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应用分析
  • 发布时间:2023-09-08 19:42

  王 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市第七小学 832100)

  【摘要】故事教学法是一种非常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方式,其通过构建故事情境,可以将繁琐的教学内容改变成短小、精悍的趣味性故事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新学的词汇、句型。由于故事本身具有趣味性,并且故事的情节不同、故事中的人物角色不同,非常容易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够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以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为此,本文通过分析故事教学的定义和特点,探究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故事教学法;小学英语;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11-002-01

  小学英语教学中,故事教学应当充分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故事来深化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想象能力,不断地剖析所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故事既能够作为英语教学倒影工具,让学生逐渐步入英语情境之中,又能够深层次的到处英语知识,帮助学生缓解学习中产生的压力,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并以趣味的形式来尝试分析英语,表达英语观点,以改变学生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通过动态故事英语的讲述,让学生在故事中徜徉,体会到其中地英语内涵,进而提高自身英语素养。

  1. 故事教学法地定义和特点

  故事教学法定义分析。故事教学法是指在教育教学中,借助故事教学来实现教学目标地一种重要方式,其是一种具体地教学方式,具有一定地现实意义和价值。故事教学法将英语地词、字、句放置到生动地故事中展开学习,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学习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习英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随之得到激发,进而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故事教学法特点分析。在儿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故事是其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其对发展学生语言、丰富学生情感、发挥学生想象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教育教学中,语言教学是非常枯燥、单调的,一味的教师讲解、学生倾听,会降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之后,便会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并转述给其他同学,进而有效的解决英语学习中的问题。此外,故事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2. 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应用分析

  2.1 在单词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

  小学阶段学生在接触到英语知识之后,初步的学习目标就是要掌握基础的词汇信息,只有牢记各种英语词汇,才能够展开逐步的英语阅读探索,强化学生的英语思维。传统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所运用的词汇记忆形式较为单一,在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学生也未能掌握词汇背诵的技巧,“死记硬背”的内容也未能经常复习,经常出现遗忘,或是在书写中出现错误。虽然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比较强,但是在缺乏有效理解的基础上,单一的知识背诵使得学生的压力非常大,而故事导入可以将每个单词联系起来,将知识藏匿于一个个的故事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原本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以表示职业的单词教学为例:cleaner、doctor、soldier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将这些词汇单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讲解,以加深学生对职业词汇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不同的类型的词汇进行种类划分,根据其所代表的内容进行故事创作,以加深学生对所学词汇的理解,为学生后续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2.2 在句型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其运用基础技能的能力比较差,所以,英语学习对其而言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故事教学法,以使得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展开英语学习。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死记硬背的知识学习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但是却无法为学生后期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故事教学法,教师可以利用自然场景或是现实生活中的场景来再现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使得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语言情境中。以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小明的请客”这一故事来展开教学,由教师扮演小明,为学生展示教材中的单词以及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向学生讲述其所熟悉的故事。与此同时,其也能够激发和保持学生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展开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在灵活的故事情景中,教师列举出一个又一个的句型,故事教学法在辅助句型教学中的有效性也得以进一步凸显,此外,这也能够锻炼学生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

  2.3 在语篇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

  小学英语教学中,语篇教学是其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对于语言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要想掌握课文含义并灵活进行阅读是非常困难的。在篇章教学时教师可以灵活运用故事教学法构建故事情境,进而有效的呈现出篇章的基础框架和结构体系,以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学习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的构建一些趣味性的故事。趣味性的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英语学习难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文本学习中,进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语篇教学中引入故事,借助语篇的结构框架实现语言的二次创造。以“我最喜欢的季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小故事放大或是压缩文本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支持,并采纳学生的建议,构建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季节故事情境,并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课堂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故事创作,完成写作训练。通过为学生构建一个具体的语境和框架,将趣味性的人物和故事刺激学生语言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对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

  3. 结语

  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故事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英语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词汇教学、句型教学或者篇章教学,故事教学法都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对深入分析教材文本,将教材内容改编成故事,引导学生展开课程学习,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激发,驱动学生展开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杜进玲.故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43):127.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