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薛莹倩
秧草春笋青团
咬破糯韧外皮,秧草细碎的叶片裹着春笋丁,在齿间形成奇妙的双重奏。秧草独有的草木甜味极淡,需得反复咀嚼才能品出,恰如初春溪水漫过鹅卵石的况味;春笋脆嫩却不生涩,断口处带着新伐竹枝般的纤维感。两种时令食材含水量都高,却因拌入少许猪油变得润而不腻。最妙是那抹咸鲜,既未掩盖野菜本味,又将青白二色调和得愈发清透。蒸透的团子放凉后,糯米皮微微回弹,内馅却愈发脆爽,倒比热食更显春意。
红豆陈皮青团
陈皮的药香先于红豆甜味抵达舌尖。赤小豆保留着些许沙砾般的颗粒感,老陈皮切作牛毛细丝混入其中,每次咀嚼都会释放出清苦回甘。这份克制的中式甜味,恰如褪了色的桃符,在艾草香的包裹下愈发古朴。
咸蛋黄肉松青团
取红心流油的咸鸭蛋黄碾碎,与丝丝缕缕的炙烤猪肉松缠绵,滴入一匙百花蜜调和咸甜。金灿灿的馅料被青玉皮温柔包裹,咬下去先是艾草的苦香,接着咸蛋黄的沙质感混着肉松的酥脆涌来,最后蜂蜜的甜悄悄收尾,咸与甜在齿间厮杀,又终归于糯米的柔润。
紫薯芋泥青团
青玉般的表皮下透出淡紫色晕染,如暮色浸透的薄云。芋泥与紫薯泥相融,捻入炼乳后更显绵密柔滑。细尝时有沙沙的植物纤维掠过唇齿,艾草清苦将甜味托得愈发空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