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渠道相继关停,爱奇艺早该放下VR
- 来源:电脑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零售,爱奇艺,VR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9-08 12:49
Shoot
戳破泡沫
VR(虚拟现实)产业又多了一个失意者。
今年3 月以来,由爱奇艺内部孵化、独立运营的VR 硬件企业青岛梦想绽放有限公司(原名爱奇艺智能,下简称“梦想绽放”)已经经历了数轮裁员,研发等核心部门是重灾区,裁员比例高达50%。仍在职的员工如今不足百人。且据多名员工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发布的信息,离职员工大多没能拿到承诺的一次性赔偿金,在职员工也有近五个月时间未能拿到全额薪资。
梦想绽放成立于2016 年末,业务包括VR 技术、产品与内容研发,和国内多数VR 公司一样,走的是“硬件+ 内容”战略。硬件上,其VR 品牌“奇遇”今年第二季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字节旗下的Pico,而支撑内容模块的主力正是其大股东爱奇艺。
企查查信息显示,爱奇艺是梦想绽放第一大股东,持股49.62%,不过两家公司并没有并表,所以从法律角度来说,它们在财产、债务方面是独立的。因此,当梦想绽放的员工通过内部OA 联系爱奇艺CEO 龚宇,质疑其为何不出面管理时,只得到了安抚性的回复:“爱奇艺一直在尽最大努力协助梦想绽放融资。梦想绽放管理层正在积极想办法解困,请大家耐心和理智对待!”
奇怪的是,今年1 月梦想绽放刚完成了4 亿元的C轮融资,由青岛经控集团和真知资本联合投资,怎么会在两个月后突然陷入拖欠工资的境地?有内部员工透露,公司里什么说法都有,有说收到了1.5 亿元,有说只有几千万元到账,“只知道投资方对于月销量并不是很满意”。
营销策略激进
其实新兴技术公司因为资本市场热点轮换、技术水平限制、需求端不成熟等问题而消失,在互联网领域时常发生,但梦想绽放之所以能在社交平台引起诸多消费者关注,甚至被冠上“爆雷”的名头,主要在于其激进的营销策略。
90 后元元去年10 月购买了价值2799 元的奇遇dreamer VR pro 会员版设备,看中的就是品牌实惠的“运动打卡”活动。“运动打卡”其实是各家VR 厂商常用来维持用户黏性的营销手段,即用户购置新机后坚持每天开机使用一定时间,达到规定天数后可以返还一定比例的购机款。
而奇遇VR 的返款比例几乎是百分之百,一旦融资输血断裂,便岌岌可危。元元购买时,商家承诺“只要打卡180 天就能返全款”;之前也有消费者在京东购买,“运动打卡”的条件则是“打卡300 天返现价值3000元京东e 卡”。虽然规定时间略有不同,但只要能完成,基本就是免费送设备,因此参与用户众多。
元元4 月12 日完成打卡任务后,将完成信息截图发给了客服,客服承诺资料审核通过后会在30 天内返款,半个月后资料终于审核通过,客服又承诺会在6 月7 日前返款到银行卡,然而直到现在,奇遇VR 在淘宝、天猫和京东的官方旗舰关停、产品全线下架,元元也没有收到这笔承诺过的返款。
还没能等到苹果“救市”
作为非刚需硬件,奇遇的遭遇也是国内当下消费级VR 硬件的困境。随着元宇宙概念而火热的VR 设备一直没能解决产品价格和有限内容供应之间的矛盾,性能和舒适性也没有出现明显突破,除了尝鲜的极客们,VR硬件设备的市场需求降得比任天堂健身环还要快。
据市场调研机构IDC 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国内XR 市场出货仅17.3 万台,同比下滑37.6%,其中VR市场出货15 万台,同比下滑42.2%。
今年年初,索尼削减了PS VR2 2023 年订单的20%,Meta 新推出的Quest Pro 产品生命周期出货量仅为30 万台;曾争相投入VR 的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和字节反应迅速,当看到VR 业务没有带来新增长,反而拖累既有业务后,旋即在今年年初调整架构,裁撤团队。才刚首次实现全年盈利的爱奇艺又何苦硬撑?
市场号召力极强的苹果就在这一背景下成了“全村的希望”。今年6 月苹果发布了首款MR(混合现实)头显Apple Vision Pro 和操作系统VisionOS,号称将与内外部生态结合,通过虚拟键盘、眼球追踪、语音识别等新型交互方式落地办公、娱乐等场景。
不过该产品定价在3499 美元(约合2.5 万元人民币),明显是针对高端市场,很难拉动整体出货。出货时间又定在了2024 年,想要靠Apple Vision Pro 成为消费电子下一个明星产品,从而带动整个需求端增长,恐怕还要面临更长久的蛰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