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生产中农药使用现状及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辣椒,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7-18 21:34
莫君平,孙维斯,刘拥军,龚元杰
(麻阳县农业农村局,湖南麻阳 419400)
摘 要:辣椒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良好的生长适应性,在全国很多地区均有种植。辣椒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多种病虫害,通常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农药使用后残留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辣椒的质量安全。本文对辣椒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农药品种、农药残留特征以及农药残留色谱质谱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分析辣椒生产中面临的农药残留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辣椒生产安全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辣椒;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辣椒是茄科植物中的一种重要蔬菜作物,生长适应性强,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其果实含有多种维生素,适量食用辣椒不仅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还能有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液中脂蛋白氧化[1-2]。辣椒生产中多用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如果农药使用不当,就可能导致农药残留超标,对辣椒产品质量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在积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了解辣椒生产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和农药残留现状并分析相关检测技术对推动辣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辣椒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及农药使用概况
1.1 辣椒病害及农药防治情况
辣椒种植过程中的病害主要有辣椒疫病、病毒病、白粉病、炭疽病、立枯病、灰霉病和根腐病等。辣椒疫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辣椒染病后根茎会出现病斑、植株会发生倒伏且叶片脱落或腐烂,可使用烯酰吗啉、氟吡菌胺、氟啶胺、代森锰锌、甲霜灵和多菌灵等农药对辣椒疫病进行防治,同时注意科学轮换使用,以提高及延长防控效果[3-5]。辣椒病毒病的症状类型通常包括花叶型、丛枝型以及坏死型,发病后表现为植株较矮小、果实发硬且易脱落,常用的防治方法包括对种子进行消毒,或者喷洒吗胍·乙酸铜、混脂·络氨铜、苦参·硫磺水和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进行防治[5]。辣椒白粉病可通过气流传播,主要影响辣椒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从而阻碍辣椒正常生长,白粉病发病初期应及时喷洒宁南霉素、多抗霉素或苯甲·氟酰胺进行防治[3,5]。炭疽病主要危害辣椒叶片、果梗和果实,染病初期叶片和果实产生近圆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中有轮状排列的黑色小粒,到后期多个病斑会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对于炭疽病的防治,应先做好种子处理工作,而后选择对应药剂进行防治,如发病前用福·福锌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用甲硫·锰锌、唑醚·氟酰胺、苯醚·甲环唑等进行喷雾防治[6-7]。
1.2 辣椒虫害及农药防治情况
辣椒种植过程中的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烟青虫、小地老虎、烟粉虱、蓟马、棉铃虫和甜菜夜蛾等。蚜虫是辣椒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虫害之一,蚜虫吸食汁液后会导致叶片变黄、干枯,植株生长迟缓,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死亡。此外,蚜虫也可作为病毒的传播媒介对辣椒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及时喷洒溴氰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啶虫脒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对蚜虫进行防治[3,5]。斑潜蝇成虫吸食叶片汁液,幼虫取食叶肉,使受害植株表面出现不规则虫道,影响辣椒健康生长。常见的防治药剂包括灭蝇胺、阿维菌素、高氯·杀虫单和啶虫脒等。烟青虫幼虫蚕食幼蕾、花、果为主,幼蕾受害2 ~3 d 后脱落,果实被蛀食后容易腐烂脱落,通常选用氟苯脲、高效氯氟氰菊酯、醚菊酯和氟啶脲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2 辣椒农药残留检测方法
色谱或色谱- 质谱联用法是常用的辣椒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其中色谱法具有对仪器设备要求低,操作简便的优点,色谱- 质谱联用法相比于色谱法,虽然对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且运行成本较高,但是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以及更强的抗干扰能力。
2.1 气相色谱法
王艳艳等[8] 采用QuEChERS 结合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法测定朝天椒、小指椒和灯笼椒中8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结果显示8 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001 ~0.008 mg·kg-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平均回收率为83.5% ~ 101.2%,该方法可为同时测定辣椒中多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提供技术参考。刘宝圣等[9] 采用气相色谱法同时对干辣椒样品中的11 种农药残留进行测定,方法回收率为70.2% ~ 104.4%,相对标准偏差为2.34% ~ 7.42%,该法检测成本低且易于推广。李海畅等[10] 建立了检测鲜辣椒中甲氰菊酯等7 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平均回收率为74.0% ~ 105.6%,相对标准偏差为3.3% ~ 15.0%,各项指标均达到农药残留检测的基本要求,该方法具备设备灵敏、结果准确等优点。
2.2 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龙家寰等[11] 采用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检测辣椒中33 种农药残留, 其平均回收率为74.31% ~ 119.72%,相对标准偏差为2.0% ~ 15.3%,该方法能够有效削减基质效应产生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准确性。陈敏等[12] 采用固相萃取法进行前处理,结合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分析,建立了测定干辣椒中氟吡菌胺、氟唑菌酰胺、苯菌酮等50 种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平均回收率在72% ~ 120%,相对标准偏差在0.7% ~ 17.0%,该方法简单、快速、高效,为干辣椒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提供了参考。李萍等[13]采用气相色谱结合负化学电离源质谱法同时测定辣椒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 三氯苯酚的残留量,检测结果显示咪鲜胺回收率为85.0% ~ 92.3%,相对标准偏差为0.3% ~ 2.3%;2,4,6- 三氯苯酚回收率为82.3% ~ 96.4%,相对标准偏差为0.8% ~ 1.7%。该方法为同时测定辣椒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2,4,6- 三氯苯酚的残留量提供技术支持。
2.3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
张盈等[14] 建立了同时检测鲜食辣椒中啶虫脒、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等6 种农药的QuEChERS前处理-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方法,其平均回收率为71% ~ 107%, 相对标准偏差为1.46% ~ 7.79%,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同时检测鲜食辣椒中的多种农药残留。龙家寰等[15]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对辣椒与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检测,结果显示残留平均回收率为71.4% ~ 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1.6% ~ 7.8%,该方法可用于辣椒及土壤样品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嘧菌酯等5 种农药残留的测定。
3 辣椒中的农药残留特征
郇志博等[16] 对我国福建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5 地的市售辣椒进行采样及农药残留检测,通过评估辣椒中农药残留的膳食暴露风险,发现啶虫脒等6 种农药残留对8 类人群的急慢性暴露风险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对儿童的暴露风险均高于其他人群,且啶虫脒和吡虫啉的累积暴露风险要高于单一暴露风险。胡毅等[17] 对黔东南地区辣椒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辣椒样品的农药检出率为37.93%,其中氯氟氰菊酯检出率最高。朱红等[18]对遵义市5 个主要辣椒产地的辣椒样品进行三唑酮、嘧霉胺等53 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检出嘧霉胺等17 种农药残留,样品合格率为97.3%。综上,辣椒农药残留仍存在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农户滥用农药或违规使用禁用农药,辣椒产品存在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4 结语
农药残留风险防范是保障辣椒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而造成辣椒农药残留安全风险的原因主要有2 点。①农药使用技术不够先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导致农药使用剂量过大或使用次数过多,或是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②检测技术不够先进,国内农药残留检测工作发展相对滞后,很多高精密仪器依赖进口,不仅价格高且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给我国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发展带来阻碍。针对辣椒中农药残留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禁限用农药的市场监管;建立农药使用时期、使用范围、用药剂量、用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等技术使用规范,防止过度用药;加快对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提高检测人员技术水平;促进农产品农药残留现场检测以及快速分析相关技术措施的应用。辣椒产业是我国主要的蔬菜产业之一,规范农药使用技术及提升检测分析能力对保障辣椒的质量安全和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年俊兵. 辣椒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2(6):47-48.
[2] 欧顺祥, 周树英. 辣椒丰产栽培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种子科技,2022,40(15):70-72.
[3] 陈春泉. 辣椒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 种子科技,2022,40(22):89-91.
[4] 戚文祥, 张小岳. 辣椒栽培过程中的病害及防治措施[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7):108.
[5] 侯峥嵘, 张洁, 王建泉, 等. 设施辣椒病虫害发生现状与综合防控[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8):73-75.
[6] 魏林. 辣椒炭疽病的综合防治[J]. 湖南农业,2022(9):12.
[7] 陈茹. 辣椒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探讨[J]. 河北农业,2022(11):80-81.
[8] 王艳艳, 毕思远, 冯冬亮, 等.QuEChERS- 气相色谱测定辣椒中的8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J].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0):94-95.
[9] 刘宝圣, 吕运开, 郭春海, 等. 气相色谱法检测干辣椒中的11 种农药残留量[J]. 化学分析计量,2011,20(3):50-52.
[10] 李海畅, 张钰萍, 胡德禹, 等. 气相色谱法检测辣椒中7 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J]. 农药学学报,2013,15(1):117-120.
[11] 龙家寰, 秦立新, 陈明贵, 等.QuEChER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辣椒中33 种农药残留[J]. 现代农业研究,2020,49(1):79-81.
[12] 陈敏, 刘茜, 杨晓凤. 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测定干辣椒中50 种农药残留[J]. 农药学学报,2021,23(4):771-780.
[13] 李萍, 徐蓓蓓, 郑钦月, 等. 气相色谱- 负化学源质谱法测定辣椒中咪鲜胺及2,4,6- 三氯苯酚[J]. 保鲜与加工,2022,22(9):77-81.
[14] 张盈, 魏进, 龙家寰, 等.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辣椒中6 种农药残留[J]. 农药,2022,61(3):198-202.
[15] 龙家寰, 郭刚, 张盈, 等. 超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快速检测辣椒与土壤中农药残留[J]. 贵州农业科学,2017,45(11):52-54.
[16] 郇志博, 罗金辉, 谢德芳. 南方五省辣椒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J]. 植物保护,2019,45(3):96-101.
[17] 胡毅, 王微, 兰吉玉, 等. 黔东南州辣椒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J]. 世界农药,2021,43(9):49-56.
[18] 朱红, 陈敏, 潘义宾. 遵义市辣椒农药残留与风险评估[J]. 农技服务,2019,36(10):50-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