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乡镇人大监督工作有效性

  • 来源:人大研究
  • 关键字:监督,有效性,认可度
  • 发布时间:2024-05-27 11:04

  韦琦

  (宾阳县古辣镇人大,广西南宁,530415)

  乡镇人大是是面向选区选民的最前端,其监督有效性直接影响基层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影响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效果,影响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最后一公里”的效果。乡镇人大的工作实际中,使用到的监督方式方法往往只有在人大会议期间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预决算草案、组织代表调研视察,其他的监督方法几乎闲置不用,甚至部分代表在履职届满后都不知道还有其他监督手段。现实中乡镇人大对乡镇一级行政权的行使往往无法实现事前监督,等到乡镇人大监督工作有跟进的空间时,乡镇政府的某项工作往往是已经推进了一段时间,此时的人大监督只能是评判该项工作做得“好不好”,而不是“该不该”了。在一些地区,乡镇党委书记兼任乡镇人大主席,实行党委、人大工作一肩挑,表面上看是强化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但实际上容易发生绕过人大监督的问题,削弱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可操作性。乡镇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时常出现没有结合当地实际、没有与政策相适应的情况,导致无法办理,降低了监督有效性。问题的成因,既有机制和法律上的,也有代表素质方面的。因此,笔者建议尽快夯实国家法律层面对乡镇人大监督工作的保障,对乡镇人大开展监督的职权予以明确;各省市人大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乡镇人大基本运转的工作条例、规程和办法,通过地方性法规解决乡镇人大闭会期间行使监督权的一系列问题;乡镇人大主席团也应进一步健全各自的规章制度。此外,要完善乡镇人大代表培训学习制度,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完善代表工作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选树优秀典型,提升代表荣誉感、归属感,增强全社会的认可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