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彪╲圖文
在手工皮鞋製作商高和皮鞋的製鞋工廠裡,堆滿了鞋盒和鞋楦及各種製鞋工具,有點雜亂的工廠有3位年長的師傅正在工作。我見到其中一位袁師傅手握皮鞋,仿佛在思考着什麼,我便與之攀談起來。袁師傅年屆88歲了,14歲便已從事皮鞋工作。早年在上海皮鞋廠做皮鞋研究,1978年移居香港,便一直在高和皮鞋工作至今。袁師傅說現在從事手工皮鞋製作的師傅愈來愈少了,年輕人也不肯入行,他怕這個手藝會凋零,言談間不勝唏噓。
顧客包括前特首名作家首富
隨後,高和皮鞋董事長劉俊華先生帶我到位於香港太子大廈三樓的店舖參觀,並詳細介紹了高和皮鞋的歷史和手工製作皮鞋繁瑣的工藝流程。高和皮鞋始創於1928年的上海法租界,早在30年代便已經是上海最出名的鞋店了。1946年遷到香港,並在灣仔開了第一間門市,至今已傳承第3代,已有近百年歷史。前港督柏立基、前特首董建華、南豐集團創辦人陳廷驊、建築師貝聿銘、首富李嘉誠和著名作家金庸等都曾是高和的顧客。
隨着皮鞋工廠的大規模生產,手工皮鞋製作也逐漸式微,高和皮鞋仍能屹立近百年,和其經營理念、顧客至上的服務態度及優質的產品是分不開的。高和皮鞋精準化的訂鞋標準,行業中極高的口碑,留住了顧客的心。
有腳患和腰椎疾病的客人通過訂製皮鞋的穿着改善了病情,劉先生說:「好些顧客是拿着骨科醫生的報告來高和皮鞋訂鞋的。」雖然訂製皮鞋較昂貴,但與自身健康相比,還是物有所值的。在高和皮鞋不但可以訂製及維修皮鞋,還可以改鞋,一般訂製皮鞋需時3個月。首先,顧客要來高和鞋店量度腳長,繪製腳形,然後做鞋楦、樣鞋,再經過150道工序才能完成最後的成品鞋。高和會保留顧客的鞋楦和鞋款紀錄長達10年之久,老顧客只要打電話就可以訂製。
內地客戶佔七成
現在世界的高端消費人群崇尚bespoke(口述)的消費模式, bespoke就是顧客按自己的需要,要求商家提供產品。高和皮鞋正好提供了這個服務,現在內地客戶據說佔到高和客戶人數的七成之多。
2014年香港公佈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清單,皮鞋製作技藝也赫然在目,這更讓劉俊華先生又多了一份責任感。如何傳承這門手藝,讓傳統文化不在自己手上失落,是劉先生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願皮鞋製作技藝後繼有人,將傳統工藝發揚光大。
每對鞋都是心血和驕傲
從事鞋業製作50多年的葉靜師傅,高峰期在內地有100多個工人,現在卻獨自一人像個隱士,在晉昇工業大廈繼續做他的鞋子。
以前葉師傅的鞋批量生產,現在卻是度腳訂製。無師自通的他有着一張聰慧的面孔,雖然已70多歲,卻掩不住他的童真,他拿出幾本厚厚的資料簿,向我展示成績單:每張鞋子的圖片都是他的心血,也是他的驕傲。「我最近好忙,好多媒體訪問我。客人也多了很多,由於媒體的曝光,終於令到需求者找到了幫助」。葉師傅的生計也終於有了保障。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