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艾滋病合并猴痘患者的个案护理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艾滋病,猴痘,皮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7-07 10:12
黎飘 周志伟 胡江英 夏友 谢建平 焦佳
【摘要】 目的 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来了解猴痘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等,为更多人了解、预防及治疗艾滋病合并猴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针对患者,采取积极科学的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患者病情得以稳定。结论在针对艾滋病合并猴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有效沟通,培养患者积极心理品质。
【关键词】 艾滋病;猴痘;皮疹
中图分类号 R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06-477-02
艾滋病,作为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截至2022年底,我国(不含港、澳、台地区)现有报告存活的患者122.3万例,2022年新报告HIV/AIDS患者 10.7万例 [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口流动带来的新兴疾病对我国居民健康带来巨大挑战。猴痘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猴痘病毒的动物或人,以及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传播,同时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孕妇还可能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猴痘病毒在我国出现时间虽然较为短暂,但也呈现多地分散流行的趋势 [2]。2023年7 月我院收治1例艾滋病合并猴痘的患者,现将其个案护理报道如下。
1 病历资料
邓某,男,43岁,因发热伴皮疹2周入院。入院体检:T:36.6℃,P:80次/分,R:20/分,血压(BP):114/74mmHg。患者颜面部、四肢、肛周及背部均可见皮疹,部分溃烂,以颜面部及肢体为主,2 周前出现发热症状,以低热为主,伴畏寒,体温未监测,近1周未再发热,无咳嗽、头痛,大小便正常。其在两周前与 1名男性猴痘确诊患者有高危性行为。既往有痛风病史 13年,有乙肝、艾滋病病史7年。
规律服用比克恩丙诺片抗病毒,HIV病毒及乙肝病毒均控制在检测下限,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辅助检测,入 院检查化验结果显示:肌酐:119.5μmol/L,尿酸:468μmol/L,CD3+CD4+%:32%,CD3+CD4+Ab:580Cells/μl,CD3+CD8+%:62%,CD3+CD8+Ab:1123Cells/μl,CD4/CD8:0.53, 抗梅毒螺旋体:24.57COI,乙肝肝炎病毒:>250COI。
2 护理要点
2.1 消毒隔离要求
对猴痘患者实行单间隔离,隔离病房为(三区、两通道)设置,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内外走廊,设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脱卸缓冲区,医护人员进入病房前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穿戴隔离衣、一次性手术帽、N95口罩、双层橡胶手套、鞋套,穿戴完好后双人检查,病房及脱卸区域放置快速手消毒液,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对病房及走廊每天定时进行紫外线灯照射,对患者病房地面及门把手等患者接触地区,指导患者用75%酒精或者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对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医疗垃圾采用双层黄色医疗垃圾袋打结密封,统一处理。
2.2 标本采集
采集患者疱疹液标本时,先用酒精消毒两遍后待干,然后采集渗出液,单人分类放入一次性封口袋,对封口处采用 75%酒精喷射,并放入指定标本转运箱,做好交接。
2.3 皮肤护理
皮疹作为猴痘病毒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其往往累及面部,四肢躯干、生殖器等 [3]。而随着病情进展其皮疹会慢慢破溃结痂,在这个过程中需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防止过度摩擦,因此建议患者穿宽松纯棉质地衣服,保持床单位整洁。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指导患者保持自身皮肤清洁干燥,严禁抓挠。患者若出现疼痛瘙痒,使用炉甘石洗涤擦拭病变部位,该患者后期疱疹愈合时,停用炉甘石改为康复新液洗涤疱疹,促进伤口愈合,同时全程遵医嘱予莫匹罗星软膏涂抹。
2.4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皮疹情况,有无新发皮疹,猴痘皮疹多好发在四肢躯干、肛周、面部、阴茎根部等部位,会不同程度出现脓疱 [3],因此需对患者皮疹情况密切观察,观察其皮疹状态,是否发生破溃,是否产生新发皮疹等,密切观察并记录,监测患者体温变化,观察患者有无淋巴结肿大。
2.5 发热护理
猴痘患者早期多伴有发热,且伴随头痛及乏力,因此应嘱其卧床休息,多饮水,体温未超过38.5℃,采用一般物理降温;达到或超过38.5℃采用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适当给予药物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体温及电解质变化。大量出汗时,嘱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物。
2.6 心理护理
艾滋病受其疾病自身流行病学特点及群众对艾滋病的认知,使得艾滋病患者自身病耻感较普通患者更为明显 [4-5],且因男男性行为感染猴痘的情况,使得艾滋病合并猴痘患者其自身更容易产生羞耻、恐惧等不良心理。相较艾滋病患者无明显症状而言,以皮疹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猴痘,使患者承受更大的伤害,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巨大困扰。因此医护人员需更为重视患者心理状态,多与患者交流,鼓励患者倾诉自身想法,鼓励患者与同病区人员互动,尊重患者隐私,提升患者对猴痘病毒的疾病认知降低患者恐惧,对出现不同心理问题的患者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
3 小结
艾滋病容易污名化和被歧视,使得艾滋病患者在社会生活中更容易被孤立,产生不良情绪。而猴痘作为自限性疾病,虽然最终都会痊愈,但临床症状,使得猴痘患者更容易产生不良心态。两者叠加在一起发病,会使患者更难走出心里恐惧,不良心态更加严重。因此在针对艾滋病合并猴痘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做好有效沟通,培养患者积极心理品质。
4 参考文献
[1] 韩孟杰 .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分析和防治展望[J].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3,29(3):247-250.
[2] 姜婷婷 , 陈祥生.全球猴痘流行状况及趋势[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39(7):535-537.
[3] 汪洁英 , 宁博,曹莹,等.猴痘的研究进展及防控对策[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3,39(7):631-638.
[4] 陈雪琪 , 谭思连,杨永,等.HIV感染者/AIDS患者病耻感与生活质量研究 [J].黑龙江科学,2023,14(2):142-144.
[5] 汪妤婕 , 汪玥 , 宋利,等.青少年心理健康病耻感研究进展 [J].中国健康教育,2022,38(4):344-347.
[2023-10-13 收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