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手术患者坠床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来源:今日健康
  • 关键字:原因分析,对策,围手术期安全
  • 发布时间:2024-01-05 11:40

  陈小红1 康文静2

  (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 610501)

  摘要:目的:通过1 例手术患者在麻醉清醒期坠床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提高手术室围麻醉期患者安全。方法:分析围麻醉期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提高相应的护理对策,并加以改善。结果: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安全措施到位,保障患者安全的工具数量得到补充,使以后的相同不安全因素消灭在初始状态。结论:通过对手术室围麻醉期坠床安全隐患的护理对策,保障了手术室护理安全,有效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患者坠床;原因分析;对策;围手术期安全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规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在中国医师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2022 版中,第三点: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第六点: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加强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风险评估,确定,警示,重点标识高风险人群,并列入交接班内容。[2]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专业技术要求高,整体性、协调性强,应急能力强。如何规避,及时发现,及正确处理手术室的各种风险意外,已成为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满意度的重要课题。现就我院1 例手术患者在麻醉清醒期发生的坠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护理对策,保障患者围手术期安全,避免及减少以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45 岁,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患者大腿中部约束一根长约束带,术中顺利,麻醉清醒期,患者安静,突然躁动翻身,不慎从手术台上坠落,因大腿有约束带,上半身坠落到手术台面以下,大腿以下在手术台上。当时听见患者翻身坠床时,头部在手术床侧面碰撞的声音,几名手术室工作人员,立即把患者抱回手术床上,手术医生检查患者情况,发现患者鼻部出血,左眼角青紫。通知五官科医生立即到手术室会诊,会诊结果:鼻部轻微骨折,无需特殊处理;左眼角青紫,眼球无损伤,无需特殊处理。擦去鼻部血迹后,在手术间继续观察半小时,鼻部未再出血,做好家属解释及安抚工作,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鼻部及眼角情况继续观察,增加巡视及关爱患者,五官科医生持续关注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按正常时间安全康复出院。

  2 原因分析

  2.1 手术室工作人员对不安全因素无预见性 手术结束,洗手护士整理术后器械,医生离开手术间给家属讲解手术情况,观看手术标本。巡回护士离开手术间去打印各种记录单,留下麻醉医生一个人监护手术患者。麻醉医生身体侧面对手术患者头部,在全麻机台面上书写各种记录单。患者麻醉清醒过程安静,麻醉医生未预见到患者突然躁动,输液侧手从约束带里面脱出,翻身导致上半身摔下手术台面。

  2.2 护士操作流程错误 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将患者左手用布单约束在身体侧面,右手外展约束于托手架上,用于液体输入,大腿中部约束一长约束带术。错误一: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将外展的右手托手架,还原回患者身体侧面,减少长时间外展对患者手臂的不良伤害。还原后护士未再检查调整约束带松紧度,导致患者躁动时,手从约束带中脱出。错误二: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未对患者上半身再加一根长约束带进行约束保护,最终导致患者上半身摔下手术台面。

  2.3 手术室配置不够 2022 年,我院手术室未在每个手术间配备护士电脑和手麻系统,导致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需要到手术间外去打印各种记录单,增加了工作人员离开手术间的时间和次数,导致增加患者安全风险。

  2.4 手术室人力资源配置不足 按照标准要求:每台手术的麻醉医师配备为一位实施麻醉的医师和一位助手。[3]我院随着逐年麻醉医师的引入,麻醉医师能达到标准要求,但助手远远不足。对手术室护士的配比要求是:手术室护士和手术间之比不低于 3:1,[4]我院未达到手术室护士人数的要求。

  3 对策

  3.1 重视不安全因素,采取有效措施 在工作中,一切可能造成患者意外的风险因素。如压疮、跌倒、坠床等,手术间内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团结合作,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事件发生后,手术室更改了流程制度,要求必须有一名工作人员留在患者身边,尽量两个人,提前通知运送工人进手术间,一起协助保护好患者安全。麻醉医生从以前在麻醉机台面上书写记录单,改为在专用治疗车上书写,治疗车面向患者头部,随时观察患者苏醒及躁动情况。

  3.2 严格按操作流程工作 患者接入手术室后,要采取保护措施,保证至少有一名工作人员陪在患者身边,患者签名各种同意书后,约束患者大腿中部,一侧肢体用布单包裹在身体侧,输液肢体固定于托手架上,松紧以一个手指能插入为宜。手术结束,撤去大单后,为患者整理好衣服裤子,调整腿部约束带,松紧适宜。为患者盖上被盖后,检查身体侧肢体约束带在位情况,托手架还原到身体侧,调整检查松紧度,在患者胸腹部增加一根新的长约束带,保护患者上半身,防止患者苏醒期躁动,避免坠床的发生。

  3.3 增加手术室配置 现在新修的医院,都在手术间内配备了护士用电脑,麻醉用手麻系统。医生可以在手术间内打印病检单,下医嘱,护士可以在手术间内电脑上执行抗生素,打印各种手术记录单,麻醉医生的手麻系统自动生成麻醉单、医嘱单,耗材使用记录单等。减少了因工作原因离开患者,真正的做到把时间留给患者,为患者服务,从源头上保障了患者安全,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3.4 增加手术室人力资源 用不良事件案例作为依据,申请人员的增加。2022 年发生坠床不良事件至今,手术室共增加了2 名麻醉护士,3 名手术室护士。护理管理者按照标准要求:2 年以内手术室工作经验的护士不超过10%的标准,逐步增加手术室护士,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每台手术至少一名巡回护士,一名器械护士,充足的外勤护士和辅助护士等,使工作人员专注于唯一的这名患者,不用处理其它工作,不用离开手术间,大大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3.5 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手术室护士要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疾病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导致风险无处不在。手术室发生坠床,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灵的损害,还会造成医疗纠纷,护士执业生涯的污点。从保护患者和保护护士自身出发,都应该彻底杜绝事件的再发生。手术室用不良事件案例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大家集体讨论分析科室还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其余不良事件的发生。

  3.5 增强法治观念 请医院律师给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重点讲解医务人员平时不关心的医疗案例的判定,赔偿数额的计算,法律责任的界定等,增强医务人员法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降低职业风险,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保护患者安全。

  4 结果

  我院通过对手术室围手术期的制度、流程进行更新,用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加强护理人员法律培训、安全知识等教育,改变了工作人员的行为,都严格按新流程和制度做好本职工作。增加手术室麻醉护士和手术室护士人员,增加各手术间内电脑系统的配置,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消灭在初始状态。手术室未再发生此类事故,保障了围手术期患者安全。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吴欣娟;护理安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

  [2]中国医师协会患者十大安全目标[s],2022

  [3]成都市年度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考核评估标准[s],2023

  [4]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s],2021:8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