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会展物流业发展研究分析

  • 来源:中国会展
  • 关键字:西安,会展,物流业
  • 发布时间:2024-03-29 20:30

  文/ 西安外事学院 唐超 责任编辑/ 常予莹 861563981@qq.com

  会展业与会展物流业

  会展业是通过举办会展活动, 促进区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服务业;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展会, 直接或间接给主办方和当地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行为。会展经济素有1:9的概念, 即如果会展业产生了1块钱的收入,那么将会带动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各方面9倍的收入。城市会展经济是区域中心城市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会展业的发展历来被各级政府所重视, 大会展必然需要大物流,展会举办需要政府部门、场馆运营方、举办方、主办方和保障部门的多元协作, 会展物流是其中重要一环, 从场地租赁、展位搭建、展览品运输、装卸、存放都需要物流与参展商的密切合作来实现, 会展物流业作为会展业发展产生的新兴行业, 由于会展活动的特殊性质, 对会展物流的专业性、针对性、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

  会展物流狭义上讲, 是指在展会开始前, 各参展商将展品运至会展中心, 由会展中心负责转运至指定场馆、展位完成到站、卸货的过程, 这种一般是由会展中心负责, 广义地讲, 城市会展物流指的是参展商选择好物流公司后, 将需要展览的商品, 通过各种物流方式运至会展中心, 完成广告布置、展台搭建、商品展览等工作, 待参展结束后, 再负责将展品运回指定地点的行业。由于会展涉及的展览门类五花八门, 各种展览品的运输条件、存放环境, 加之参展商出于成本考虑所提出的要求不尽相同, 因此会展物流业的行业要求非常严格。如黄金、贵重瓷器需要在安全性和运输上要求较高,乳制品和海鲜需要严格的储存环境和冷链运输, 丝绸、书画需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格外小心, 国际会展物流涉及国际物流、进出口备案、申报流程,要求物流企业对于各国通关政策必须熟悉, 因此会展物流供应商必须是专业、系统、服务多元、质量过硬的企业。

  根据国际惯例, 大型公开展览组委会应指定物流供应商。一般情况下,主办单位指定的物流服务商都是具有展会物流经验、综合力量强、知名度高的大型物流公司, 可以全面授权代理国内、国际物流服务。与这样的物流供应商合作, 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可以省去很多后顾之忧。在展览活动的实际过程中, 展览品的物流模式有:参展者自行负责展览品的运输;参展者选择运输物流供应商;使用展会主办单位指定的物流服务。

  一般来说, 用最小的成本、合适的实际、靠得住的服务质量, 力争实现“门对门” 的物流效率是对参展商选择物流供应商时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物流供应商应于参展商保持密切沟通和良好合作, 充分沟通参展商的需求, 个性化提供服务, 以确保展会成功举办。因此, 会展物流供应商的选择对会展活动的顺利进行, 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安作为正在加快建设的“一带一路”国际会展名城, 分析西安会展业与会展物流业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西安会展业发展现状

  当前, 西安市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门户, 是“一带一路” 的排头兵。2021年以来, 西安着力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已打造功能完善的“一区四园多点支撑” 会展大格局, 2020年5月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浐灞) 正式投入运营, 总规划建筑面积120万平,展览面积15万平, 成为西部最大的综合体。西安国际会展中心集展览、会议、商务、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会展企业云集, 此外该场馆首次引入“主场制”, 促进西安会展业上下产业链整体发展, 提高西安会展市场综合服务能力。2023年, 西安会展业迎来强劲复苏, 全市共举办规模以上展会516场, 展览面积247.7万平方米, 西安国际会展中心全年举办展览活动83场, 包括丝绸之路博览会、物博会、欧亚经济论坛经贸合作博览会等国际性大型展会, 举办会议活动201场, 展览面积201万平米, 参展参会人次超过280万。

  西安会展物流业发展现状

  由中物联发布的《2019-2020中国物流业发展报告》显示, 西安在“最具物流魅力城市” 排名中位列第十八位。2022年, 由商务部、中物联等8单位公布的15个2022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名单中, 西安位于其中, 标志着西安深入推进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中, 陕西省占两家, 其中一家为西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物联公布的第六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 调查报告(2022), 西部地区陕西物流园区总数70家, 运营数为51家。

  据《西安市“十四五”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显示,“十三五” 时期,西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前西安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趋于合理,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未来将以形成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智能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快西安物流业建设进程。

  目前, 为西安市提供会展物流服务的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大型国有物流企业, 如中铁快运、中铁集装箱运输、中远海运等;国际知名物流公司如DHL、ups、fedex ; 本地专业物流公司展会如西安博览物流、西安鑫源会展物流等;会展中心自持的物流企业。展会物流供应企业大多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 以中铁物流、德邦物流、申通物流为主, 其中中铁、德邦占到80%以上, 而中铁物流由于规模大、系统化高、业内从业时间长、员工多等,在成本方面占据很大优势, 在物流选择上更具竞争力。对于特殊展会如丝博会,物流运输则以参展商自行选定为主。

  西安会展物流业发展思路和可行性路径

  中国的会展物流行业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物流需求大, 发展动能强劲,加快推进会展业经济带动作用, 打造大会展高质量发展格局, 需要大物流的支撑。当前西安会展物流在服务会展业发展时, 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供需不匹配问题较为突出, 比如国内物流公司方面, 指挥调度不统一, 流程不熟悉,技术不过关;国际物流方面, 操作人员与国外语言沟通不畅, 造成误会;或者不熟悉目的国的通关政策, 未按要求进行。全程一体化供应链服务还难以满足需求。此外专业化、高层次物流人才极少, 低水平重复竞争、恶意压价,车多货少的矛盾愈演愈烈。对比其他较为先进的会展物流城市如天津、上海、广州仍有很多不足。一方面在提升会展物流公司从业人员的信息化、专业化水平;建立有效、系统的管理机制;提升服务商的服务理念;提升国内会展物流公司应对国外动荡市场的抗逆性、增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下足功夫, 针对西安的会展物流业来分析, 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索升级发展之路。

  (一) 利用区位优势, 打造西部会展物流门面。西安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十九大后首个获批的新国家中心城市, 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是推动“一带一路” 倡议的排头兵, 西安市布局国家级、区域级、城市级三级综合交通枢纽, 编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 基本形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米” 字形高速铁路网。空中丝路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个、城市20个。这为西安会展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 以大物流为目标, 搭建智慧物流服务供应链信息系统。应用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资源管理等物流管理软件, 搭建基于以会展业综合物流服务供应商信息为核心的物流供应链信息系统, 改变传统的物流供应模式, 通过给予政策支持, 学习物流网管理经验,对标先进城市, 整合现有物流行业的会展平台, 针对会展物流信息服务需求应提供多种个性化、多元化的会展物流信息服务, 并及时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对其服务可靠性情况展开跟踪分析, 以此积极研究和构建西安会展服务物流系统服务商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三) 以本地展会资源为抓手,夯实会展物流基础。2010年, 西安创办了西部物博会, 到2023年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 此外, 西安每年都定期举办丝博会、欧亚经济论坛、全球秦商大会等多个传统大型国际性会议会展。充分利用物博会资源整合效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加强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推动产业融合和创新发展。引进智慧物流生态链展会, 进一步促进大宗产业流通和物流平台高效协同, 加快大宗商品流通领域数字化建设和模式创新, 促进西安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四) 引入第四方物流, 弥补物流供应链不足。目前西安本地物流企业如顺成物流与极兔国际的航司、船司方面达成合作, 成为为数不多的专线+三方的物流企业, 打造“合同物流”、“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 的运营模式及共建机制。第四方物流(4PL)是Anderson公司在1996年提出的定义,第四方物流供应商是一条供应链的集成商, 通过整合和管理公司内部的各种资源, 再与互补服务提供商的各种资源、能力和技术合作, 旨在提供一套完整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该模式通过设计一个全面的供应链规划系统, 基于传统的物流和仓储管理, 有效弥补了第三方物流在综合技术、集成技术、全球扩张能力等方面的不足, 在客户享受全方位服务的同时降低风险;这一点在国际物流领域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第四方的物流可以从整体利益的角度优化整个供应链, 从而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 运用数字物流技术,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运输成本是各参展商考虑的首要因素, 物流成本管理也是生产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内容, 成本也是对物流公司中营利影响比重较大的因素, 一方面在提升物流供应链整体服务能力外, 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达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的目的。通过优化会展物流体系, 利用数字技术缩短会展物流进程, 对会展业务流程再造,建立运力管理数字化、业务运作数字化、财务结算数字化, 助力企业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提升竞争力。

  发展绿色物流, 推动物流和环境协调发展。近年来, 中国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 会展物流对环境的影响也应纳入未来发展考虑的范畴。物流企业在运输、包装、仓储、装卸搬运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 如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废机油污染、交通堵塞等, 此外, 由于物流企业不合理的物流结点布局, 加剧了废气和噪音污染, 企业自营物流比例大, 第三方物流比例小, 造成了社会运输车辆过多, 引起空载运输、对流运输、迂回运输等不合理现象, 对环境造成严峻影响。因此要求物流企业应及早将绿色发展与自身生产理念相融合,从自身出发, 整合物流资源, 优化物流资源配置, 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率,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