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过世十年了。每年父亲节,我会再看一遍他当年写给我的信。
他还在时,我倒没有看得这么仔细。嫌信的内容八股,觉得自己很聪明,这些事还要他来说?
十年后,我发现自己并不聪明,而且我也正慢慢变得跟爸爸一样八股。
唠叨生活小事
爸爸给我的信,有两个主题。一是关心我生活的小事,另一是跟我讲人生的大道理。
当年我刚去美国念MBA时,爸爸写信来:
今后在日常生活上应注意的事项再相勉如次:
一、开车上路前:先检查汽油与水箱是否够?(引擎发动后千万勿打开水箱盖,因水箱内水已达沸点一百度会伤及人体)……
二、饮食方面:
1.少冷饮与生食……
三、衣着方面:
1.要保暖勿受凉感冒,保健卫生第一。
当时我一笑置之。我是25岁的大人了,还会不知道“不要受凉感冒”吗?我置之不理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下一封信,一定会再说一次。
像大部分的孩子,我不常告诉爸爸我在干吗。比如说在学校学了什么、交了哪些朋友、认识了哪个女孩、工作中碰到什么委屈。不说的原因,是觉得爸妈不懂,或是怕他们担心、干涉、啰嗦。很多爸妈问子女好不好,子女的回答都是有一句没一句,同时忙着上网或玩手机。
人生大道理
爸爸没计较回报,他惟一期待我的,是发挥潜力。不管我成功失败、上场下场,他永远是最看好我的教练。
所以爸爸在信中常讲人生大道理,并且都会引用古人的句子来加强分量。在洛杉矶实习时,爸爸的期待比老板还大:
在新大陆先求“立足”,再求“发展”。拿人一分钱,替人做十分事。如果你在实习期间表现良好,日后公司也会正式借重你、网罗你,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
30岁那年,我在美国金融机构上班,爸爸来信与我“互勉之”:
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知识。你有多深的知识,就有多大的力量。让我们继续努力,继续来分享彼此的学习吧!
没想到他不仅是我的教练,也是我的队友。
穷爸爸与富爸爸
爸爸很穷,走了后没留下什么。但他也很富有,因为他其实留下了一切。他把一生当军人的微薄待遇,全部花在我和我哥哥的教育上。我继承了“万贯家财”,那就是我的教育和价值观。这财富不用缴税,不必争家产,而且一辈子用不完。
这些价值观,小到“少吃冷饮与生食”,大到“拿人一分钱,替人做十分事”,乍听都显得八股。但它们之所以八股,也许正因为它们是对的。我们之所以不喜欢听,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做不到。
毕竟,爱,不就是最老的八股吗?
我受过最好的教育,看过最好的公司,但我发现自己也慢慢变成冬烘先生,并且以此为荣。我会对妈妈说:“看着路,小心车。”也会对同事说:“早点睡,多休息。”难道我没有更高的期望、更有趣的话题?
当世界变得八卦,我变得八股。当爸爸走了十年,我变成了他。
(刘欣摘自“新浪博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