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李桂平

  (四川省泸州市力行路小学校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语言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为了给语文课堂注入新的血液,充分激发语文课堂的活力,语文教学中必须结合课堂内外阅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也为学生走出课堂创造条件,使语言阅读课所学知识能有效地应用于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286-6288 (2023)03-056-01

  新课改明确要求,学生不但可以理解语文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对学生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让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把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出来,提升学生各个方面,促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中,怎么样才能更好地把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出来,使课内外的质量和效率有效提升上去。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一、课内外阅读的现状

  (一)教师只注重课内阅读,忽视课外阅读

  目前来看素质教育虽然有了不错的成就,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还是只看重学生们的考试成绩,而把其他方面的发展忽略掉了。很多老师都认为只要学生学会课本中的生字生词并加以巩固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对于课外阅读老师们都是以为这属于锦上添花的事,总之认为学生喜欢阅读是好事,不阅读也没有任何关系的心态,这种错误的心态对学生们的阅读热情影响非常大,造成学生们对阅读兴趣的丧失。

  (二)忽视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们的年龄都不大,他们的天性就是活泼好动,对一些新奇的游戏盒玩具都格外喜欢,如果想让他们坐下来安静的读书是非常难的,虽然有一些喜欢读书的学生,但也很难受到老师以及家长的重视,长此以往,也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所以,老师应该把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重视起来,促使小学生可以把精力集中到课内外阅读上。

  二、基于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通过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来扩充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其阅读数量,进而提升其阅读水平、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课前收集阅读信息,做好课内阅读铺垫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主要是坚持审美性、时代性以及文化性这三方面的价值取向,有的课文看似浅显的文字,里面却是包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还有的把现代化建设成果以及新科技充分的展示了出来,而且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相关的观念和主题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时空的差异和陌生的背景以及阅历的匮乏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许多的困难,因此,在实际上课前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文章,做好课内阅读铺垫是十分重要的。

  例如二年级里面的《曹冲称象》《朱德的扁担》,六年级里面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在语文课本中的任何一册之中几乎都会有与名人故事有关的文章,这些故事之中的背景都是非常复杂的,如果没有提前搜集好与之相关的资料,那么如果想要真正的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是非常难的。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课前提前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收集与阅读,为更好的感悟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理解人物的性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巧用课本知识,引发阅读兴趣

  加强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有效性就应该注重课内教授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课内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意识的主要场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课文中的阅读教学只是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楔子,必须要用這个点去带动整个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把课外读物推荐给学生。老师把帮助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像科幻读物、现代少儿文学作品或是中外名著以及作文选等。所以,在新知识讲解完以后,老师可以把与课内文章相关的一些文章推荐给学生们阅读。

  比如说在学习了《三顾茅庐》这篇课文以后,可以把《三国演义》推荐给学生进行阅读;还有在《七律长征》这篇课文学习了之后,再把一些与长征有关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可以更好的使学生了解历史背景。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把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彻底发挥出来,促使学生形成自身阅读习惯,积累阅读知识。

  (三)开创新型的阅读方式

  在进行阅读课选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把课内与课外的阅读紧密结合在一起,创建出新颖的阅读教学模式,多了解学生们的一些实际情况,把他们感兴趣的点和面寻找出来,结合这些东西与课文结合在一起,把适合他们的书籍推荐给他们,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还能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视野,在进行上课的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之间分享读书心得,课内或者课外阅读都可以,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可以使彼此的语文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促使学生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比如说在进行《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学习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对当时抗日战争的困难以及作者的情感更深刻的认知,可以把学生们组织起来去参观烈士陵园,让他们对当时的处境有一个充分的体会,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帮助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深刻,同时还可以把有抗日相关的文章推荐给学生,让他们结合课外阅读感受当时的抗日英雄吃苦耐劳和不怕困难的精神,激励学生们在生活中与学习中更加努力,把语文阅读的兴趣提升上去,促使语文水平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把课内与课外阅读科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多角度、多形式的阅读训练,把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培养出来,促使学生们形成正确的阅读技能,才能够为他们终身阅读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燕霞.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内外整合分析[J]. 教育观察,2018,(10):94-95.

  [2]朱晓花.探究小学语文中段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J].新课程 (上),2018,(10):257.

  [3]刘汝敬.课内外阅读一体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开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2):116.

  [4]张素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2):19.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