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糖點止工藝咁簡單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拉糖,工藝,獨特
  • 发布时间:2023-09-09 13:29

  「唔知點解,就係鍾意,過程好快樂好開心。」杜師傅的糖人故事,要由童年說起,他兒時在鄉村看見拉糖師傅,簡單幾個動作變出造型獨特的糖公仔,覺得很神奇,於是由早到晚在旁觀看。那時候,糖藝已植根他腦海中。

  80年代,他隨父親來港,修讀藝術後從事美術、設計和紮作等工作,曾居於南丫島,其後搬入長洲。有一日,他在街頭見到拉糖表演,勾起了兒時回憶,決心要學習這門技藝,但縱然虛心向不同師傅求教,卻無一人願意透露材料成分。

  自學鑽研 追求突破

  性格不服輸的他,回家上網搜集資料自學,買齊冰糖、蔗糖、麥芽糖、粟米糖等逐樣嘗試,過程中屢屢碰壁,皮膚燙傷起泡已屬小事,用電磁爐煮糖時更曾發生爆炸。意外未有把他嚇退,反而為了找出爆炸原因,學會了電磁爐的操作原理。

  「千萬不要怕撞板,我現在仍不斷撞板,糖料的配方還在改良中。」杜師傅視失敗為學習的好機會,是智慧的累積,那段期間的挫折,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鑽研半年後,他無師自通,掌握了爐具和糖的特性,以麥芽糖調製出合適糖料,在長洲租下一個小舖位擺放糖車,開始賣糖和公開表演。

  有一次,一位老伯與他閒談時說:「我孫女很喜歡吃你的糖,若不是有糖尿病,我也想品嚐一下。」就是這句話,又激發起杜師傅的探究精神。

  他反覆思考和尋找,發現被稱為「天然智能糖」的菜糖可用作原材料,適合糖尿病者食用。更大的收穫是,菜糖碰到水分會結晶形成保護膜,可延長保存時間,同時亦會增加透明度,令糖雕更晶瑩剔透。

  雖然菜糖價格比普通砂糖貴40多倍,但能令老伯吃到他的糖,並提升糖雕質素,杜師傅認為非常值得。

  傳統技藝 X 現代智能

  眼前這名匠人,凡事追求完美,看看他的工具箱就知道。「隔一段時間就要upgrade(升級),當調配出新糖料,木箱和器具的設計都要改良配合。」

  工具箱由杜師傅自己裝嵌,不論木材、螺絲、鉸位以至揭蓋方式,全都十分考究,「這工具箱已是第8代,目前正研製第9代」。由於拉糖前需預先用爐具將糖料加熱,他透露正研究以手機程式連接箱內的裝置,遙控開爐,可省卻不少等候時間。木箱雖小,盛載的智慧卻不小。

  難得拜訪高人,當然要見識絕技。杜師傅拿出糖料,輕輕一捏一搓,再拿起剪刀邊剪邊拉。短短2分鐘,一隻栩栩如生的小狗活現眼前,仿佛在變魔術,令人嘆為觀止。完成後製成品隨即放到特製的轉動器中,原來是要固定糖雕的形狀。這工具箱的「機關」,比想象中還要多。

  表演期間,店外站滿舉機拍攝的游客,猶如一個應援團。「見慣大場面」的長洲糖人,絲毫沒半點緊張,邊拉糖邊與人群說笑互動。

  歐游擺檔 拉到「乾糖」

  杜師傅閒時喜歡與家人到歐洲旅行,並在當地市集擺檔,宣揚糖藝。他憶述在德國一個公園表演的難忘經歷:「很多小朋友排隊買糖,但我帶的糖料不足,部分人排了3小時仍買不到,十分失望。正當我無奈地離開時,回頭竟發現有一大群小朋友踏單車追着我﹗」

  又有一次旅行,他沒帶任何工具,料不到抵埗後獲邀到當地學校演出。他靈機一觸,立即到唐人街購買飯壺和蒸籠,借來電鑽鑽孔,瞬間製成新式「架生」。

  提及拉糖趣聞,杜師傅似有說不完的故事:「試過有男孩特意前來長洲訂製一打玫瑰糖送給女朋友,亦曾有婆婆要求拉兩支花用來拜觀音。」

  無私傳承 快樂人生

  技藝需要傳承,但絕大部分糖藝師傅「傳內不傳外」。長洲糖人卻「打破傳統」,落力到不同地點授課,「我到學校教拉糖,還會講解煮糖竅門。我教多5個學生,就等於多5個老師,收起秘密對我有什麼用?」

  杜師傅有幾名「入室弟子」,他毫不吝嗇將「秘技」傾囊相授,有徒弟更青出於藍,移民加拿大後在當地電視台演出,收費比他還要高。怕不怕教識徒弟無師傅?「難道我給你毛筆和墨水,你就會變書法家?我多年來仍不斷磨練,功夫才是無敵!」霸氣回應盡顯過人自信。

  拉糖帶給杜師傅滿足和快樂,滿足在於完成高難度作品,令自己跨越挑戰;快樂在於透過表演互動,為觀眾帶來歡笑。問他如何評價當下的成功,他謙虛說:「何謂成功?路有多遠天有多高無人知,現在才是我的開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