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船去芙蓉鎮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芙蓉鎮,古城,歷史
  • 发布时间:2023-08-12 21:48

  謝光輝╱圖文

  從前湘西與外界的交通主要靠沅水,其上游的四條支流——酉、巫、武、辰,屬史籍中記載的「五溪」。唐代王昌齡貶謫龍標(今湘西黔陽),李白在《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的詩中寫道: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王昌齡是坐船去的,五溪如同人體流動的大小血管伸延到整個湘西。若要體驗原汁原味的湘西,就應該坐船。

  由沅陵沿酉水上行45公里,到了沅陵、永順、古丈三縣交界的鳳灘水庫,水庫大壩如弓背般建在峽谷最窄處,庫區流域跨湘、鄂、黔、渝三省一市。我們不是來看這座世界最高的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壩,而是要由水庫坐船去芙蓉鎮。客船每天一班,清晨出發,下午返回。我們便在大壩下游的鳳灘客棧住了一夜。

  凌晨4點半,鬧鐘叫醒,我們開車到大壩頂上的停車場,關掉車頭大燈,外面漆黑。小溪碼頭在酉水左岸?還是右岸?就在我們犯難時,山谷裡有幾束手電光搖晃,想必都是趕客船的人。我們貼着山崖邊的小路追去,約20分鐘,到了小溪碼頭,看到船老大站在船頭,心裡踏實。

  走進狹窄的船艙,光線昏暗,兩排座椅中間為走道,船尾是衛生間,如同火車車廂。幾個村民嘴上含了短煙管,看不清臉,只看到幾顆螢火蟲般的煙頭。伴隨轟隆的馬達聲,船在薄霧中離岸,山水在黎明中漸漸清晰,右岸是永順縣,左岸是古文縣。這片被群山包圍的世界就是秦置黔中郡、漢置武陵郡的湘西。船,一個碼頭一個碼頭停靠,每個碼頭便是一個村寨,有土家族,也有苗族,吊腳樓刷了桐油,在晨曦中露出光澤。村民揹着背簍上船,裡面裝了茶葉、煙絲、辣椒、橘子、獼猴桃。他們大多到芙蓉鎮轉車去永順縣城,相互打招呼、聊天,充滿濃濃的鄉情。

  以前山高水急,行船危險,如今大壩撫平了礁石險灘,船在平靜的水面行駛,延綿的丘陵退去,斷崖絕壁徐徐而過。船老大陳德,40出頭,在廣東打工積攢了一筆錢,回來買船做客運。我旁邊的一位婦女以前家裡也是開船的,她說一艘客船20萬,現在農村人口少,跑船賺不到錢,王村每逢2、5、8的日子趕集,雖然趕集人多,但是各村都有小船,相當於私家車,幾家人一湊就走,很方便,客船反而沒生意,靠國家稅收補貼維持。看到一座鐵路橋,船艙騷動,眾人紛紛起身拿行李往前擠。芙蓉鎮一頭伸入酉水碼頭,老屋依山而建,重重疊疊,如堆蒸糕似的。一條小河順着鎮子的走向流淌,匯入酉水時跌下懸崖,形成壯觀的瀑布。

  船靠碼頭,客人上岸散去。我們沿着一條青石板小街往上走,兩旁棕色的木房子開了商店、客棧、餐館,很熱鬧。芙蓉鎮原名王村,並非村子姓王,而是從前土司王府的所在,管轄湘、鄂、渝、黔西南邊區。1986年謝晉在此取景拍了電影《芙蓉鎮》,捧紅了姜文、劉曉慶,也捧紅了王村。各地游客直呼芙蓉鎮而來,知名度直逼鳳凰古城。

  不管王村的歷史多麽深厚,也抵擋不住旅游經濟發展的需求,2007年當地政府改王村為芙蓉鎮,電影的故事似乎替代了王村的歷史,但是本地老百姓仍叫它王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