,感受和懂得与同学相处的快乐,使他正确对待一切事情。小涛在关注和友爱中,逐渐在改变,与同学们相处也更融洽,特别是越来越喜欢把我粘着,跟上跟下。有时候,小涛也要犯混,当他犯混的时候,我就故意冷落他,为了重新得到我的关注,他会主动向同学道歉。关爱改变着他与人相处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改变着他。

  (二)用优点激发,使其自信

  按理说,能担任学校活动主持人的学生应该挺有自信的,可他的自信好像只有主持的时候才有,其他方面自信就溜号了。小涛对于学习有责任感,但在学习中缺乏自信,上课基本不说话,就是前面说的像鸵鸟一样把脑袋掩藏起来。刚到班上时,为这个事还和我顶撞过几回。可以说他对学习还是有责任感的,曾经在下课后就追着我问家庭作业,我没有说,他居然一下子跪在地上抱住我的腿,“求求你告诉我吧,求求你了!”我一下子愣住了,那一刻,我真的接受不了,二十来年的教龄,我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分析了这种情况,是因为自卑不自信,导致自尊都缺失了。下来后,我找他沟通,明确的告诉他,他的这种行为我不喜欢,我瞧不起他,这是没有自尊的行为,我是不会答应任何要求的。让他明白,有什么要求和想法,可以直接说出来,不能采用不正确的方式强迫别人,这样是达不到目的的。借此机会,我结合他能主持活动、积极学习等优点,告诉他老师很喜欢他,如果课堂上能主动回答问题,老师就早点告诉他作业。尽管随时追着问家庭作业,但再没有发生过跪求的行为,课堂上也逐渐能坐正身体,举手回答问题的时候也多了,我也尽量给他创造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并不断强化他内心的优点。告诉他优点,激发他的自信,在优点中找到自信。

  (三)用宽容感动,使其转变

  这种因家庭原因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孩子,内心是复杂而多变的,各种心理状况是没有征兆随时出现的,而且是会反复出现的,我们在引导过程中,要根据孩子情况,不断强化孩子内心的正能量,允许孩子反复。对孩子的教育,家庭和家长是不可缺失的,老师不能代替家长,因为小涛的表现,经常和他家长沟通,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在与小涛父亲和继母的沟通中,疏解了继母担心旁人说自己闲话的顾虑,让父亲和继母懂得不是一味的疼爱就是爱,在孩子的教育上需要宽容而不是纵容,纵容也是一种伤害,孩子需要我们的正确引导。当面对孩子不理智的表现时,而没有好的办法处理时,暂时冷处理,学校和家庭相互沟通、配合,找到最佳的方法,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小涛在老师和父母的宽容中不断感受到大家的关心,能正确的处理好继母和亲母间的关系,宽容和说理让孩子越来越有自信。

  现在,小涛的转变让所有的老师们都感到欣慰,曾经的小涛不在了,脸上有更多自信的笑容,座位上多了个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帅小伙。毕业后考上了一个非常棒的中学,一个脸上和内心都充满了阳光的男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