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科学开放性实施策略

  •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 关键字:新课程,理念,开放性
  • 发布时间:2024-04-14 10:22

  文/张健

  在课堂中灵活使用开放性教学,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空间,但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开放性课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笔者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时空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开放教学理念的提出

  问题:学生瞎玩怎么办这是教师在开放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天性爱动,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马德里斯认为,孩子的玩耍是其身心发展过程的一种本能。作为教育者,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无意识的玩耍,在玩耍中儿童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出现这种情况时,教育者千万不能严厉地训斥他们。严厉的训斥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致使其脆弱稚嫩的心灵受到打击,严重的会在儿童心灵深处埋下逆反、暴力的种子,甚至影响其一生。

  策略:开放教学理念教师虽然无法改变孩子的天性,但我们可以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约束,让孩子科学地去玩。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更加开放一点,坚持“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相信孩子的能力。教师对待学生,要学会灵活运用三个镜子:放大镜、反光镜、显微镜。放大镜——充分发掘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出彩点;反光镜——摘掉学生的缺点;显微镜——张扬、丰富学生的个性。教师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才能,都能成才,才会对学生一视同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特质与潜能,才能找到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最佳途径。但孩子的自制力不够,还需要老师的适当约束,不能放任。笔者在教学中制定了一些奖惩制度来维护课堂纪律。考虑到孩子的学习能力有限,教师事先要梳理出相关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条理的开展相关研究。

  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对策

  问题:学生完不成学习任务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学习落后的学生,他们好像什么都要慢半拍,经常不回答问题、不提出问题、作业速度慢等等。这不仅仅是在开放性课堂上遇到的问题,这是多种因素互相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内因的影响,又有外因的作用;既有学生自己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家庭、社会、学校等生活环境的因素;既有先天因素的影响,也有后天因素的作用。

  策略:实行开放教学,落实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由于认知水平、心理感受、情感体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人的智力有差异,发展也有先后,这是客观规律,不能忽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要开放,既有标准规定的、全面的、系统的基础性目标,又有一定的、符合实际的发展性目标。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甚至实现“超常发展”;也要有适当的“降调”目标,保护基础有限、余力不足的学生的自尊心,保护他们继续学习的勇气,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在智力、非智力等方面都有发展的空间。

  笔者在教学中制定了三层开放性教学目标:

  (1)直接性目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积累;

  (2)发展性目标,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的全面发展,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

  (3)可持续性目标,指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善于管理学习的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乐学的学习情感。笔者觉得如果每个孩子能通过受到的教育正确地评价自己,认识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最大限度地控制自己的学习,他就是幸福的,成功的。

  营造小小研究室

  问题:时间、空间不够怎么办目前,许多学校都是在专门的科学室上课,每周两节课,并且两节课联排,这样安排课时有很多好处,确保科学探究的时间和完整性。但是笔者发现,一间科学室和两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如《搭支架》《种子发芽》《能量》等。科学探究不能因为时空的有限而受到限制。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樱花小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