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C 主题展区的沟通逻辑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主题,沟通,逻辑
  • 发布时间:2023-10-05 16:53

  文:刘海燕 张敏 ● 责任编辑: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沟通平台——创新策源AI世界市场交往

  创办多年来, WAIC在努力讲述“世界成就”、“中国实力”、“上海水平”的创新故事的过程中, 已发展成为汇聚世界顶级科学家、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国际组织、投资人、初创团队,集“会议、展览、赛事、体验” 为一体, 展示科技新突破、应用新场景、产业新进展、治理新方略的全球化合作交流平台。2023年第六届WAIC的AI参会精英多达1400人, 展出面积超过5万平米,举办论坛133场, 现场参观17.7万人, 全网流量10.7亿, 全网曝光量64.1亿, 均创历史新高。WAIC对接210家上下游企业,达成110亿意向采购金额, 推动了32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 项目投资总额288亿,有力促进了AI产业集群式发展。

  2023年第六届WAIC首次设立以“迈向通用人工智能” 为题的主题展区, 成为WAIC集聚产业要素、策源创新创意的领航灯塔。展区聚焦人工智能领域从专用迈向通用的过程, 展示世界发展、中国成就和上海突破, 设置“算力基础”“模型底座”“智能应用”“创新前沿” 四大板块, 共计49家企业或机构入驻, 主要展品包括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训练框架等核心算力技术, 以及基础类大模型、细分领域大模型及其创新应用。其中,“算力基础” 板块展出了13款芯片展品,“模型底座” 板块展出了14家科创企业带来的大模型成果,“智能应用” 板块展出了11家科创企业在细分领域如智能办公、自动驾驶等细分领域大模型方向的最新成果,“创新前沿” 板块展出了在医药、科研、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应用。

  沟通对象——创新链接AI受众内外圈层

  创新型公司Open AI发布的Chat GPT横空出世, 有力带动了国内外语言、视觉大模型的蓬勃发展。其中, 作为骨架的算法、作为动力的算力、作为血肉的数据, 三者共同构建起人工智能发展及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基本要素。与此同时, 人工智能产业的特殊性, 在于其发展决不仅限于自身产业, 而是必然会成为其它产业乃至所有产业及其产业链、产业群转型升级的创新动力, 这在医药业、金融业、制造业等许多产业都有显著体现。如制造业的发展, 从家庭手工业起步, 到轻工手工工场、小批量机械化生产, 再到信息化自动化生产线,如今已发展至网络化数智化制造。人们对于制造业的认知, 不再局限于某个欧洲小镇的纺织品, 而是产品智能化、装备智能化、生产方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智能化等集成化数智化生态网络。这一切得益于生产力的蓬勃发展,特别是依托于信息技术指数级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质量与效率, 从而实现了规模化产出率提升, 不断地“学习”并“自我生成” 加快着技术进步, 并在发展中营构复利效应。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关注“复利效应”, 成为“新生产力” 的代表。由此似可见出, 制造业变迁是以人力为主的劳动力为起点的工场手工业, 发展为以流水线为中心的规模化大工业, 再到机器人所代表的以智能生产力跃迁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从这个角度观察, WAIC的沟通对象是极具专业属性与应用广度的企业群落。

  WAIC通过专业沟通和平台交往, 在相关的企业间市场获取认知、理解和信任, 进而在彼此间搭建起呈现内部化的人工智能科技圈层。就外部社会应用场景而言, WAIC同时吸纳政府、企业、高校、机构、国际组织等不同群体, 构成了成百个采购团、参观团。这样就形成了AI圈层外部的受众对接、参会参展的市场需求, 进而打造出人工智能的应用圈层。

  主题展区通过桥接底层的算力技术、模型架构、智能创新应用成果, 展示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 体现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现状, 以及不可限量的未来前景。产业的上、中、下游企业纷纷向主题展区辐辏集聚, 在内部突破与外部拓展间形成互动。科技圈层向内突破, 是说以人工智能知识、技术和创新探索为主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通过圈层内部的交往互动、协作竞争, 启发产品与服务的再一轮创新, 实现圈层的突破与再造。应用圈层向外拓展, 是说人工智能逐步渗透和覆盖自身以外的其它产业, 通过应用圈层的充分竞争与直接沟通, 提升人工智能的创新动能和应用水准, 降低人工智能的认知成本和沟通效率, 从而更好地赋能产业创新、启发创新思考, 以新技术、新动能来提升相关产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出效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要素吸收。如晶泰智药首次展示“晶泰科技智能自动化实验室” demo模型。这是其自主研发的自动化数智实验室,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制药、化工、检测、功能材料、生物基材料等行业。

  沟通效用——创新赋能AI上海产业集群

  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全球排名第二, 仅次于美国。在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活跃的市场竞争中, 中国AI在应用层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高质量发展要求人工智能产业在人才、资源、政策、创新各领域多方发力。其中一条多快好省的捷径, 就是通过展会平台, 利用其低成本、高效率、全球化的企业间市场, 加快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麦克尔· 波特曾提出产业集群理论。在他看来,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组织的生产形式, 旨在通过集聚特定产业的上、中、下游以及关联产业、规则制度与市场平台, 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起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集聚洼地, 使产业集聚区内的多边企业共享基础设施、降本增效, 形成区域化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独特竞争力。

  WAIC创新性首度设立“迈向通用人工智能” 主题展区, 通过WAIC的资源要素集聚和周期性举办效应, 赋能上海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WAIC自2018年创办至今, 上海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数量、产值呈倍数增长,吸引了华为、百度、商汤、阿里巴巴、亚马逊、麻省理工全球产业联盟等人工智能众多头部企业机构, 来到上海各区创新创业, 在相互信任与深入合作中, 建起了研发中心、产业基金会等, 搭建永久性产业集群,助力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式发展。

  知识与技术是人工智能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知识与技术的特色优势, 才足以形成人工智能领域的话语权。然而,特色优势是个相对概念, 总是在比较中存在, 在比较中脱颖而出。比较的范围越大, 比较越是深入, 特色优势就越充分越显著。作为细分市场的品类集聚,展会平台恰恰是特色优势比拼竞争、脱颖而出的地方。WAIC及其主题展区通过议程设置、展区规划, 实现了知识与技术及其创新和应用的特色优势充分展现,成为创新引领的最得力举措。比如, 在主题展区不同板块展出的沐曦集成电路的“曦思N100人工智能推理GPU”、瀚博半导体的“瀚博第二代全功能GPU芯片”、云天励飞的DeepEdge10系列大模型推理边缘计算芯片、百度的“文心一言”、360集团的“360智脑”、复旦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的“MOSS”、上海期智研究院的“人形机器人”、特斯拉的“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傅利叶“通用人形机器人GR-1” 等。

  通用人工智能是能够处理更加广泛和复杂的任务, 并可以向某一方向实现特化的人工智能。它以2023年初问世的Chat GPT为代表,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枢纽, 实现了从专用智能迈向通用智能的飞跃, 形成了具有全局视角和大数据思维的、可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几乎所有场景的“智慧动能”。生成式人工智能, 可以理解为是在海量多源数据、多元化应用、超算能力、算法模型的共同驱动下, 经过通用学习和建立大规模训练模型的机器学习, 所获得的强大自我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在实际应用中, 它可以嵌入智能驾驶、多语种翻译、自动化客服、新闻写作等不同场景, 实现更加个性化、智能化、自适应的服务和应用。“迈向通用人工智能” 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步, 是引领AI产业的关键指引, 有利于进一步助力资源集聚, 优化升级产业集群。

  沟通目标——创新引领AI产业跨越发展

  “迈向通用人工智能” 主题展区的设置, 一方面展现出WAIC对于人工智能产业的方向性指引, 一方面记录着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需要创新引领、跨越式发展。中国人工智能从感知发展到认知、从判别式走向生成式、从专用智能迈进通用智能, 依靠的是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探索突破, 依靠的是中国广阔的应用场景与巨大的市场需求。未来发展, 更需借鉴全球创新发展和世界市场力量, 在创新驱动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主题展区与WAIC整体设计协同, 通过全球化集聚、周期性举办、竞争性展示、多样化选择、分散式决策, 搭建起以充分竞争、直接沟通为特征的企业间市场, 吸纳国内外产、学、研、用、投领域的相关企业、部门、组织、机构参会参展, 助力上海永久性产业集群的形成,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吸纳产业要素, 促成创新创意、构建起上海人工智能产业向内求索、向外推广的创新网络,为上海打造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品牌平台, 共同推动上海乃至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要言之, WAIC设置主题展区通过圈层构建与双向互动, 助力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化发展, 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创新引领的重大举措。后续WAIC或应通过更具魅力的招商招展、更具引领效应的议程设置、更为高端的会展服务, 在融入对象产业、融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 奋力打造上海人工智能的品牌平台标杆平台,努力将WAIC升级为城市盛会, 并为此持续不断地开展理论探索和实践开拓。

  注:本文基于对2023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现场考察, 特别是其创新设立的主题展区。在此, 谨向大胆开拓、勇于并善于创新的会展人致以崇高敬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