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保护模式及经验启示
- 来源:中国会展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地理,标志,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4-13 14:22
文/ 全国农业展览馆( 中国农业博物馆) 景雄 于越 魏浩天 责任编辑/ 付晓 1516115488@qq.com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 地理标志农产品在注册数量、使用范围及保护力度等方面均有了量和质的飞跃, 各国通过政策扶持、国际化会展交流、优质产业培育等手段积极推动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牌化、产业化发展。然而, 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发展保护中仍面临着全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势头缓慢等一系列挑战及机遇。本研究旨在梳理和分析国际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过程中好的做法及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探析如何运用农业会展助力地标产业发展问题,以期为我国发展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提供思路。
一、国外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保护策略及相关会展发展趋势分析
(一) 创建优化法律体系, 稳固知识产权保护基石
为维护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独特性、稀缺性和可持续性, 各国政府和国际机构不断加强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保障措施。为此, 国际上已建立了多层次的法律保护网络。被视为地理标志保护龙头的法国, 通过政府立法在1905年颁布了《1905年8月1日法令》, 拉开了国际社会对原产地保护的序幕,随后在1991年出台了《原产地名法》,1992年颁布了《法国原产地名称保护法》, 这些法律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定义和标准进行了清晰的界定, 为后来其他国家的相关法律奠定了基础。1958年, 葡萄牙在首都里斯本签署了《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 构建了一个关于原产地名称的国际注册系统, 使地理标志得到了跨国界的认可和保护。
此外,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均采取不同的法律保护模式, 主要有专门法、商标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三种模式。尽管模式各异, 但所有制度的共同目标都是维护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信誉和消费者利益, 同时激励农业生产者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从而推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在地区层面, 欧盟为进一步加大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力度, 制定了欧盟地理标志保护条例。这套体系在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同时, 也保障了生产者的权益, 避免了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最新修订版《日内瓦文本》将进一步加强全球范围内对地理标志的保护。总的来说, 在多层次多方位的保护体系下,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体系正逐步发挥作用, 这对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保护消费者权益, 促进公平竞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能够增强地方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各国的农业文化遗产。
(二) 加强行政监督, 确保知识产权执法效能
作为地理标志保护的基石, 立法和制度的建立为产品的质量、信誉和唯一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在此之上, 高效的行政执法与监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际上, 一些国家为了更好地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除了负责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注册、审查和授权外, 还对其使用情况进行密切监测,确保产品质量和信誉得到维护, 一些国家还成立了专门机构。以欧盟为例,保护和管理地理标志涉及行政机构、海关和司法部门的协同行动, 欧盟设立了专门处理注册和监管地理标志农产品(GIS) 的机构。该机构将采取包括罚款、没收违规产品甚至打官司在内的快速手段,打击侵权行为。此外,从欧盟内部市场、网络空间到国际市场以及海关和在途货物, 知识产权执法门户(IPEP) 负责管理不同市场阶段的监管工作, 确保产品的正宗性, 并对制造者和农场主进行维权。
同时, 澳大利亚等国还创建了对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认证、保护和管理的独立委员会。如此加强行政管理,有助于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的提高, 进而对消费者的权利起到保护作用。除了政府监管, 在地理标志保护活动中, 许多国家也鼓励行业联合会和消费者团体一起参与。这些团体定期对市场上的地理标志产品进行检查, 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估, 并将地理标志的意义宣传给广大市民, 提升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力和维权意识。
各国保障地理标志农产品得到妥善保护和管理, 主要是通过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协调不同部门的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和市场监管。这不仅是对产品质量和口碑的维护, 也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基础。地理标志农产品通过综合保护和管理措施, 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和普及, 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选择。
(三) 深化国际合作,促进双边、多边关系和谐共赢
强化国际双边及多边谈判, 推进产业进步与国际合作是地理标志保护的关键。同时, 促进国际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手段是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例如, 欧盟与包括美国、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中均涵盖了地理标志保护内容, 这些协定不仅要求缔约双方相互承认对方的地理标志产品, 而且明确了保护措施以及争端解决的机制。通过国际合作, 不仅可以提高地理标志产品的全球市场竞争能力, 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因此, 加大力度在双边及多边谈判上, 推动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是每个国家保护地理标志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以法国为例, 法国政府致力于扩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国际市场, 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协议, 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知名度, 开拓了新的市场,增加了出口量, 成功地将当地的地理标志产品推广到了全球市场。另外, 双边合作有助于确保消费者获得地理标志的优质农产品, 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日本则通过与国际机构的合作,努力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并在推进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准化的过程中活跃起来, 通过与国际机构的合作, 实现规范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从而提升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
在地理标志发展的过程中, 欧盟与中国、越南、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都签署了地理标志双边协定。类似的协议还有东盟和日本, 马来西亚和智利, 东盟和澳洲, 新西兰, 越南和墨西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 经过八年磋商, 2021年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实施, 这一协定的签署不仅有助于维护双方的文化和产业特色、推动经济增长, 还增强了国际社会对中欧合作的信心, 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了动力。
此外, 当前与国际地理标志相关的会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标志产品的宣传推介、品牌合作、产业发展等方面。然而, 随着会展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地运用会展助推地理地标保护发展, 已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结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 今后国际地理标志相关会展主题应主要从法律保护、监管效能、深化合作等方面进行挖掘, 通过进一步释放会展功效, 打造国际地理标志产品经贸平台。
二、国际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保护的经验启示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 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是地域文化符号的象征, 更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农产品需在发展中求保护, 在保护中求发展, 在国际上其他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表现出的一系列发展保护经验, 对于我国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及借鉴作用。
(一) 专门保护和立法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完善权益矩阵
纵观国际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立法制度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我国于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 规划》, 规划指出,“积极推动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工作, 深入开展地理标志立法调研论证, 加强国外地理标志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健全专门保护与商标保护相互协调的统一地理标志保护制度。” 在立法经验方面, 一是可以通过立法明确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运用范围、保护原则、生产标准以及监管机制等;二是可对侵犯地理标志农产品权益的违法行为设立相应的法律责任, 做到让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发展和保护中有法可依, 违法必究。
(二) 设立有序的监管机构及高效的监管机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核心要素
法国及欧盟均建立了严格的官方监管机制, 政府全面参与地理标志的地域划定、标准制定、质量监管和标志保护, 这种基于官方的强保护, 确保了产品的品质。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 规划》提出要强化地理标志保护监管。参考国外的行政监管机制, 我国可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健全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保护监管体系:一是设立强有效的监管机构, 着力提升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 且配合建立大数据等电子监管系统进行辅助;二是监管机构应积极参与到市场监管中来, 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管工作中, 形成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元监管格局;三是要确保监管机构的快速响应能力, 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保持其前瞻性和灵活性。
(三) 标准化生产是确保核心品质, 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路径
在地理标志农产品管理较先进的国家, 大多构建了一套成熟的认证标准体系和产加销全链条技术规程。运用标准实现生产过程的有效管控, 提升产品整体质量效益及竞争力。我国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布局:一是积极参加制定完善行业标准, 争做行业标准引导者, 通过创新技术和优化流程, 引领行业标准的提升;二是严格实施生产、质量标准化工程, 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 力争形成全产业链的标准体系和认证程序, 确保产品品质符合市场要求和消费者对品牌的预期。
(四) 有效的科技支撑及务实的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均拥有完善的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支撑扶持体系。对我国而言, 一是可从增加农业科研投入为抓手完善政策扶持体系,鼓励社会资本流向农产品技术创新部门, 对地理标志农产品加工企业自建技术研发中心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 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为地理标志农产品培养企业品牌, 运用电商新模式等创造新的市场和需求, 通过产品质量、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实现地理标志农产品附加值的进一步提升, 做优地理标志农产品相关产业。
(五) 强化国际会展的举办, 拓宽全球合作网络, 推动伙伴关系全面发展
在全球化的今天, 国际会展已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国际会展的定期举办, 不仅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展示自身实力和特色的平台, 同时也创造了各国政府代表、行业领军和专家学者对地理标志保护经验的分享机会, 更有助于建立信任、增进理解并达成广泛共识。因此, 加大力度推动和支持国际会展的举办, 对于我国在全球浪潮中展示对地理标志保护作用至关重要, 也是推动产业发展与国际合作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此类国际合作与交流, 不仅能够提升各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国际形象, 也为全球合作与发展创造更多的机遇。
综上所述,我国可从立法、监管、科学生产、科技支撑及政策扶持、推动国际展会等方面着手推进, 深化地理标志农产品发展保护体系, 进一步挖掘、释放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价值,打造新质生产力, 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