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 来源:食品安全导刊
  • 关键字:药物残留,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 发布时间:2025-01-17 18:03

  陈 佳1,包 蓉2,周 杰3

  (1. 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陕西汉中 724200;2. 勉县茶叶产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4200;3. 勉县农业培训与推广中心,陕西汉中 724200)

  摘 要:本文阐述畜产品药物残留的危害,分析畜产品药物残留产生的原因,探讨目前畜产品药物残留的检测技术,并从源头到餐桌提出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技术支持,全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从吃饱转向吃好。畜产品作为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逐步提高。随着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畜牧业得以快速发展壮大。但与此同时,药物与添加剂的大量使用与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矛盾日益尖锐。药物残留引发的消费者健康问题及抗药性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此,加强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和质量控制,确保流向市场的畜产品质量合格,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和提高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剖析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原因和产生的危害,简析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并提出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旨在切实保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

  1 畜产品药物残留的危害与产生原因

  1.1 危害

  1.1.1 对人的危害

  畜产品药物残留对人的危害主要表现如下。①引发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特定的兽药残留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症状轻重不一。轻者可能出现皮疹、发热、喉头水肿、关节肿痛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1]。常见的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兽药包括青霉素、四环素、磺胺类等。②毒性损害。长期摄入含兽药残留的畜产品后,药物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当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对人体产生毒性作用。例如,磺胺类药物可引起人体肾脏损伤;氯霉素超标可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反应,严重时会造成人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类药物能够与骨骼中的钙结合,抑制骨骼和牙齿发育。③影响人体正常的激素水平。兽用激素类药物残留会影响人体正常的激素水平,并有一定的致癌性。长期食用含低剂量激素的畜产品,可使人体正常的体液调节平衡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紊乱和功能失调,表现为儿童早熟、出现肿瘤症状等,也可使人出现头痛、心动过速、狂躁不安、血压下降等症状[2]。

  1.1.2 对动物的危害

  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对动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影响动物生长发育和损害身体器官。郭辉[1]研究发现,蛋鸡体内药物残留超标会导致鸡蛋产量降低,蛋壳变薄、质量变差。于海东[3] 研究发现,磺胺类药物残留会损伤牛羊的肾脏,链霉素残留会影响牛羊的听觉神经,严重时可导致耳聋。

  1.1.3 对环境的危害

  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对生态环境也有很大危害。①土壤污染。大量含有兽药的排泄物进入环境后会污染土壤,兽药残留物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可能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平衡。②水体污染。兽药残留物会随着雨水冲刷或污水排放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质污染。这些污染物质可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③生态系统失衡。兽药残留物可能在土壤或水体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传递,对植物或生态系统中的昆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造成毒性影响,导致这些动植物死亡或数量减少,从而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产生原因

  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产生原因主要如下。①动物养殖过程中药物使用不规范。例如,养殖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使用违禁药物、激素或过量使用添加剂来促使动物高产及生长;不遵守用药规定与药物休药期规定,在畜禽出栏前仍继续使用兽药,导致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这些药物可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且不易被动物体代谢排出;使用劣质或违禁兽药;给药途径、用药部位等不符合规定,导致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量增大或存留时间过。②饲料存在药物残留问题。例如,饲料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可能被兽药污染,一些饲料厂家为了追求利益而在饲料中非法添加药物添加剂,动物饲料的原料可能本身就含有药物残留[4]。

  2 畜产品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

  2.1 生物学检测技术

  常见的生物学检测技术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等。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是利用胶体金作为标记物,通过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在层析过程中完成检测。贾先春等[5] 建立一种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高通量测定猪肉、鸡肉组织中8 种磺胺类、3 种四环素类、2 种喹诺酮类和甲氧苄啶药物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检测时间短且稳定性好,适用于畜产品中多种兽药残留的高通量快速检测。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结合了生物学技术和电子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物学检测技术。徐德岩[6] 设计出一种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实现了对牛奶、牛肉中四环素类药物残留的检测,此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响应迅速。

  2.2 化学检测技术

  化学检测技术主要有气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光谱技术。

  2.2.1 气相色谱技术

  气相色谱技术以气体为流动相,样品前处理后经毛细管柱分离目标物质,再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该技术主要用于测定热稳定好且易挥发的物质。席智勇[7] 采用磺化离心- 气相色谱法对动物源食品中11 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定量限、检出限、精密度、回收率均符合标准要求,说明该方法适用于日常检测。

  2.2.2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以液体作为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泵将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对样品进行分离,之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的一种色谱技术。由于其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因此特别适用于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的物质的测定。陈芳等[8]建立基于基质分散固相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步检测鸡蛋中氯羟吡啶和二硝托胺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净化效果好、回收率高,适用于鸡蛋中氯羟吡啶和二硝托胺药物的同步定量检测。

  2.2.3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是先将待测物质经液相色谱柱分离,再通过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种方法适用于热不稳定、难分解、分子量大以及无法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的药物,更因其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成为目前药物残留检测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陈美娜[9]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猪肉中4 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测定结果回收率高、相对标准偏差小。

  2.2.4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气相色谱的高效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检测能力,使得该技术在复杂混合物分析、药物残留检测及药物分子结构解析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刘书余[10] 采用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禽肉、猪肉和禽蛋中4 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精确。

  2.2.5 光谱技术

  光谱技术是利用物质对光辐射引起的发射、色散或吸收进行的定量分析。目前,药物残留分析中常用的光谱法有红外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张国文[11] 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结合同步荧光光谱法测定鳗鱼中3 种喹诺酮药物残留量,检测结果准确性好。

  3 畜产品质量控制措施

  3.1 对药物生产者的要求

  药物生产企业在注册申报药品时需要提供详细的临床试验、毒理学评价等研究数据,不得虚假申报和篡改数据,还要遵循国家和国际标准进行生产、质量控制及残留量评估,确保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

  3.2 对药物销售者的要求

  药物销售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出售三无产品,不肆意扩大宣传产品的功效和治疗范围。此外,应积极学习国家最新法规,及时掌握各类禁限用药品种类和禁用范围。

  3.3 对畜产品生产者的要求

  ①养殖场选址应合理,规划布局应科学;②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各类投入品(饲料、药物等)的采购、使用、储存台账,养殖场消毒制度,养殖场防疫无害化制度等;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方针,合理用药;④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相关标准,制订详细的自检计划,按照自检计划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自检工作,对养殖环境、饲料、动物产品等进行全面检查,对自检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养殖过程的合规性和产品的安全性。

  3.4 对政府的要求

  ①加大力度培育并推广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的畜产品品种;②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发申报高效、低毒、无副作用的药物,尤其是中成药,并建立相应的平台定期公布药物注册信息;③对于尚未明确残留限量规定的药物,应根据国内外药物残留标准结合实际尽快建立残留限量标准;④积极推广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提高畜产品生产者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⑤坚持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督相结合,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生产、销售、使用药物的行为,同时做好强制免疫、产地免疫和屠宰免疫工作,杜绝不合格畜产品流入市场。

  3.5 对检测机构的要求

  检测机构在保障畜产品安全、阻止药物残留超标产品流入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检测机构应根据畜产品的种类、药物残留的种类和限量要求,科学选择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期间核查,对检测过程、检测结果和检测设备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和纠正,确保检测工作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4 结语

  畜产品药物残留对人类、动物、环境都有极大的危害,检测和控制药物残留至关重要。只有加强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并合理采取控制措施,方可有效降低畜产品药物残留的风险,确保畜产品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 郭辉. 动物食品兽药残留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24(3):39-41.

  [2] 王琦. 畜产品兽药残留的危害及检测策略[J]. 中国动物保健,2022,24(3):4-5.

  [3] 于海东. 牛羊肉产品兽药残留危害及对策[J]. 中国动物保健,2022,24(7):1-2.

  [4] 罗旋, 沈元春, 杨建学. 畜产品中药物残留的危害及控制措施[J]. 畜禽业,2016(4):68-69.

  [5] 贾先春, 周嘉明, 智军海, 等.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高通量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多兽药残留[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24,47(5):967-978.

  [6] 徐德岩. 基于适配体生物传感器检测多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研究[D]. 淄博: 山东理工大学,2024.

  [7] 席智勇. 磺化离心- 气相色谱法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24,35(10):211-219.

  [8] 陈芳, 张文文, 曾云凤, 等. 基质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鸡蛋中氯羟吡啶和二硝托胺药物残留[J]. 现代畜牧科技,2024(11):10-12.

  [9] 陈美娜. 超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测定猪肉中4 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J]. 食品安全导刊,2024(31):97-199.

  [10] 刘书余. 禽肉、猪肉和禽蛋中4 种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检测方法的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2024.

  [11] 张国文. 偏最小二乘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鳗鱼组织中三种喹诺酮药物残留量[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1):113-11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